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局植物檢疫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26 10:57:04
導語:農糧局植物檢疫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檢疫性有害生物發生危害情況
2012年檢疫性有害生物發生種類主要有:柑橘潰瘍病、柑橘黃龍病。其中:柑橘潰瘍病發生面積0.331萬畝;柑橘黃龍病全縣發生面積0.0002萬畝。柑橘潰瘍病主要分布在鎮、鎮、鄉;柑橘黃龍病分布在鄉。柑橘潰瘍病、柑橘黃龍病主要危害臍橙。柑橘黃龍病發生以柑橘木虱為主要傳播媒介,防治好柑橘木虱是控制柑橘黃龍病的主要措施。今年我縣柑橘黃龍病、柑橘潰瘍病發生程度比去年相對較輕,損失逐漸減少,今年經濟損失達46.1萬元,比2011年減少55.9萬元。
二、植物檢疫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1、認真貫徹落實植物檢疫執法護農年宣傳活動月各項工作
今年是植物檢疫執法護農年,為認真貫徹《植物檢疫條例》,嚴防危險性有害生物的侵入和蔓延,縣政府和局領導非常重視這項工作,在每次召開的農業生產工作會議上都會重點強調加強植物檢疫這方面的工作,要求做好有害生物的普查和防控工作,嚴防危險性病蟲草的侵入和為害,并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從早做好工作安排,我縣從財政拔出1萬元資金用于開展植物檢疫工作。在全縣開展“植保檢疫執法護農年”活動月工作中,我縣開展植物檢疫宣傳月活動共培訓300人次,懸掛檢疫宣傳橫幅標語30條,出宣傳黑板報16期,廣播和電視宣傳一次,電視廣告播放7天,網絡媒體報導10次,發放宣傳資金料3000份,張貼宣傳畫200份。通過檢疫宣傳活動月的開展,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對加強植物檢疫工作的認識,了解植物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全民檢疫意識。
2、加強有害生物疫情調查監測與防控
在今年的疫情調查監測與防控工作中,我們重點對柑橘潰瘍病、柑桔黃龍病等有害生物進行監測和防控,對柑橘潰瘍病、柑桔黃龍病等有害生物實施綜合防治面積達5.5萬畝次。對紅火蟻、扶桑綿粉蚧、黃瓜綠斑駁病毒病、稻水象甲、花生黑腐病、梨枯梢病等有害物種分別進行了普查,共普查水稻、花生、花卉、蔬菜、果樹等農作物面積累計88783畝,參加普查人員累計達825人次,目前紅火蟻、扶桑綿粉蚧、黃瓜綠斑駁病毒病、稻水象甲、花生黑腐病、梨枯梢病等有害生物在我縣境內暫未發現,但是我們仍然不能放松對以上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今后還要繼續加強監測和普查。
4、加強植物“產地、市場、調運”三大檢疫工作
一年來,在產地、調運檢疫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檢疫簽證制度,計算機出證率達到100%。據統計,從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0月份止,對雜交水稻制種、臍橙等主要產業進行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其中水稻雜交制種產地檢疫面積443畝,對臍橙實施調運出省檢疫達9批次,檢疫果品達131噸;省內調運檢疫6批次:其中水稻雜交種子3批次,檢疫數量為65噸;落葉果苗木2批次,檢疫數量為0.8萬株;花卉1批次,檢疫數量為0.05萬盆。產地檢疫3批次,檢疫數量為65噸。為進一步規范種子市場檢疫,今年3-8月我縣對涉及經營種子店進行了二次全面檢查,共檢查水稻種子7.42萬公斤。通過產地、調運和市場執法檢查,進一步宣傳《植物檢疫條例》,不斷提高大家的檢疫意識。從而達到執法的目的。在今年5月份還參加了由市局組織的赴上饒市考察稻水象甲綜合防治工作。通過考察和學習,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稻水象甲等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發生、分布和為害特點以及防控措施,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健康發展,從不同層次推動檢疫工作不斷走向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
三、植物檢疫工作取得的工作成效和經驗
通過一年來的檢疫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通過防控,挽回經濟損失122.334萬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產地、調運、市場“三大”檢疫工作中不斷探索經驗,總結和提高植物檢疫各項工作。
四、存在的主要工作問題與建議
通過一年來的工作回顧,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檢疫工作宣傳面和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專職植檢員不足;植檢隊伍的知識水平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檢疫設備簡陋,手段落后等。建議:加強檢疫工作宣傳力度,提高檢疫人員整體素質,不斷完善檢疫設備。
五、2013年工作設想
(1)進一步宣傳和貫徹落實《植物檢疫條例》。
(2)進一步強化植物檢疫工作,嚴防檢疫有害生物侵入我縣。
(3)進一步加強產地、調運、市場檢疫。
- 上一篇:城建局科級黨員工作匯報
- 下一篇:農糧局能源站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