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體制改革工作報告
時間:2022-10-20 09:03:36
導語:科技體制改革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市場決定的技術創新項目和經費分配機制怎樣建立
目前,科技部門工作以抓科技項目為主,科技項目實行計劃立項,國家科技部的科技計劃體系框架有3大類別20多種項目,省、地各級也相應建立了各自的科技計劃體系,項目種類也有10—20個,而且各種項目都設定了申報條件、申報程序和資金支持額度。
目前科技項目的材料要求較高,專家評估也是以看申報材料評分,行內叫“做項目”或“包裝項目”,為了獲得項目,企業家們不惜代價請專家“做項目(撰寫材料)”,甚至還要“找人跑關系”,才能爭取立項支持。本來科技項目支持的資金額度就小,一個項目爭取下來,中間環節就花費不少,用于項目研發的資金就更少了,普遍存在重視爭取項目,不注重實施成效。
最近,中央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會議精神強調,技術創新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根據這一精神,技術創新機制應當建立在市場起決定作用的企業科技創新,市場有需求,企業就有創新。因此,以市場決定的技術創新項目和經費分配機制須建立如下建議之上:
一是科技計劃項目逐步走向市場化。科技部門應有計劃地重點扶持關系民生、國家安全、重大基礎性研究和趕超世界高新領域的項目,如重大疾病治療、國家安全技術、航天航海等,一般性的技術創新走向市場化,減少計劃列項扶持;
二科技經費的分配上,要注重創新成果及其運用效果,對于列入計劃的項目,資金要像創新基金項目一樣,先撥付70%,實施中加強監管,鑒定驗收通過后,再撥所剩的30%。逐步增加技術創新成果及其運用獎勵經費,技術創新過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只要通過認定是先進成果或評價取得顯著應用成效的,不管是否立項,都給予獎勵。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成果認定(鑒定)及其運用效果評價機制。讓企業增強成果意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企業有技術創新成果能及時向科技部門申請認定(鑒定)或成果運用效果評價,認定先進以上和評價良好以上的給予一定獎勵。
四是技術創新成果及其運用獎勵分兩塊獎勵,一塊是獎勵為科技人員提供組織保障和必要條件的企業(單位),另一塊是獎勵參與成果創新及其運用的科技人員。
二、在目前形勢下,市、縣一級科技創新體制深化改革的重點在哪些地方
1、建立市場決定下的技術創新項目和經費分配機制,科技經費要逐步增加到創新成果及其應用的獎勵上,更利于推進科技創新。
2、建立合理的宏觀科技決策機制和組織結構,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率;
3、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機制。鼓勵科研院所、高等學校與企業共建學科專業,共建研發機構,協同開展創新。
4、建立能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的激勵機制。
5、建立維護技術市場秩序運作機制,尤其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維權工作。
三、針對市級科技計劃項目體系完善的建議和意見
近年來,市級的科技計劃項目體系構架也豐富了許多,據不完全統計,科技計劃項目體系有10多種項目,資金扶持力度也在增加,少者1-2萬元,多者50—100萬元。基于前面科技體制改革的思路,一是建議要增加技術創新成果(包括知識產權)的獎勵和成果轉化應用效果的獎勵項目,無論是計劃內,還是計劃外項目,只要有先進成果和成果轉化有顯著效果的均可獲得成果獎勵項目支持。二是建議重點扶持區域重點產業建立研發平臺,使企業注重企業研發中心建設。三是建設項目資金相對集中,所立項目能否至少10萬元項目資金,否則幾萬塊一個項目有人情項目之嫌,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四、本單位對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的需求
1、要增強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建設。成立市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督促檢查各類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市科技局與知識產權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需要解決設為一級行政單位的問題(目前編辦沒批復),同時需要增加人員和辦公經費的問題。(目前,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編制12個,但實際在編只有8人,80%人員為60年代出生的,人員老化,影響科技創新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
2、要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投入增長機制。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政府投入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長,逐步達到財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財政支出比例達到2%。企業科技投入按銷售收入2%的比例逐年提取科技創新資金,為企業儲備科技創新資金。
3、要健全人才激勵機制,使企業優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
4、要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成果認定(鑒定)及其運用效果評價機制,促進技術成果的創造和轉化能力。
5、要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全面加強與上級相關部門、中央企業合作,建立會商合作、協同創新機制。
- 上一篇:科技特派員工作總結
- 下一篇:食品安全監測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