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信委重點工作安排
時間:2022-08-13 08:45:47
導語:市經信委重點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做大支柱產業,帶動轉型升級。迅速做大支柱產業,突出增量帶動,是我市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首要任務和必由之路。因此,我們要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雙千雙百”工程“十二五”目標,全力打造千億產業。一是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盡快把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裝備制造業打造成千億產業,今年“三新”產業規模全部超過300億,高端裝備制造業沖刺千億目標,“三新一高”產業占比提高到50%以上。新醫藥產業,必須堅持龍頭帶動和企業集群兩手抓,推動、、、等4家全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快速膨大,今年集團銷售收入要超百億,并在挺進歐美主流醫藥市場邁出堅實步伐;同時要推動金康醫藥、暨明藥業、貴科藥業等一批藥企進入市場銷售,增添醫藥產業生力軍。新材料產業,要進一步培育和招引有實力打通上下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和硅材料研發生產基地。今年,T700碳纖維要實現產業化生產,碳纖維銷量突破3000噸。新能源產業,光伏和風電產業要有效應對發達國家的“雙反”調查,隨時搶抓市場機遇,應勢調整經營策略。田灣核電要積極做好3、4號機組開工的前期各項準備,力爭實質性啟動。裝備制造業,國電動力新下線的6MW大功率整機要迅速上量、做大規模;天明集團成功開發的煤礦機械要快速占領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壯大企業規模。同時,要深化研究新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和海洋產業的加快發展問題,優選發展路徑,培植產業載體,力促新興產業快速成長。二是加快發展臨港工業。充分利用“一體兩翼”港口優勢,大力發展新型臨港工業,把石化、冶金打造成千億產業,是做大工業總量的現實選擇,也是沿海開發“三年突破”的亮點所在。加快發展臨港工業,一方面要全力推進新海石化等百億企業的產業鏈后續項目和技術改造工程,促進重點企業迅速延伸產業鏈、提高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就是要突破徐圩、板橋臨港產業區,加快益海鹽化、珠江鋼管、金橋利海等項目的建設速度,確保年內正式投產,快速形成臨港工業集聚區。今年臨港工業占比要提高2個百分點,新增1家百億企業。三是做精做專特色產業。特色產業是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也是區域競爭優勢的集中體現和綜合載體。特色產業的核心是“特而精”,市委市政府已經確定了百億特色產業培育方向,各縣區要對自己的特色產業重點規劃、集中建設。要抓好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的培育,通過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加速相關企業集聚集群,促進特色產業做大做強,盡快形成百億規模。
(二)推進重點項目,支撐加快發展。要實現今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關鍵看投入,抓手在項目。一是抓好重點建設項目。組織開展工業投資“雙強雙促”大推進活動,突出抓好50個重點開工、50個重點竣工和100個重點技改項目,重點抓好列入全市投資計劃的245個工業項目,確保這些項目年內完成投資644億元,占工業投資的68.5%,切實提高投資的可控程度。建立重點竣工項目全程跟進服務制度,著力關注資金籌措、技術保障、設備訂貨、安裝調試等關鍵節點,確保項目如期竣工;要及時解決影響重點項目開工的矛盾和問題,努力提高項目供地率、正式開工率和進度正常率,保證項目加快推進。當前,要圍繞一季度“開門紅”,認真組織好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做好開工準備、落實推進措施,確保這項活動取得實效。二是抓好新增長點項目。重點抓好市級監控的100個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增長點項目,將年度產出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責任人,加強服務推進,及時列入統計。要在政策導向、要素保障、資金扶持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確保市級監控的新增長點項目產銷突破400億元,對今年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三是抓好重大儲備項目。市級層面,還是要全力推進石化、鋼鐵等重大產業項目的爭取工作,搭建精干高效的工作班子,深化項目可研論證,堅持不懈地往前推進。縣區層面,要根據產業規劃和綜合優勢,瞄準10億、100億的工業項目,集全縣、全區之力拼搶項目、爭取項目。企業層面,要鼓勵支持優勢骨干企業創大業、成大事,引導企業不斷瞄準新目標,開發儲備新項目,以項目的梯隊儲備和滾動實施,支撐企業的發展壯大。
(三)提升開發園區,促進集聚集群。各級開發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平臺和經濟增長的引擎,當前面臨著提檔升級和轉型發展的歷史重任。一要抬高園區定位標桿。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提升全市開發園區發展水平的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中小企業園和工業集中區建設的意見》,全市開發園區都要根據文件要求,并瞄準同類開發區的先進水平,在優化規劃布局、深化產業定位、提高建設標準、提升入園門檻、加快平臺建設和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對照標準找差距,抬高標桿再定位。今后,省級以上開發園區投資強度每畝不得低于200萬元,5000萬以下項目一律進標準廠房。今年,各級開發園區都要全面啟動中小企業園建設,各工業集中區和工業重點鄉鎮都要建設標準廠房,集聚工業發展;省級以上開發區建設標準廠房不少于5萬平方米,全市中小企業園和工業集中區建成標準廠房115萬平方米。同時,各開發園區要根據新的定位,通過升級改造、梯度轉移和強制淘汰等手段,把園區內的污染企業、低端產業轉出去,提升產業層次,重塑園區形象。二要提升承載項目能力。要集中力量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開發園區的道路、水電氣、污水處理等基礎配套要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使標的項目在相應的規劃區域內落得下、建得快、發展好,形成有利于產業集聚的空間布局。要提高園區配套服務功能,著力構建面向中小企業的融資、信息、培訓、物流、檢測等公共平臺,為產業集聚創造良好條件。三要突出招商引資實效。開發園區要以產業招商為主攻方向,建立產業招商機構,配備產業招商團隊。要加強產業鏈建設研究,重點圍繞主導產業、“補鏈”項目,展開靶向作用明顯的招商攻勢,通過招引產業大項目、龍頭大企業,有效突破開發園區的產業發展瓶頸。要全力服務好園區落戶企業的發展,與這些企業的總部保持密切聯系、建立良好關系,力促現有企業增資擴產、以商引商和產業鏈拓展;支持落戶企業引進上下游關聯的生產或服務性項目與之配套,發揮現有企業在產業集聚中的作用。今年,市開發區要率先成為首個千億園區,四個縣的開發園區都要向500億規模沖刺。
(四)狠抓節能降耗,推進集約發展。目前,我市正處在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特定階段,面臨著做大產業與節能減排的矛盾,狠抓節能降耗,化解剛性約束,就是為產業發展爭取空間和條件。一是嚴格落實責任。將省下達的年度節能目標及時分解落到各縣區、各相關職能部門,完善節能降耗考核辦法,強化責任約束機制,對目標任務不落實、工作推進不力的責任人實行嚴肅的行政問責。二是源頭控制增量。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對區域能耗水平的影響,作為節能評估審查的重要內容,從源頭上控制用能總量的過快增長。三是深挖節能潛力。大力實施以鍋爐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等為重點的節能改造工程,今年組織實施節能技改重點項目40個。以金橋鹽化離子膜燒堿、益海油化脂肪酸項目為重點,推廣節能新技術應用示范項目10個。深入開展“萬噸能耗企業節能行動”,開展能效對標,加強能源審計,深挖耗能大戶的節能潛力。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組織實施第三輪化工企業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化工企業和化工集中區,強力推進德邦、雙菱集團等化工企業入園進區。年內淘汰落后產能、關停環保和安全不達標的化工企業20家,通過存量挖潛節約標準煤20萬噸。
(五)加強監測分析,提高保障能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是當前形勢下提振企業家信心、促進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要把服務企業、服務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辦法,實實在在地為企業排憂解難。一是加強政策支持保障。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及時研判經濟形勢,權威解讀產業、金融、財稅等重大政策,特別是對國家和省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吃透弄通,指導和幫助企業用足、用活、用好。去年底,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工業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各縣區、各部門要真正落實好這些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二是做好經濟運行分析監測。密切關注經濟運行態勢,及時把握市場波動較大的重點行業、新興產業和代表性企業的產銷形勢,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研究提出應對建議;對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充分利用市、縣(區)兩級難題會辦平臺,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三是組織好要素保障。要探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辦法、新路徑,完善政銀企保四方協作機制,促進擔保公司規范運行、做大做強,放大擔保效應,全年在保余額增長20%以上,擔保規模突破200億元;推進企業債券和集合票據發行工作,加大企業上市工作力度,力爭發行企業債券和集合票據20億元,推動日出東方等3個企業成功上市,直接融資突破30億元。要加快新電百萬千瓦機組和臨海變等重大輸變電工程的建設進度,確保迎峰度夏前投產投運;加強電力供需監測分析,科學調配電力,組織合理錯峰,確保電力供應平穩迎峰、安全度夏,促進工業經濟發展。
- 上一篇:工商系統合同監管實施方案
- 下一篇:權力運行陽光工程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