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醫保局服務情況匯報

時間:2022-02-02 09:00:08

導語:全縣醫保局服務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醫保局服務情況匯報

一、醫療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

七年來,的醫療保險從無到有、從單一險種到多層次保障,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功能不斷增強。從城鎮職工到城鎮居民,從行政機關到私營企業,從普通居民到低保、重殘等特殊群體,從城鎮從業人員到學生、兒童、老人等非從業人員,打破了不同所有制、不同就業形式、不同身份之間的界限,初步建成了覆蓋城鎮職工與城鎮居民、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

二、醫療保險成效顯現

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2005年,參保單位253個,參保人數1.27萬人;到2011年,醫療保險參保單位358個,參保人數3.5萬人,其中國有困難企業參加醫療保險1.5萬人,工業園區參加醫療保險0.96萬人;2012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征繳收入4165萬元,比上年度增加2028萬元。

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自2007年6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啟動,2011年參保人數達到4.25萬人;2012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征繳收入974萬元,比上年度增加671萬元。

3、工傷保險

2006年參保單位49個,參保人數0.6萬人。到2011年,參保單位172個,參保人數1.53萬人,其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0.5萬人,工業園區參加工傷保險0.96萬人;2012年,工傷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78萬元,比上年度增加66萬元。

4、生育保險

2006年,參保單位40個,參保人數0.2萬人。到2011年,生育保險參保人數0.52萬人;2012年,生育保險基金征繳收入23萬元,比上年度增加7萬元。

四項保險醫療消費補償得到及時足額撥付,運行情況呈現良好趨勢,保障了廣大參保人員的醫療待遇,醫療保險基金整體運行步入了良性循環,基本實現了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管理目標。從2006年至2012年連續五年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工作年度評比獲省、市業務主管部門表彰。

三、醫療保障責任逐步清晰

隨著醫療保障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一些矛盾和歷史遺留問題逐漸凸顯,也讓我們更加清晰地明確了醫療保險的責任和職責所在;怎樣更好地為參保對象服務,保障和提高參保對象的醫療待遇水平;醫保局著力于創新制度、服務民生,一直致力于提高參保城鎮職工和居民的醫療保險待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擴大個人賬戶使用范圍、調高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待遇;數次提高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及團體補充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建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二次補償制度;完善異地安置人員服務管理;提高建老人員待遇;解決國有關閉破產改制企業退休人員和三類人員醫療保障問題;解決離休干部和二等乙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醫療保險問題、國有困難農林水企事業單位、困難農墾企業和城鎮困難大集體企業職工醫保問題。

四、醫療保險管理服務體系健全

隨著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我們不斷在尋求自身的發展,不斷在創新、完善和超越自己。一是加強了醫療保險經辦平臺建設,在“兩定”機構設立了醫保經辦窗口或專柜,設立了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街道社區居委會醫保經辦平臺。社區居民可在社區、鄉鎮居民可在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辦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業務,同時,我局在縣政中心設立醫療保險“一站式”服務窗口,長年為參保對象提供參保、繳費、轉院轉診結算服務,大大方便了群眾。二是把建設高效便捷的信息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系統網絡成功覆蓋27家定點醫院和26家定點藥店;實施了全市醫保IC卡“一卡通”服務,無論住院還是買藥只需用卡輕輕一刷,即可完成費用結算,方便快捷;開通了醫療保險網站,將醫療保險的政策法規、內部制度、動態新聞、基金管理等綜合信息全部上網公布,方便廣大群眾查詢和瀏覽。目前,醫療保險信息網絡已經實現了費用結算網絡化、基金管理規范化、政策咨詢自動化。三是進一步完善定點機構考核指標體系和準入制度,充分發揮我縣醫療保險計算機網絡的作用,加強對“兩個定點”的管理和基金的監控,做好定點協議服務管理,督促定點機構嚴格執行“三個目錄”,為參保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員的作用,以監督定點機構的服務行為,降低不合理費用的支出,維護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不斷理順醫、保、患三者的關系。

五、醫療保險基金規范有序

醫療保險基金是醫療保險事業的核心,只有規范醫療保險行為,強化醫療保險基金管理,才能真正為醫療保險事業搭建嚴密科學的“安全網”。幾年來,醫保局不斷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用科學嚴謹的方法管理各類醫療保險基金:通過銀行委托收款、通知繳費、上門催款、財政代扣等方式,建立了醫療保險基金征繳和待遇支付審核制度,促進各參保單位和個人及時足額繳納醫保基金,并且嚴格把牢基金征繳和支付審核關,從源頭上減少和避免醫保基金的浪費與流失。對于不符合醫保規定的待遇,堅決不予審批,對于不符合醫保規定的費用,堅決不予報銷,建立了對醫保“兩定”機構的考核和監督機制,確保醫保基金穩健安全運行。基金管理工作連續五年得到了省、市業務主管部門的評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