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政構建狀況報告

時間:2022-01-23 03:08:24

導語:地方民政構建狀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民政構建狀況報告

一、基本情況及成效

(一)基本情況

全縣19個鄉鎮全部設立了民政所,民政所由鄉鎮主管,民政局負責業務工作指導。全縣共有在編民政所人員36名,(民政所實際編制39名),平均每所1.89人,最多的鄉鎮梅林、湖江鎮各有3名工作人員,民政所人員除大田、大埠、石芫、三溪4個鄉民政所長稍年輕外,大部分人員年齡偏大,民政所長平均年齡在47歲以上,大專以上文化的占52%。民政所工作人員大多為全額撥款事業編制。民政所都有獨立的辦公場所,全縣民政所辦公場所面積1014平方米,共有電腦19臺,打印機8臺,檔案柜26組,辦公桌36張。

(二)工作成效

一是民政機構健全。民政所擁有自己的房子、牌子、章子,能獨立運行開展工作。二是辦公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工作效率有一定提高。三是制度建設得到加強,各項工作正常運轉。鄉鎮民政所統一制作懸掛了民政所3個制度(民政所工作職責、民政所長工作職責、財務人員工作職責)4個標準(城市低保、農村低保、優撫、五保對象享受標準)、1個政務公開欄和1個服務承諾。實行崗位職責制度上墻,確保民政所各項工作規范運轉。

二、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任務繁重,人員編制執行不到位。縣縣委、縣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基層民政規范化建設工作,曾在2007年鄉鎮機構改革時,縣委、縣政府下發了《縣鄉鎮機構改革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了鄉鎮民政所的人員編制、職能等,在解決鄉鎮基層民政力量薄弱,改善辦公條件等問題,推動基層民政規范化建設奠定了基礎。當前民政工作內容多,要求高,都是一些很具體、很細致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鄉鎮民政年處于民政工作的第一線,是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礎,也是反映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前沿窗口和紐帶,承擔了救災救濟、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雙擁優撫、城鄉醫療救助、城鄉社區建設、民間組織管理、殯葬管理、慈善和地名勘界、信訪維穩等多達20項工作職能,管理的對象成百上千。其中很多工作如城鄉低保等都需要進村入戶調查,民政助理員的工作任務日益繁重,但目前我縣平均每個鄉鎮只有1.89名工作人員,其中有5個鄉鎮只配備了1名工作人員(五云、大田、石芫、吉埠、三溪),與繁重的工作任務不相適應。而根據縣鄉鎮機構改革方案要求,每鄉鎮應設有民政助理員1名(行政編),下設事業單位性質的民政所,確保專業人員2-3人(事業編),顯然,多數鄉鎮的民政工作人員配備沒有到位。

(二)兼職過多,分散工作精力。據調查了解,全縣36名基層民政工作人員中專職從事民政工作的沒有,以民政工作為主,兼有其他工作的24人,占67%鄉鎮民政工作人員實際上兼有殘聯、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新農合、工會、婦聯、包村駐點、新農村建設等鄉鎮其它工作。鄉鎮民政所絕大多數同時承擔著鄉鎮安排的駐點包村、計劃生育、綜合治理、招商引資以及突擊性工作任務,并與其工資掛鉤,而這些工作的難度和壓力遠大于民政工作,民政工作只能擠時間去完成,處于被動應付狀態,無法做深做細、做實做好,影響了各項民政政策在基層的落實。除此之外,在民政所掛名掛編,不做或大部分時間不在民政崗位的人員比例還是比較大(據了解有12人,占33%)。

(三)管理體制不順,工作進展難平衡。目前鄉鎮民政工作人員的編制、人事權都在所屬鄉鎮,縣民政局對其沒有管理權,這樣鄉鎮安排民政所其它工作,民政所人員不得不擠占時間從事民政以外的工作。致使民政部門安排的工作任務不能按時保質完成,普遍存在被動應付的現象。本來一周完成的工作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完成不了。工作拖沓,不能按時按質完成工作任務是鄉鎮民政所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四)工作經費緊缺,辦公條件落后。民政工作線多面廣,如低保、五保供養、優撫等工作都建立了大量的檔案資料,需有專門場所存放,而民政服務對象上門來訪辦事為數眾多,也需有單獨的接待窗口,以免影響正常的工作。但目前我縣19個民政所中,沒有一個鄉鎮民政所有單獨的辦公樓,民政所都是僅有一間辦公室,沒有接待室,有的甚至沒有必要的檔案室,給工作帶來極大不便。一直以來鄉鎮民政所沒有工作經費,嚴重影響了民生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力度。上級下撥的民政工作經費均為專項資金,使用途徑和范圍受限,而民政工作經費過少,且沒列入財政預算,對千頭萬緒的民政業務來說只能是勉為其難,杯水車薪。

三、對策和建議

一是增加民政系統人員編制,解決工作力量薄弱的問題。根據民政工作發展的新特點和新形勢下民政工作的新要求,適當增加縣、鄉鎮民政機構人員編制。縣民政局當前有8個事業編制無人,鄉鎮民政行政事業編制也沒有落實到位。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縣、鄉鎮民政有編無人的狀況,盡快充實配強民政工作力量。

二是理順管理體制,最大限度地解決兼職過多問題。理順鄉鎮民政工作人員管理體制。民政所實行雙重管理。民政所所長的任命和民政工作人員的調整事先征求縣民政局的意見,同時著力解決鄉鎮民政所人員兼職問題。鄉鎮盡可能少安排民政工作人員兼任與民政無關的其他工作,使民政工作人員能一心一意地專職從事民政工作,更好地為廣大民政對象服務。

三是解決縣鄉(鎮)民政工作經費,改善辦公條件和工作裝備。將民政工作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參照其他站所標準,落實好工作經費;大力改善民政所辦公條件,推進民政信息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