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股“十三五”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9 10:09:02

導語:社區矯正股“十三五”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矯正股“十三五”工作總結

社區矯正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置于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

一、社區矯正

(一)基本情況。目前我縣累計接受社區矯正對象305人,累計解除256人。現登記在冊矯正對象49人,其中緩刑46人,假釋2人,暫予監外執行1人。

(二)健全工作機構。根據人員變動調整充實了縣、鄉、社區矯正工作組織機構,縣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縣委政法委書記和分管司法的副縣長擔任,成員由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財政局、團委、婦聯、民政、17個鄉鎮負責人和各派出所主要負責人等組成,辦公室設在司法局,具體負責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檔案。,全縣堅持對每名矯正對象實行一人一檔,社區矯正檔案分執行檔案和工作檔案,工作檔案是司法所詳細記載了矯正方案、監護人協議書、公益勞動記錄、每月小結、談話記錄、電話匯報等方面的資料,執行檔案是司法行政機關對矯正人員的接受,解矯,有關處罰和相關單位的銜接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規范的基礎性臺帳。

(四)加強政策及法律法規學習。在社區矯正股干警下鄉搞風險評估或其他工作的同時一是對鄉、村各干部進行《省社區矯正實施細則》,《社區矯正法》進行宣傳,使鄉(村)干部充分認識到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是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的需要。是落實黨對罪犯的教育改造政策,預防和減少犯罪的需要。二是督促和指導司法所加強對各轄區矯正對象進行政策和法律法規學習宣傳,通過學習進一步強化矯正對象的法律意識,杜絕了重新違法犯罪現象。

(五)教育管理制度化。一是健全完善了工作制度。完善了請示報告制度、責任追究制度、請銷假制度、矯正對象每月談話制、書面匯報制、季度小結制等制度。二是規范了工作流程。依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和《省社區矯正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當矯正對象入矯后,我們通過調查和走訪,全面掌握其基本情況,指導司法所逐人建立檔案;每名矯正人員由1名司法所工作人員和1-2名村干部及1名親屬組成幫教小組,負責全程監督、教育、管理;在開展社區矯正過程中,堅持做到“六個必須”,即矯正對象入矯時必須見一次面、必須進行一次談話、必須建立一份檔案、重大節假日必須上門走訪、矯正對象思想出現波動必須進行過問、矯正對象本人及家庭出現困難時必須在政策范圍內幫困解難。

(六)認真開展好擬適用社區矯正的風險評估工作,2016年以來社區矯正股共接到153人的風險評估委托涵,收到涵后按程序向相關人員記錄了調查筆錄和分值表,再根據調查筆錄和分值表,形成風險評估意見書提交給委托單位,委托單位到目前采取了147人的評估意見,6人的未采納(2016-2019年未采納1人,2020年未采納5人)。

(七)為全力推進司法行政改革,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的教育管理,按照宣告場所設施標準化、宣告程序規范化的要求,2017年8月26日縣司法局建立了社區矯正宣告室,建立社區矯正宣告室是縣司法局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省社區矯正實施細則》,規范社區矯正宣告執法工作,更好地體現社區矯正執法的嚴肅性和規范性而設置,通過對2017年8月以來新增109名社區矯正對象的入矯宣告,體現了刑罰的嚴肅性、威嚴性、又強化了社區矯正對象的身份意識。

2016年以來我縣共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13人,共解除104人,共接收風險評估委托函153人次,其中未采納意見的有6人次(2020年5人次),集中入矯宣告109人

二、安置幫教工作

1.嚴格按照工作制度要求。在接到《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人員通知》后,社區矯正股再下發到轄區司法所逐一核實登記,建檔率達100%,對轄區內刑釋解教人員做到了“幫教人員、幫教對象、幫教措施”三落實。

2.進一步加強了對重點對象的管理監控。做到當年的刑釋解教人員底數清、情況明。

3.在2019-2020年在司法局和監獄的共同努力下開通了監獄的遠程視頻會見,通過情親會見拉近了服刑人員與親屬的距離,有利于服刑人員在監獄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