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局流感大流行應急預案
時間:2022-09-24 09:14:48
導語:人保局流感大流行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則
(一)目的和依據
為做好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內部的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流感的防治水平和應對能力,控制疫情的輸入、傳播、蔓延,保障公眾和全體干部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全系統正常工作秩序,保障社會經濟發展,依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省流感大流行應急預案》、《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條例和文件要求,結合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范圍內所涉及的流感大流行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
加強對流感監測和防控,及時發現病例,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切斷傳播途徑,迅速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統一指揮
系統內各單位要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深入學習中央相關文件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流感的預防控制工作在局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實行統一指揮。
3.分級管理
根據流感傳播特征和疫情變化,實施分級相應和監控,啟動相應的組織領導體系和工作方案,以達到最有效的預防控制效果。
4.快速反應
各單位流感大流行的應急處理要做到快速、高效、統一、有序,全系統內部要及時溝通,保持上下信息暢通。在預防和控制流感,對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觀察病例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同時,對其密切接觸者及時采取控制措施。
5.分工協作
全系統流感大流行應急處理要在局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科學分工,聯合防控。各單位內部要細化分工,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同時,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有效地應對流感疫情。
(四)分級響應標準
根據流感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發展情況和涉及范圍等因素,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四個預警級別,并依次采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加以表示。
1.Ⅰ級響應(特別重大響應)
縣委、縣政府公布為特別重大流感疫情。適用于全縣范圍內大面積爆發的流感疫情可能引發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癱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的混亂。
2.Ⅱ級響應(重大響應)
縣委、縣政府公布為重大流感疫情。適用于流感疫情造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較大沖擊,較大程度地擾亂社會秩序。
3.Ⅲ級響應(較大響應)
縣委、縣政府公布為較大流感疫情。適用于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在全縣范圍內因流感疫情而引發的勞動者權益受到侵害、參保人利益受到損害、群體性上訪等事件。
4.Ⅳ級響應(一般響應)
縣委、縣政府公布為一般流感疫情。適用于因流感疫情而導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正常工作受阻,對公眾造成不良影響,迫害單位形象。
二、應急機構設置及職責分工
(一)機構設置
為加強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的領導,更有效地防止疫情的爆發和蔓延,我局成立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二)機構職責
1.對全系統進行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進行動員、安排和部署,負責制定流感大流行防控應急預案;配合縣委縣政府、縣衛生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與縣經貿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攜手共筑疫情防控保障的堅固堡壘,預防、控制和撲滅流感疫情,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2.承擔防控日常辦公室工作;負責系統內部和相關部門之間的聯系協調;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時制定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建立流感防控相關人員、物資、技術保障機制;收集、分析、匯總并上報有關信息,提出應急處理建議,及時通報有關情況;組織人員培訓、物資儲備、后勤保障、社會宣傳等工作;提出適時啟動和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議。
(三)應急工作機制
主要包括:
1.突發事件發生或預警。各股室、各中心、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要對發生的重大突發事件或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根據情況,依照本預案規定的報送時限和方式,及時上報局流感大流行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
2.實行信息核實及報告制度。各股室、各中心、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如發現或接到流感疫情報告,要立即核實并向局流感大流行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核實,迅速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應急領導小組決定或批示。需報上級領導機關的,由辦公室負責落實)。,同時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還要向當地黨委(黨工委)、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對瞞報、漏報疫情等情況的,視情節輕重按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此外,在防控期間,未經許可,各股室、各單位、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不得擅自向社會公布高致禽流感疫情,要聽從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
3.決定啟動預案。①按上級機關指令起動;②應急領導小組接到有流感疫情的呈報后,研究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決定啟動應急預案的,應立即報上級領導機關。
4.制定健全市場預警和快速反應應急措施。在防治工作中,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本著快速、高效、統一、有序的原則,制定應急措施,保證能夠及時有效地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積極指導和督促做好相關處置工作。
5.應急處理報告。各股室、各中心、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應將流感疫情處理情況及時報告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將流感疫情及處理情況及時報告領導小組;應急狀態解除后,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總結,形成應急處理報告,以書面形式呈報領導小組。
三、信息監測與預警
(一)信息報告
1.禽流感疫情及其引起的突發事件的發生報告
局機關和所屬各單位要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實時監控流感疫情,嚴格遵守本預案規定的時限,及時將疫情情況上報領導小組辦公室。
Ⅰ級響應所針對的情形,須在1小時內上報;
Ⅱ級響應所針對的情形,須在3小時內上報;
Ⅲ級響應所針對的情形,須在6小時內上報;
Ⅳ級響應所針對的情形,須在12小時內上報。
2.應急處理情況報告
疫情發生單位的應急處理情況,須在規定的時限,及時上報領導小組辦公室。
Ⅰ級響應所針對的情形,其應急處理情況須一日一報,特殊緊急情況應隨時報送;應急狀態解除后的5天內要形成完整報告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Ⅱ級響應所針對的情形,其應急處理情況要求至少三日一報;應急狀態解除后5天內要形成完整報告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Ⅲ級響應所針對的情形,其應急處理情況要求至少一周一報;應急狀態解除后10天內要形成完整報告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Ⅳ級響應所針對的情形,其應急處理情況實行周報告制度;應急狀態解除后10天內要形成完整報告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信息預警
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發揮疫情防控戰役的關鍵作用,承擔疫情預警信息的服務中心,及時、有效、全面地掌握疫情信息,并及時預警信息。
四、應急響應與保障
(一)應急響應
縣委、縣政府啟動應急預案程序時,局流感大流行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須迅即響應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召開全系統的應急會議,迅速制定具體措施,并及時向全系統發送,要求貫徹落實,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做出有利成果最大化。領導小組要迅速召集全局,要求人員、裝備都要及時進入應急狀態,保證通訊暢通,加強信息交流,做好值班和備勤工作,做好物資儲備和后勤保障,發揮集體的力量,構筑疫情防控的堅固大后方,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同奪取流感大流行防控戰役的勝利。
(二)應急保障
1.通信和信息保障
應急響應期間,要求所有干部職工手機24小時開機,同時開通專線電話,并要求專線電話的值守、記錄、報告、處理、反饋等各個環節均設專人負責,建立專線電話工作臺賬,確保信息報送渠道暢通;縣人力資源市場網適時開設專門通道,動態疫情防控信息,保證信息傳遞及時、準確,同時要求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安排專人負責系統維護,確保網絡暢通。
2.物資保障
應急響應期間,要加強物資儲備,加強儲備物資檢查、管理工作,加強與保障組成員單位的溝通協調,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權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立即對目前儲備物資狀況進行檢查,保證應急物資隨時可滿足使用;
加強儲備物資的管理,建立應急物資的采購、出入庫、日常維護、使用審批、更新、報廢等相關制度,做到專人專賬,出入有據,賬物相符;加強與衛生、質監、財政、經貿、郵政、電信、交通運輸等部門信息溝通,實現信息共享,保證應急經費,共同做好流感大流行的聯防聯控工作。
(三)宣傳引導
1.應急響應期間,特別重要的信息要經縣委、縣政府審批,統一口徑,統一。積極做好宣傳工作,確立良好的輿論導向,引導公眾了解真相、辨明情況,協助配合,共同做好疫情處置工作。
1.應急結束后,要對應急期間的工作進行客觀、詳實的報道,教育廣大干部職工和公眾提高思想認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對流感疫情的應對能力和處置水平。
五、獎勵與處罰
(一)對在流感疫情防控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相應的表彰和獎勵。
(二)對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責令其改正,進行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對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對疫情進行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
謊報,造成流感疫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后果的,追究其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若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附則
(一)各單位要根據本預案要求,結合單位實際,制定應急處理細則,并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領導小組研究討論,擇取納入應急預案體系。
(二)領導小組根據流感疫情的新形勢、新變化,逐步健全和完善本預案。
- 上一篇:規范勞務派遣行動實施方案
- 下一篇:國土局安全生產交叉檢查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