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局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時間:2022-09-24 02:49:23

導語:發改局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改局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突破元年,意義尤為重大。上半年,發改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1366”總體思路,縱深推進“5656”行動計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穩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頂層設計、運行分析、能耗煤耗“雙控”、項目建設、價格監測、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全面做好發展改革各項業務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工作措施及亮點

(一)堅持規劃引領,服務發展大局。一是高質量編制《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草案》。規劃提出了“打造現代活力城,建設富強精美新”的總定位,設定了“八個重大跨越”的現代化強區遠景目標,構建了“六大戰略體系”戰略導向,提出了“七個明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規劃突出了“三區并進、雙軸示范、兩翼突破、組團開發的區域空間布局,拉開了“1351”的產業發展框架。100余個項目列入全區十四五發展規劃項目專欄,其中,20余個項目列入市十四五規劃項目專欄。二是積極爭取支持區域發展的相關政策。積極搶抓沂蒙革命老區政策紅利,牽頭推進區沂蒙革命老區政策爭取工作,成立了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建立了項目爭取滾動周調度機制,形成項目周調度臺賬,實行“一周一調度、一周一督導、一周一上報”,做到跟蹤進度、更新進展,充實爭取政策項目庫,謀劃、儲備了鄉村振興、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等8個領域共計49個革命老區重大項目,項目匡算總投資252億元。三是在結合實際、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完成了《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報告經區第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明確了2021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工作計劃。

(二)緊盯三次產業培育,動能轉換初見成效。一是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區戰略。認真落實全區“工業強區產業興區”三年攻堅行動,以產業園區化、園區項目化、項目清單化為著眼點和立足點,全力支持新材料、新裝備、新醫藥等主導產業企業攻克先進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擴大產業規模、“抱團取暖”,1-5月份三大主導產業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08.4億元,增長83.1%。二是加快現代服務業提質增量。1-5月份,全區批發業商品銷售額實現67.86億元,增幅28.5%;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實現57.1億元,增長56.4%。服務業項目推進順利,瑯琊花木風情小鎮獲批省級服務業特色小鎮,現已開工建設。三是創新發展新興產業。聚焦打造“北方氫廊”,全面整合氫能源制造、加氫設施建設、氫能源車輛應用,全國首家氫能物流產業園——路運港智慧氫能物流產業園初步建成現試運行中,已投放氫能物流車80臺,為全市氫能源產業發展在全省突破率先破局。依托房德科創園,發展新型電子元器件、新型電子材料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現正逐步推廣用于襯底片、外延片和元器件等產業鏈環節。氮化鎵襯底設備項目、碳化硅功率器件生產等項目正在順利推進。四是持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與公示推進信用信息歸集工作,累計上傳行政許可數據70511條,行政處罰數據2153條。打造“誠信”,建立政府機構失信治理長效機制,統籌推進信息共享、信用修復和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等工作。

(三)做好經濟運行分析與監測,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向好。著力加強經濟運行監測,上半年形成經濟運行分析報告5篇,為全區經濟運行預測預警,經濟運行整體呈現“難中趨穩、穩中有進、進中顯憂”的態勢。第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4.04億元、增長20%,增幅位于全市第5位;1-5月份,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9.7%,位于全市第7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實際利用外資220萬美元。

(四)抓好各類重點項目謀劃推進,固定資產投資推進良好。強抓重點項目建設。今年,全區共獲批省級重點項目12個,年度計劃投資18.2億元,1-6月份,完成投資11.6億元,投資完成率63.7%。其中省重大項目2個,省優選1個,省雙招雙引項目1個,省補短板強弱項項目8個,成功為豐華年產2000臺高端數控機床及產品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爭取省級土地點供指標144畝。目前,省級重點項目推進順利,其中魯蘇金屬產業園項目1-6月份投資完成率已近100%,路運港產業園項目投資完成率已超過240%。市級重大項目17個,1-6月份完成投資7.4億元,投資完成率55.3%。區重點項目117個,2021年計劃投資177.1億元。成功組織項目集中奠基。組織2個項目參與全省春季集中開工奠基,10個項目參與全市集中開工奠基;全區10個重點項目集中奠基完成,目前推進順利。狠抓上級資金爭取。謀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39個,通過國家審核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18個;謀劃申報保障性安居工程老舊小區內外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5個,截止6月底,獲批1個,爭取中央資金740萬元;謀劃申報城市內澇治理中央預算內項目3個,擬申請中央預算資金1.28億元。爭取我區疾控中心建設項目獲省預算內投資280萬元;報送我區示范托育項目1個,現已列入省中央預算內投資儲備盤子。爭取省急需緊缺人才項目2個,分別為汽車輕量化合金新材料開發與產業化應用項目和新型抗癌輔助藥福沙匹坦雙葡甲胺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共爭取省級資金200萬元,目前已完成省級人才盡調,爭取個數位于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63.6億元,推進良好。

(五)統籌能耗煤耗“雙控”,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能耗“雙控”形勢總體平穩。今年1-5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為161.62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4.3%;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187.66萬噸,同比下降9.8%。能耗“雙控”工作獲市級節能減排獎勵資金150萬元。順利通過省發改委煤炭收儲核查,成功獲得收儲獎勵資金8650萬元。全區12家重點用能企業全部建立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實現能耗數據信息化、自動化、可視化調控預警。多措并舉確保電力、煤礦、管道安全。結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電力行業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共計檢查企業48家次,排查各類隱患問題121條,已整改完成121條,整改完成率100%。扎實開展煤礦安全監管工作,保障煤礦安全生產,今年4月,聯合國家礦山安監局第二督導組對安泰能源有限公司開展煤礦安全生產督查,排查各類隱患問題35條,已整改完成。加強長輸油氣管道隱患排查督導,共排查隱患14條,隱患整改率達100%。

(六)加強價格監測及管理,各類物價工作統籌推進。持續開展疫情期間居民生活消費品價格應急監測日報、勞動力價格監測工作。對我區居民生活消費品進行日巡查報告,今年來共上報疫情期間價格應急監測報表136次。開展了省勞動力價格監測工作,對9個行業15個工種的薪資情況進行了監測,共上報監測報表6次。做好市民熱線工作。上半年共處理12345市民熱線案件35件,市發改委轉來行風熱線3件。做好價格認證工作。受理刑事案件價格認定73件,標的額226萬元;受理國有資產價格認定工作30件。做好物業領域專項治理工作。與市場監管局、住建局、消防和街道辦事處聯合走訪3次。

(七)扎實開展糧食工作,全力保障糧食安全。一是抓好地方儲備糧輪換任務的落實。對2018年入庫的4832噸小麥進行了輪換(春節后輪出,夏季輪入)。糧食收購輪入工作有序推進,現己收購3000余噸,預計7月15日前可完成4832噸夏糧收購任務。二是健全糧食安全應急體系,確保安全措施到位。確定每周三為固定安全生產專項檢查日,在抓好地方庫日常檢查監管的同時,積極開展糧食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全力做好2021年全國政策性糧油庫存省內交叉重點檢查準備工作。

(八)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積極開展黨員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活動。按照區委關于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安排,聚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研究制定了《關于在全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發改黨組〔2021〕3號文),開展了一系列特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嚴格落實上級學習教育部署,上半年,共開展“主題黨日”學習6次,志愿服務活動3次;“網上班級”學習篇目23余篇,“燈塔-黨建在線”黨員教育視頻學習,累計12個學時;組織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活動6次。認真抓好黨建各項重點工作。全面做好從嚴治黨工作,嚴格落實“一崗雙責”;積極貫徹《黨內監督條例》,上半年,組織開展廉政自省日活動6次;強化支部建設,落實“”制度,上半年召開支委會6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好經濟形勢研判,當好參謀助手。加強預研、預判、預警。以“經濟運行分析聯席會議制度”為抓手,盯住“主要經濟指標、市對區考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張報表,強化經濟運行調度,完善監測網絡,按照“保強、推中、提弱”的思路,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以更實舉措抓好經濟運行監測。針對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精準施策,重點幫扶重點工業企業鞏固“穩”的態勢,加快服務業“質”的提升。強化橫向部門、縱向區鎮聯動,及時介入、限期解決經濟運行中遇到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切實做到預警及時、處置到位。

(二)抓好項目謀劃儲備和建設,激發投資增長新活力。用好政策謀項目。努力爭取全區更多的項目、事項納入全省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用好魯南經濟圈“適當對四市降低門檻”政策,爭取更多省級各類創新平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省級重點工程,用好“四市重點傾斜”“降低配套比例”政策,多爭取省級重點項目和省優選項目,以及能耗、土地、資金等要素和省級配套資金。守好節點推項目。建立全區各級各類重點項目推進臺賬,逐一明確項目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季度工作目標及開竣工等關鍵時間節點,并堅持對重點項目實施月調度機制。破解難題促項目。強化督查督辦,嚴格考核問責常態化,對制約項目推進的困難和問題,限時督辦,全力破解項目建設“瓶頸”問題。完善重點項目調度機制,綜合運用專項調度、專題調度,現場辦公等方式,全力破解項目問題,確保重點項目順利推進。

(三)抓好煤炭管理工作,實現能耗煤耗“雙控”目標。持續做好散煤治理工作。持續推進散煤規范化整治、做好清潔取暖、散煤治理、煤炭消費壓減、能耗“雙控”等工作。進一步落實好管理責任,堅決杜絕出現“散亂污”散煤網點。加強聯合執法力度。充分發揮聯合執法隊作用,快速反應、快速處置散煤污染治理工作中的一些問題,24小時不間斷,把劣質煤的苗頭打壓下去。確保完成能耗煤耗“雙控”目標。重點圍繞新材料、新裝備、新醫藥產業,引導企業實施節能技改工程,加快節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確保完成全市下達的能耗雙控目標。加強能耗源頭管控,杜絕高耗能行業準入,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用能指標需求。

(四)抓好信用體系建設,促使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推進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全面落實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用信息產生7個工作日內通過信用中國()平臺向社會公示,協調各成員單位根據責任分工積極配合做好我區信用狀況監測預警工作,提升每月數據報送的完整性、及時性和準確性。開展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加強專項治理,確保年底前基本實現“清零”目標;對確定為信用服務機構的企業加強管理,簽訂承諾書并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及時公布企業基本信息。加強政府失信機構專項治理。每月與區法院進行對接,建立工作臺賬,及時提醒被起訴政府機構做好應訴準備;督促敗訴政府機構在法院判定履行期限內全面履行法定判決義務或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并履行完畢;督促納入監測預警政府機構在三個月備案期內盡快履行法定義務,防止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

(五)進一步做好物價的調控和監督工作。認真做好月、季度、年度價格走勢分析及預測。加強對糧油、豬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價格的監管。認真做好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調、定價工作。開展居民生活消費品和勞動力價格的檢查工作,進一步規范收費行為。繼續做好價格舉報受理工作。緊緊圍繞群眾反應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市場價格巡查,堅決查處各種亂漲價、亂收費和價格欺詐,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六)加強糧食規范化管理,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目標任務。積極抓好地方儲備糧任務的落實,堅持做好糧食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儲糧安全無事故,確保全市糧食安全。

(七)進一步抓好干部隊伍建設。組織全局員工積極參與,達到預期效果;不斷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促進依章辦事,依法行政;加強全局干部學習和培訓,抓好全局干部職工的定期學習和不定期學習,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成為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