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疫情事故應急預案

時間:2022-09-21 09:04:41

導語:動物疫情事故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物疫情事故應急預案

一、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一)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1、應急指揮機構

鄉防治重大動物疫情指揮部為全鄉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工作的應急指揮機構,由政府鄉長任指揮長,成員由畜牧站、經濟發展辦、衛生院、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黨政辦、財政所、司法所、民政辦、警務室等部門負責人組成,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鄉黨政辦。

2、技術咨詢機構

鄉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成立專門組織,負責技術咨詢,參與風險評估,進行疫情分析,提出工作建議。

3、管理運行機構

各成員單位及相關職能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協調聯動,落實各項應急措施。

畜牧站:具體負責疫情報告,流行病學調查,信息溝通,疫情評估,業務指導及監督檢查工作,提出啟動、終止疫情應急預案的建議,并參與組織實施,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本預案。

衛生院:負責人員防護,疫情的監測、治療和防范工作。

經濟發展辦:負責緊急防疫物資及其儲備場所,調運工具等基礎設施設備購置工作的計劃安排。

財政所:負責建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經費保障機制,安排重大動物疫情確認、疫區封鎖、撲殺及其補償、消毒、無害化處理、疫源追蹤、疫情監測以及應急物資儲備等應急資金,并監督使用。

民政辦:負責疫區受災群眾的安置、安撫和救濟工作。

警務室:負責疫區封鎖和患病動物的撲殺工作,加強安全保衛工作,維護疫區社會治安管理、群眾生活秩序,配合做好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工作。

4、現場指揮機構

鄉防治重大動物疫情指揮部,負責全鄉重大動物疫情的現場應急指揮工作。

(二)組織體系框架描述

診斷為重大動物疫病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后,指揮部應當立即按照規定上報縣指揮部。重大動物疫情的確認,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執行。鄉指揮部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動物疫情應急預備隊,對疫區實施封鎖、撲殺和無害化等措施,并隨時上報疫情處理情況,直到本次疫情完全撲滅,疫區解除封鎖。

預案啟動后,各成員單位及職能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落實各項應急措施,每日向本級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工作。

二、預警和預防機制

鄉畜牧站建立重大動物疫情預警和預防機制,根據疫情監測、風險分析結果和上級的相關通報,報告預防預警信息。

(一)信息監測與報告

1、鄉畜牧獸醫站按上級有關風險監測、風險評估的規定,建立重大動物疫病風險防范機制,通過危害確認、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信息交流等措施,為防止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和蔓延提供科學的依據。

2、建立重大動物疫情信息監測制度,通過動物疫情監測和全國動物疫情監測網絡獲取動物疫情信息。

(二)預防預警行動

鄉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應按照市、縣公布和本地獲取的預警預防信息,及時采取疫情普查與監測,強制免疫、強制消毒,堵截外來疫情等預防措施,并對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預警支持系統

1、建立和完善重大動物疫情測報體系,包括動物疫情的診斷、監測、監視、評估、防范、報告體系。

2、建立和完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完善動物預防體系形成完整的預警和快速反應體系。

(四)響應措施

鄉指揮部在協調和指導疫區控制工作的同時,動用本級診斷技術資源,監測疫情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上報縣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

根據疫情發生地的村委會的請求,開展應急援助工作,調撥緊急防疫的經費、物資、藥品等。

(五)信息共享和處理

1、信息共享

2、信息處理

三、疫情報告程序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動物群體發病或者死亡的,應立即報告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立即派出兩名以上具有規定資格的獸醫專業技術人員趕赴現場核實,進行臨床檢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初步確認為重大動物疫情的,由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采集病料送市診斷。

診斷為重大動物疫病的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的,鄉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中心應在2個小時內上報縣指揮部辦公室。

(一)疫情報告形式

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二)疫情報告內容

1.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染疫、疑似染疫動物種類和數量、同群動物數量、免疫情況、死亡數量、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情況。

2.流行病學和疫源追蹤情況。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疫情報告的單位負責人、報告人及聯系方式。

(三)通訊

應急預案啟動后,各級指揮部辦公室應設立值班電話,并向社會公布。

(四)緊急處置

1、在重大疫情報告期間,防疫機構應立即對疑似重大動物疫情的疫點采取以下臨時隔離控制措施。

(1)嚴禁動物、動物產品及受污染或有可能污染的物品移出。

(2)進行全面嚴格消毒。

(3)限制人員、車輛出入,并對出入人員及車輛嚴格消毒。

(4)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5)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2、疫情確認后,由疫情所在地縣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調查疫源,并根據應急預案分級響應的規定,向本級政府提出啟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指揮系統,應急預案和對疫區實行封鎖的建議。鄉人民政府立即作出決定,決定對疫區實施封鎖的,請示縣政府封鎖令,組織對疫區封鎖、撲殺,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受威脅區的易感染動物進行強制免疫、疫情普查和監測,對疫點及相關場所強制消毒,嚴防疫情傳出。

(五)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嚴格應急人員及物資進出疫區的管理制度,應急人員進入疫區必須穿防護服,離開疫區前必須經過徹底消毒,確保應急人員安全。

(六)疫區內所有易感染動物及其產品按規定處理后,經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對疫區進行動物疫病1個潛伏期以上的監測,未出現新病例的徹底消毒后,經市級驗收合格后解除封鎖,撤出疫區。

疫區封鎖解除后,當地防疫機構按有關規定繼續對疫點和疫區進行持續監測。

四、后期處置

(一)善后處置

1、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后,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做好疫區內生產生活安排,保證疫情處理工作順利進行,妥善做好養殖場(戶)主,染疫人員及其家屬安置安撫工作,合理安置隔離區內的群眾,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做好群眾防治救助、生活救助工作。

2、對動物進行撲殺和對動物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3、善后處置完成后,由原報請啟動應急預案的指揮部報請本級領導小組終止啟動預案。

(二)應急總結

重大動物疫情工作結束后,應對疫情處理情況進行評估,寫出評估報告。

評估的主要內容有:

1、疫情的基本情況;

2、疫情發生記過、現場調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

3、疫情發生的主要原因,疫源追蹤結論;

4、疫情處理經過,采取的應急措施及效果;

5、應急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