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工作思路和舉措

時間:2022-09-03 09:58:10

導語:商務局工作思路和舉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務局工作思路和舉措

2013年我市商務工作總體思路是:立足產業基礎,突出招商重點,不斷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水平;穩定外貿重點企業隊伍,構建多元化市場格局,確保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加強對外勞務規范管理,做大做強外經主體,力爭外經合作實現新的跨越;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商務綜合執法,促進商貿流通領域健康有序發展。目標是全年實現新增工商登記注冊外資8億美元、實際到賬注冊外資4.65億美元,外經合同額1.55億、營業額1.3億;外貿進出口總額17億美元以上,自營出口總額14.5億美元,圍繞這一目標,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立足產業基礎,突出招商重點,不斷提高利用外資水平。

一是突出重點產業招商。圍繞主導產業招商。圍繞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優勢產業,發揮億晶光電、天龍光電、埃馬克機械、隆英機械等龍頭企業集聚效應,深度對接行業頂尖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國有公司和上市公司,吸引一批旗艦型、基地型龍頭項目落戶,重點服務好德國皮爾磁等一批項目的推進。加快現代服務業招商。主要依托濱湖新城行政中心和老政府地塊,加快引進一批濱湖新城商業地產、城市綜合體等服務業項目。圍繞茅山風景旅游區規劃建設,跟蹤服務好日本KPG酒店、汽車越野等一批旅游配套服務業項目,不斷提高我市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發展和規模發展水平。開展現代農業招商。重點對接臺灣、香港和日韓等地區知名客商,引進資金、技術、管理提升現代農業,興建上阮現代農業產業園等特色農業生產基地。抓緊做好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園藝花卉、特色水產等項目的包裝推介,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

二是鎖定重點地區招商。強化德日定向招商。創新組建區域招商小組,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區域招商引資工作。整合全市招商引資資源,專門成立對德國和日本招商引資工作小組,適時成立德國工業園和日本工業園,在生產和生活配套上進一步服務好德國和日本企業,加強與德國日本企業的聯系交流。提升對德國日本招商引資成效。加快境內重點地區招商。在境內以上海和深圳為中心點,深度挖掘滬深周邊的高科技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產業轉移資源,開展集中招商活動。創新招商方式。加強與境內外商會、協會以及投資促進機構的合作,主動出擊,采取高頻率、多形式、小分隊的辦法,確定主攻方向,一對一、針對性上門招商,提高招商實效。

三是抓好招商基礎工作。精心策劃招商活動。積極承擔全市招商活動的策劃任務,策劃符合我市產業定位和經濟發展趨勢的“有深度”、“有重點”的招商活動,做到主題明確、定位準確。明年將重點策劃組織好歐洲、美國、以色列、日韓等專題招商活動,同時積極做好活動回訪工作,追蹤重點項目信息,挖掘潛在項目信息。加強有效項目信息管理。廣泛收集多元項目信息,分散可靠項目信息并跟蹤有效項目信息,通過動態化匯報、督查、考核,確保高效率、快速度落實項目信息。按照《關于提供有效項目信息的獎勵辦法》,鼓勵全市招商人員、各部門提供招商引資項目信息,進一步拓展信息來源渠道。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多渠道廣納招商賢才,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加強對現有招商人員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招商隊伍素質和能力,努力建設一支“精通外語、熟悉產業、樂于奉獻、敢打硬仗”的招商隊伍。

2、穩定外貿重點企業隊伍,構建多元化市場格局,確保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

一是壯大外貿重點企業。建立聯系大企業制度,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進出口企業的調度和預測分析,不定期通報國家進出口法律、法規及政策信息,指導企業研究國際經濟形勢走勢,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保持進出口穩定增長。全年力爭出口額500萬美元的企業家50以上,其中1000萬美元的企業15家以上,5000萬美元的企業5家以上。

二是構建多元化市場格局。精心組織外貿企業參加各類有影響的境內外展會,指導企業分析研究市場競爭形勢,擴大企業影響力,挖掘更多潛在客戶。及時跟蹤市場變化趨勢,深度開拓美國、歐盟、日韓等傳統市場,穩定傳統市場銷售份額。認真研究東盟、俄羅斯、中東、非洲等市場消費特點和消費結構發展趨勢,多措并舉開拓新興市場,努力增加出口訂單,保持外貿平穩增長。加大出口產品基地建設和創建,提升優勢產業的出口競爭力。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境外自主營銷渠道,探索開展電子商務,拓展對外貿易渠道。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服務。用足用好國家、省、市各類外貿扶持政策,最大效益地發揮外貿政策、資金的杠桿作用來擴規模、調結構,特別是抓緊做好我市半導體照明出口等新增長點培育,促進外貿轉型升級。指導企業用足用好跨境人民幣結算政策,規避匯率風險。鼓勵企業參保出口信用保險,保障出口收匯安全。多渠道了解國際行業信息,及時向企業公布“兩反一保”預警信息,積極幫助企業做好貿易摩擦應對工作。

3、加強對外勞務規范管理,做大做強外經主體,力爭外經合作實現新的跨越。

一是加快對外勞務服務中心建設。制定完善外經項目備案等各項管理制度,提升對外勞務及對外承包工程的檔次。進一步規范外派勞務市場秩序,打擊違法違規經營,力爭將各類勞務糾紛和突發事件遏制在萌芽狀態。

二是做大做強外經主體。通過對外經主體的不斷培育,我市已有8家企業相繼獲得對外承包工程或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質,目前有6家企業申報經營資質已上報至省商務廳待批。明年將繼續幫助有條件的企業積極申辦對外經濟合作經營資質和境外投資批準證書,爭取各類政策性扶持資金。為企業境外投資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咨詢和信息服務,指導企業通過合作開發、聯合投標、海外并購等方式參與國際資源開發,收購國際優質資產要素。

三是繼續提升外經合作水平。引導外經企業科學把握國際工程承包、對外勞務合作及境外投資的法律、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不斷拓展企業的利潤空間。

4、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強化商務綜合執法,促進商貿流通領域健康有序發。

一是以菜市場建設為重點,不斷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全力推進菜市場建設,按照《市菜市場建設方案》制定明年全市菜市場建設計劃,并督促有建設任務的鎮(區)抓好工作落實,力爭明年年初虹橋菜市場正式動工,上半年春風菜市場解決動工問題,7月份峨嵋、金江苑菜市場投入運營。制定《市菜市場管理考核細則》,會同相關部門做好菜市場建設與管理的考核、驗收工作。深入推進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在世紀華聯承辦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企業參加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建設改造一批農村超市、便利店和市場,保障農村群眾消費方便安全。完成商業網點規劃。根據城市發展形勢的變化,對我市商業網點布局設置進行規劃,探索建立商業網點規劃聯席審批制度,積極推進商業中心發展。

二是加強商務綜合執法,完善市場經營秩序。依法建立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各種違法活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秩序。加大對行業的監管力度,確保重大節假日市場供應和商貿領域安全工作。繼續加大對商貿大型零售企業使用預付卡等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積極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不斷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加強商務綜合執法隊伍建設,規范執法程序,完善執法條件,建設“12312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商務執法日常監管能力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全面抓好“放心肉”體系建設。重點抓好現有屠宰點的管理、壓減工作。強化對生豬屠宰的日常監管,嚴格推行活豬進場驗收、病害肉無害化處理等制度。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全面凈化生豬屠宰市場秩序,力爭全市生豬定點屠宰率達98%以上。

三是強化市場監測和分析,完善監測預警系統。抓住市場運行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重點掌握蔬菜、肉類、禽蛋、水產品四類重要副食品批發企業的情況,支持主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展綠色市場改造、農殘藥殘監測。做好網上電子商務新業態調研,倡議籌建B2C行業協會,形成行業發展合力,對B2C的經營管理和技術保障等專業人才進行培訓,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奠定基礎。

5、提升效能服務,優化對企服務,營造商務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是提升項目服務水平。利用限額內外資項目審批權限下放至我市的有利條件,再造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能,同時更加注重創新變通,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努力變不可能為可能,想方設法為重點項目打開綠色通道。同時有針對性地對各鎮區進行走訪,定期對項目計劃進行進度分析和情況通報,加強對項目推進情況跟蹤服務力度。

二是強化對企日常服務。繼續發揮好“三外”企業服務中心的作用,對全市重點外資外貿企業啟動“一對一”專人服務,及時掌握企業出口訂單、市場價格、勞動用工、生產和通關等情況,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三是加強協調服務。主動聯系海關、國檢、中信保等相關部門,加強對全市三外企業走訪和相關業務培訓,為企業提供溝通協調、延伸服務。進一步加強與商務部、省廳、市局及工商、外管等其他相關涉外部門的溝通聯系,確保市級以上審批重大外資項目審批、項目資金申報一路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