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防御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

時間:2022-04-25 04:44:58

導語:水庫防御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庫防御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

一、基本情況

水庫動工興建于1954年,于1959年12月竣工,工程總投資4.0萬元,水庫上游集雨面積0.3平方公里,總庫容12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1.3萬立方米,擔負著北嶺、、前宅三個行政村860多畝農田灌溉及鎮所在地3700多人的生活飲用水及其它用水。水庫位于鎮正北方北嶺上游山頭,與加里湖林場相鄰,海拔高程950多米,水庫壩高12.5米,壩頂長度68米,屬均質土壩,壩基為巖石、風化石;溢洪道為渠道式,設計水深3米,寬3.5米,總長32米。放水涵洞為方涵,尺寸0.4×0.4米,斜拉平板閘式啟閉機,閘的尺寸直徑300毫米,設計泄水量0.2立方米/秒,溢洪道以下河道水流特急,所涉及的下游共有三個行政村總人口3700多人,2700多畝土地,還有中心校、郵電局、衛生院、鎮直機關等單位。

水庫在2008年汛期后,縣水利局技術人員對水庫主體大壩壩體、溢洪道、泄水孔、啟閉設備等進行安全檢查,確認水庫大壩左岸有銹鐵水和嚴重的爛壩現象,預留孔出現漏水現象,溢洪道損壞,屬險庫。同年由縣水利局組織實施除險加固,主要采取對壩體灌漿,溢洪道加固,啟閉機房整修,防浪墻加固等措施。2019年縣水利局再次組織施工隊對水庫大壩等工程進行除險加固,建設主要內容:壩體防滲灌漿加固、壩頂加固、背水坡整治、排水棱體修復、溢洪道加固、輸水涵管加固、防汛通道修整、增設水位尺觀測設施等。目前水庫運行情況基本穩定。

水庫大壩距村約1.0公里,所在地1.9公里,前宅2.3公里。是臺風登門點,洪水頻發。2016年超強臺風“鲇魚”過程雨量560毫米,低洼地帶的民房、橋梁、學校、良田等進水深度超過1米。因此,險庫將給我鎮的、前宅、北嶺等村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的威脅。

二、防洪作戰方案

水庫下游河流短,水流甚急。如2016年超強臺風“鯰魚”降雨量再延長半個小時使鎮產生洪水災害。為做好防御洪水災害,取三個小時暴雨量的大小,作為決定組織抗洪搶險,鎮防汛領導小組領導對險情的辨別和指揮作戰決決策的依據。

根據有關水文分析,當三個小時暴雨量達125毫米時,、前宅所在地將產生相當于十年一遇的洪水;三小時暴雨量達145毫米,將產生相當于二十年一遇的洪水;三個小時暴雨量達175毫米,將產生相當于五十年一遇的洪水。

因此,本搶險作戰方案分為以下三種方案:

第一方案:當三個小時暴雨量達123毫米時,鎮人民政府防汛領導小組辦公室必須做到:

1、由領導帶領有關人員晝夜值班;

2、及時與北嶺、、前宅以及靠近所在地的花坪村主干、民兵營連長聯系,通知基干民兵及所有村干隨時做好救援準備。

3、掌握好汛情,及時向鎮黨委、政府匯報雨情、水情、風情、工情和災情,并將有關情況上報縣防汛辦。

第二方案:當三小時暴雨量達145毫米時:

1、鎮人民政府防汛抗旱領導小組要立即召開會議,布置抗洪搶險及轉移工作。

2、鎮干部要深入到、前宅低洼地帶,組織群眾和物資的轉移工作。

3、立即放開水庫涵洞,預泄庫容,并逐時加強觀測和匯報。

4、郵電局、供電所要加強值班、巡視、確保汛期電力供應和通訊、電話暢通無阻。

第三方案:當三小時暴雨量達到175毫米時:

1、鎮主要領導要利用電話、廣播等進行緊急動員,各部門各單位和人民群眾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斗爭,確保安全。

2、立即派人堅守在水庫三大建筑物處觀察有無異常情況和險情。

3、鎮防汛抗旱領導小組全體成員立即上崗到位,分赴各險區組織抗洪搶險斗爭。

4、、前宅、北嶺村委及鎮直各單位要及時地負責本地本部門的抗洪搶險和群眾物資的轉移工作。

5、通往東山公路的陰蓀橋兩頭采取臨時擋水的方法,阻止洪水進入公路,以便圍頭崗片的安全轉移。

6、鎮防汛辦隨時保持與縣防汛辦聯系,匯報抗洪搶險情況。

三、撤退轉移預案

(一)撤退原則:

1、就地、就近向安全地帶迅速轉移;

2、以片區、自然村落為單位,有領導有組織地按方案路線撤退轉移。必須遵循“先人后物”的原則,進行轉移的同時,要有條不紊相互關照。

(二)撤退路線:

1、袁厝里、下吾里、新街、嶺兜片的單位和群眾迅速向天頭崗方向撤移。

2、里街、赤頭園、舊街片的群眾向黃柏老公路(崗坪方向)轉移。

3、圍頭崗、中學、洋尾山片迅速向洋尾山后門及東山公路方向轉移。

4、前宅公路邊(包括陳面、壩洋當、嶺口里、學校、街道一帶)迅速向公路方向轉移。

5、對面山(陳厝里、林厝里、陳溪坪)一帶迅速向各村后門山或向正走坑方向轉移;

6、里外北嶺的群眾迅速沿東桌方向(沿路)轉移。

(三)險情報警

1、由政府辦、防汛辦、北嶺村委、管庫員、郵電局、派出所、供電所等單位和人員組成負責報警與信息聯絡工作,鎮政府派員配合北嶺村委、管庫員負責警報發報;防汛辦負責與縣防汛辦保持隨時聯系,并向鎮黨委、

政府提供洪水信息;供電所負責電力供應工作;郵電局負責做到報汛信息通訊聯絡,暢通準確、無誤;政府辦負責協調各部門之間的聯絡;派出所負責維護治安。

2、當出現警戒險情時,由鎮派干部配合北嶺村委、管庫人員負責用堆燒煙火為報警信號(里外北嶺、各一處),緊接著在北嶺、、前宅由專備村干用鳴鑼警報,將險情信息傳至千家萬戶。

3、當出現危險時的危險警報,由鎮干部配合北嶺村委、管庫人員、、前宅、村干,立即用銅鑼、廣播、宣傳車等作大范圍的險情警報傳播,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4、其它配套工作。

(1)各村基干民兵幫助部分老弱病殘及學校學生的轉移。

(2)派出所負責保衛政府機關和社會治安。

(3)衛生院做好醫治傷病員和衛生防疫工作。

(4)供電所、水廠應做好供電、供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