司法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總結

時間:2022-09-07 11:11:00

導語:司法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總結

今年以來,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握重點,著眼創新,凸顯特色,狠抓工作落實,在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等方面,做出了積極地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小結如下:

一、立足四點全面加強司法所建設,直屬司法所建制實現百分之百

今年以來,我們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的意見》,多次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匯報建設直屬司法所的重要性,得到了市領導的重視與支持,市委辦、市府辦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的意見》,從健全機構、落實人員、提高待遇、規范業務四方面,高起點、高標準開展新一輪司法所建設。5月,市編委批復同意,在全市14個鎮鄉(街道)設立直屬司法所。至此,全市16個鎮鄉(街道)直屬司法所建制達到了百分之百。同時,加強基礎保障,福利待遇向基層一線傾斜,司法所工作人員除按規定享受司法助理員崗位津貼外,還享受鄉鎮非領導職務晉升優惠政策,提高了司法所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利于司法所隊伍穩定。

二、以“人民調解工作落實年”活動為抓手,進一步推進人民調解機制建設,夯實基層基礎

4月份以來,我們從完善組織機構、加強培訓指導、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方面入手,在全市開展“人民調解工作落實年”活動。以此活動為契機,全面提升人民調解工作水平,努力構筑起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大調解”工作體系,建立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

1、重視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設。一是加強市級層面的力量整合。成立了**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指導委員會,建立市社會矛盾預防和調處工作聯席會議,負責抓好全市社會矛盾預防和調處的領導和推進工作。二是加強鎮鄉街道人民調解隊伍。全市有10個鎮鄉(街道)新聘了22名專兼職調解員,充實到鎮鄉(街道)人民調解組織。選聘的專兼職調解員主要由在當地有威望、樂于并善于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的鎮鄉(街道)退休干部、村支部書記、退休教師等擔任。三是創新發展村級調解組織。發揮老年協會、團、婦等組織優勢,因地制宜地創新發展“和事佬”、“老娘舅”等村(居)調解組織。其中,以云山街道的十里亭村為典型。四是積極籌建醫療、交通等專業調委會。醫調會、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初步方案已定,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

2、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圍繞**世博會安保工作,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做好矛盾糾紛的源頭預防和化解。通過積極溝通和協調,采取直接調處、指派調處、聯合調處等多種調處手段,組織、參與、協調化解了一批疑難、復雜、群體性的社會矛盾。比如香溪鎮施家埠施有兵服刑期間死亡糾紛,橫溪鎮國慶村柳、陳二姓廳堂權屬爭議群體性糾紛、黃店鎮范卸松醫患糾紛、柏社“2·24”重大交通事故糾紛等。據統計,1—6月,全市各級調解組織共調處各類民間糾紛1492件,調處成功1479件,調處率達100%,調處成功率達99.1%。

三、圍繞**世博安保“護城河”工程,扎實開展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

今年1-6月份,我市共接收歸正人員185人。截止6月,全市共有在冊矯正對象472名,今年新增矯正對象130名,期滿解矯111名,未出現脫管、漏管情況,未發生重新犯罪。除落實日常監管措施,做好常規工作外,重點抓好社區矯正“護城河”工程。

1、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護城河”工程。自省市部署開展迎世博“護城河”工程后,我們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列入2010年司法行政的首要工作,制定了迎世博“護城河”工程實施計劃和方案,成立了迎世博“護城河”工程安保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也相應成立了“護城河”安保工作領導小組。在健全組織機構的基礎上,我們全面發動,廣泛動員,工作重心下移,與司法所簽訂“護城河”工程目標責任狀,把工作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人。為防突發事件,還修訂完善了《社區矯正工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各鄉鎮(街道)司法所也擬制了多種應急方案,健全管控網絡,明確責任分工,從而為做好世博期間的安保工作奠定組織基礎。

2、落實工作措施,認真實施“護城河”工程。今年以來各鎮鄉(街道)緊緊圍繞“護城河”工程“四大目標”,認真開展了對社區服刑人員的大排查,基本達到了底數清、情況明的要求。為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還對本轄區內社區服刑人員進行了一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的全面的大排查。通過大排查,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社區服刑人員的基本情況、思想行為表現、家庭關系、生活就業狀況、社會關系和活動范圍以及監護人、志愿者履職等情況,對通過排查暴露的問題,采取積極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化解監管安全隱患。對排查出來的嚴管級社區服刑人員,逐一分類登記造冊,按照“定人包案”制度要求,限期限時限人逐一落實整改和管控教育措施。

3、加強社區矯正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啟用手機定位技術,實現社區矯正對象“無線監管”。對全市470多名社區矯正對象的聯系電話進行逐一核對,采取分類分步的方式對矯正對象實行“定位監管”。目前,矯正對象的GPS“社區矯正管理系統”建檔工作已全部完成,矯正對象手機定位435人,定位率為92%。公務員之家:

四、以“五五”普法考核驗收為推手,進一步加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1、扎實做好“五五”普法考核驗收各項工作。年初,我們就將“五五”普法考核驗收工作納入2010年全市依法治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把考核驗收作為推動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主要推手。一抓重點。將“五五”普法檢查驗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五五”普法檢查驗收標準,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時,著重做好重點單位和重要環節的工作,對照檢查標準,逐項落實。二破難點。在全市開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回頭看”,深入開展自查,認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不足,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查漏補缺,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三造亮點。通過開展自查和檢查,注重檔案資料的收集,及時發現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策劃好迎檢工作的亮點活動,打造好亮點“品牌”。通過新聞媒體、經驗材料等形式,及時宣傳典型、展示經驗成果。5月25日至31日,**市委普法依法治市領導小組組成四個檢查驗收組,對全市各鎮鄉街道、各部門開展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檢查驗收。6月初,我市也順利通過了金華市的考核驗收。

2、主題活動推陳出新,營造普法氛圍。一是聯合公安、消防,組織開展“人壽杯”消防法知識競賽活動,共收到有效答題卡1476張,較好的宣傳了消防知識,提高了市民的消防意識。二是依托“**普法網”開通**市公務員學法用法網上考試系統,組織全市公務員開展網上學法考試。全市共有74個單位2578人參加了考試,參考率達99.9%,考試及格率達100%、優良率達99.8%、平均成績97.6分。這一不需集中、不受場地和考試時間段限制的考試形式,使普法考試方式更靈活方便,節約了大批人力物力,為普法宣傳增添了新的活力。三是繼續深入開展“民主法治村(社區)”等創建活動,諸葛村被認定為“省級民主法治村”。截止6月底,全市有“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4個、“金華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65個,金華市級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區)達標率為10.2%,“**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421個,達標率為72.4%。

五、以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進一步拓展和規范法律服務

1、擴大效應,法律援助工作蒸蒸日上。今年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以“關注民生、服務和諧”為工作理念,按照“應援盡援”的工作目標,致力于擴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提高法律援助的公眾效應。我們創新工作手法,不斷提高法律援助的社會知曉率。運用報紙、電視、電臺、網絡“四維一體”的宣傳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法律援助制度,尤其是開播每日10秒的電視法律援助宣傳“片頭語”,將法律援助概念深刻植入百姓心中。創立“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實現“一站式”受理,全市設立了646個村級援助點,在各鎮鄉街道、市相關部門設立了29個法律援助站,將法律援助的公平正義在全市深化入微。抓法律援助辦案質量,做到應援盡援。聘任大學畢業生坐陣援助窗口,負責來電來訪接待咨詢,提升窗口服務水平。開通農民工、殘疾人等維權“綠色通道”,免予經濟狀況審查,隨到隨辦。半年來來,中心共接待來電來訪法律咨詢共計902人次,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128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有力地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2、加強引導,提升法律服務隊伍形象。立足監管與教育,在加強法律服務隊伍素質和提高業務水平上下功夫。在全市法律服務隊伍中開展專題警示教育,進行廉潔從業教育,推廣行業誠信制,提高行業職業道德水準。積極參與信訪接待工作。組織優秀律師參加每月的市領導接待日活動,協助市領導妥善解決**事件。參與市內重大項目工程建設,積極服務330國道外遷、兩違整治、村莊整治等重點工程,發揮好參謀作用。繼續開展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百分制考核,提高從業人員依法執業、依規辦事的自覺性,努力規范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的內部管理,促進行業業務穩步上升。半年來,受理當事人投訴僅1起。公證工作從開拓證源,拓展業務范圍,加強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入手,主動融入我市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積極為招商引資、招標投標、重點工程、政府采購等項目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截止**月末,共辦理各類公證**件,而且主動辦理了一起多年積訪案件的息訴罷訪公證,為維護社會穩定出了一份力。

六、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抓好教育管理,進一步提升隊伍的競爭力

一是抓好重點節日的廉政教育,要求全體干警特別是領導班子成員思廉自省,保證廉潔過節。開展好專題廉政教育,分期上好廉政教育警示課。二是開展“創先爭優、立崗奉獻、夯實基礎、服務于民”為主題的“蘭江先鋒”創先爭優活動,實現“五個提升”的目標,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三是開展“月月讀”活動,通過“好書漂流”、交流心得等形式開展機關讀書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