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群眾六大活動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01 02:47:32

導語:司法局群眾六大活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群眾六大活動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按照省委藏傳佛教寺廟群眾工作廣覆蓋、州《藏傳佛教事務條例實施細則》要求,進一步抓緊抓實聯系寺廟、真誠交友、關愛服務、教育引導、規范管理工作,從質量上嚴格要求、載體上進行創新、落實上強化督查。實現同心同向由用情用理向情理法并舉轉變,在聯系服務的基礎上向規范管理轉變,由單純的宗教部門管理寺廟向全社會齊抓共管轉變;確保寺廟和諧穩定、不出事的底線,促進寺廟和僧尼愛國愛教、持戒守法、依法管理,積極引導宗教發揮正能量,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進程相協調,與社會治理相結合;確保“同心同向”活動在第三階段得到明顯提質,并固化為長效機制。

二、主要載體及任務分解

(一)鞏固聯系紐帶。進一步細化、實化領導聯系、縣鄉結對、部門包寺、聯戶聯僧等工作。按照要求繼續落實聯系寺廟及僧侶工作,在鞏固原聯系對象的基礎上,主動擴展擴大聯系紐帶,將有影響力、在關鍵時候能起作用的僧尼和精神異常、身體缺陷、生活困難、狂傲不羈之類的一般僧尼一并納入聯系范圍,并采取一切措施,實現聯系寺廟和諧、有序,積極發揮正能量。

(二)規范寺廟管理。嚴格按照《佛事活動管理辦法》、《寺廟建設管理辦法》等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寺廟管理有章可循。徹底摸清我局包寺熱打鄉拿格寺寺廟存在的問題,強化寺廟依法管理,穩妥推進清理整治,有什么問題就治理什么問題,沒有問題的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定出完整、清晰、有操作性的清理整治方案,

我局從聯系向管理轉變,寓教育管理于關愛服務之中,防止重服務輕管理、只當好人、不愿批評和糾正寺廟違規行為的傾向。務必結合縣藏領辦統一部署和清理整治方案,務必摸清聯系寺廟在人員管理、場所建設、佛事活動、安全隱患等方面的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切實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誠布公地指出和糾正寺廟的違規行為,督促指導清理整治,教育引導寺廟配合整改。本階段要在解決固有問題的基礎上,杜絕宗教領域新發生未成年人入寺、未經批準入寺、亂建濫塑、未經批準開展佛事活動等違規行為,改變放任自流的現狀,形成依法管理的常態機制。

(三)強化關愛服務。真正讓“寺廟是社會基本單元、僧人是基本群眾”理念入腦入心,克服公共服務中將其邊緣化、特殊化、簡單化的傾向,讓寺廟僧尼和當地群眾同等享受公共服務和惠民政策。協助縣委政府力爭所有依法登記的愛國愛教寺廟通水、通電、通路,建好圍墻,有條件的實現通信、通廣播電視,有消防、環衛設施,危房得到改造。協助發改、財政、扶貧等部門要把是否涵蓋寺廟作為規劃、審核、申報相關項目的硬性要求,主動落實、積極服務,有序推進寺廟與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進程。協助安監部門負責組織消防、電力、住建、國土、交通等部門,摸清并妥善處置寺廟在消防、危房、地質災害、交通方面的隱患。協助縣宗教事務部門完成剩余僧尼信息采集、證照頒發,協助公安部門完成僧尼戶籍檔案和第二代身份證辦理,協助衛生部門完成健康檔案,實現僧尼教職人員證、身份證、健康檔案全覆蓋。協助民政、人社等部門要將寺廟未成人年中的五保戶子女、孤兒送到福利院,60歲以上老人和病殘人員送到敬老院,并按應保盡保、動態管理原則完成僧尼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的實現全覆蓋。要真心實意、積極主動地為寺廟解決合理訴求和困難,無能為力的也要明確地加以說明,以贏利僧人的理解,反對含糊其辭、敷衍搪塞,或者簡單地將問題搜集起來交到統戰宗教部門了事。

(四)抓好隊伍建設。開展“法律進宗教場所”活動,不斷提高宗教教職人員的法制觀念。1.協同縣統戰、宗教、宣傳等部門,建立健全僧尼常態化學法制度,開展對主要教職人員、寺廟民主管理委員會成員的集中法律知識培訓。(責任股室:辦公室、相關司法所)2.面向僧尼和信教群眾,組織征訂發放雙語普法讀物或普法宣傳用品。協助完成報刊圖書進寺廟活動,加大寺廟書屋中法律讀物的比重。(責任股室:辦公室、法宣股、相關司法所)3.司法所入寺開展法制宣傳、法律咨詢活動每年不少于2次。(責任股室:相關司法所)4.向聯系寺廟掛牌法律顧問,支持和幫助寺廟推進學法工作。(責任股室:辦公室、法宣股)

三、機制創新及制度保障

(一)提升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宗教工作在我州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和諧社會需要人人共建,社會和諧的成果也是人人共享,宗教管理是我州最重要的社會管理,每一個公職人員都是黨在藏區執政的載體,必須摒棄“宗教與我無關”的思想,牢固樹立大局觀念。主動學習宗教政策和知識,提升能力和水平,加大寺廟群眾工作力度。

(二)開展重點調研。結合同心同向工作,就覺姆生存生活狀況、引導僧尼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轉變、宗教干政擾民與發揮積極作用、長期困擾宗教工作的重難點問題、宗教管理法制化、農牧區宗教氛圍濃厚的根源及對策、寺廟內部矛盾、宗教代表人士培養等課題進行深入調研,每年至少要完成1篇調研報告。

(三)形成長效機制。搜集同心同向工作的圖文音像資料,制作成展板。認真總結提煉好的做法和經驗,形成固定機制,實現寺廟群眾工作的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