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局十四五發展規劃

時間:2022-11-09 04:01:17

導語:農業農村局十四五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農村局十四五發展規劃

(一)發展方向、思路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堅持綠色、生態、品牌、智慧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種植業技術指導服務、農業生產條件改善、優勢產業振興、農業品牌培育等重點工作,著力抓好農村體制改革,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進一步推動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穩步發展,實現農業生產總值(含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帶領全區農民群眾凝心聚力、奮力進取,力爭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上取得更大成績。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1.以鄉村振興為引領,推動沿黃、沿海示范帶建設。把建設二大示范帶作為當前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主題主線和關鍵重點,沿黃片區重點抓好華澳大地牛奶小鎮、黃河口現代農業融合示范園項目、黃河灘區萬畝綠色小麥生產示范基地等項目建設,重點發展沿黃林果產業帶、精致農業、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沿海片區重點抓好紅光漁港改造提升、康華海洋牧場續建、匯洋集團南美白對蝦標準化養殖基地項目建設,統籌整合黃河入海口以南海域,發展優質貝類底播增養殖,探索高效養殖模式。

2.鞏固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成果,持續提高群眾幸福感。繼續做好牽頭統籌作用,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機制,提升村莊環境衛生水平,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加大工作力度,搞好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確保創建效果,提升示范帶動能力。

3.以糧食安全為前提,實現糧食穩生產。把糧食安全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大力發展優質專用糧食品種,不斷提升我區糧食品質。進一步推廣優秀種植技術、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上,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繼續貫徹“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的理念,穩步推進農藥減量控害技術,加快推動我區農業綠色發展。依托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繼續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建設;大力推廣精準施藥和科學用藥技術,擴大在種植戶中的影響力。縱深推進化肥減量增效項目,鞏固提升土肥水基礎性工作,繼續開展耕地質量調查和土樣采集化驗工作,統籌實施田間試驗示范,加強技術服務支撐,落實關鍵技術和措施,提高節肥增效技術到位率,努力實現化肥用量持續負增長、水肥利用率持續提升、耕地質量持續改善的目標。

4.促大促強產業,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以建設工業園區的模式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推進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創,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高標準設施農業,年均創建區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處以上和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各1處以上。壯大水稻、蓮藕、海參、大閘蟹等特色優勢產業,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深入開展農業“新六產”示范創建,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體驗、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加強農產品質量品牌建設,鞏固、發揮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項目,穩步推進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進一步拓寬農產品質量監管范圍,提升安全質量水平;做大做強黃河口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5個以上,新增省知名農產品企業品牌2個以上。完成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申創,年均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以上,同時積極做好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提升,重點提升其帶動能力。

5.推動農村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提升農村“造血”能力。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掃尾工作,力爭順利通過上級考核驗收。持續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試點,探索“股權+”貸款品種,進一步擴大貸款規模,有效破解農村產業發展融資難問題。開展好省級、國家級農村體制改革試驗區創建,探索建立完善農民利益聯接機制,持續增加農民收入,抓好多項與農利益聯結機制的培育,逐步在全區推廣普及。繼續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在確保試點成效的基礎上,擴大試點范圍。

6.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提高群眾獲得感。持續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性保險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提高群眾從事農業生產主動性積極性。

7.抓好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改善全區農田生產條件。盡快完成黃河三角洲野大豆原生境保護相關審批手續,完成項目建設,并通過上級驗收。在完成好當前重點項目的前提下,力爭開發更多惠民利民的工程、項目,為我區經濟發展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