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十三五”總結和“十四五”計劃
時間:2022-01-15 10:00:55
導語:住建局“十三五”總結和“十四五”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工作要求,現將“十三五”工作開展情況和“十四五”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一、“十三五”規劃綱要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2020年城鎮化率為49.2%,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方米。
二、“十三五”規劃綱要主要任務完成情況。
(一)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現轄11個鎮,104個行政村,4個社區,421個村民小組,縣域總面積為3903.28平方公里。《州縣城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確定性質。依托交通走廊、勞動力資源和風景資源等發展要素資源,形成“一個中心、五個節點、三條城鎮發展軸、三個城鎮協作區”的空間格局。
(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1、以科學規劃引領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我縣委托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并于2015年12月10日經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正式實施。2016年編制了《光明鎮總體規劃》、《光明鎮上關村建設規劃》、《旅游度假村規劃》,2017年啟動了《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編工作,編制了《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鎮村6.24高位山體垮塌災后重建規劃》,2018年組織編制了《綠地系統專項規劃》。
2、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十三五期間,我縣不斷加快推進城市道路、供水、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結構配置,全面提升城市公用設施利用水平和人居生活環境。十三五共實施道路4條,累計建成道路5.9公里;建成了南店大橋橋梁1座;實施了鎮供水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了大口井2座,DN輸水管線805米;實施了鎮村集中安置點集中供水項目,建成規模為日處理500噸/日的凈水廠一座,建成管網5.3公里;實施了10個貧困村居民聚居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和6個村的垃圾轉運處置設施項目,實施了鎮村集中安置點垃圾轉運系統建設項目和鎮村集中安置點集中污水處理項目(建成規模為日處理400噸/日),建成前進片區排水管網工程5.32公里;實施了縣城7座橋梁和縣城兩岸濱江景觀帶內的城景觀光彩工程及縣城南入口綜合治理工程。
3、傳統村落保護建設。我縣積極申報傳統村落,充分挖掘、保護和傳承羌文化。截止2019年底,我縣有國家級傳統村落3個:。
4、結合精準扶貧工作,截止2018年上半年共完成村委活動室提升改造(新建)共56個,完成全縣衛生室改造53個。
5、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推進片區舊城改造工作。片區舊城改造一期、二期工程基本完工,主要對該片區的市政道路建設、風貌改造、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農房建設進行集中改造。
(三)科學推進村莊建設,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1、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壓實責任。成立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落實職責,壓實責任。每年縣級分管領導均組織我縣涉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各單位、鄉鎮召開專題部署、推進、落實、整治工作等會議。結合《全域旅游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和國省干線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每年與各鎮和縣級部門簽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責任書》,層層落實,壓實工作責任。并結合實際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意見和要求,不斷彌補工作短板,提升工作效力。
2、進一步廣泛宣傳、深入學習。以《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和《藏族羌族自治州實施<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補充規定》為指導,印發了《關于調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通知》。對《條例》和《規定》進行逐條學習和分析、討論,并結合實際就《條例》和《規定》通過制作宣傳小冊子和宣傳單,分發給相關工作人員及廣大群眾。利用政府門戶網站、電視臺、網絡媒體以及大型戶外廣告、電子顯示屏等載體進行廣泛宣傳,增強百姓法制環境衛生意識,營造全民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良好氛圍。
3、進一步加大投入,保障城鄉環境治理。一是多渠道爭取資金,加大投入,加快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1、投資295.48萬元,實施了鎮村集中安置點垃圾轉運系統建設,項目已竣工;2、投資1110.31萬元實施了鎮村集中安置點集中污水處理項目,項目已竣工。3、投資173萬元,實施了垃圾收轉運體系建設項目。4、投資324萬元,實施了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提升項目。二是投入334.92萬元/三年,外包城市環衛清掃服務,主要是縣城公共區域(包含城中村)環衛清掃保潔,包含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人行道(含樹池)、公共停車場、公共廣場、垃圾中轉站、雨鼻子、公共圍欄、隔離帶、道路邊溝、防洪溝、邊坡、橋梁、涵洞、果皮箱、垃圾桶、垃圾轉運箱等市政公共設施及可視范圍內的環境衛生管理和清掃保潔,清掃區域面積約78萬平方米。縣城區8座公共廁所日常運行保潔管理和維修維護。三是按照150萬/年,五年共計投入750萬元,外包城市垃圾清運服務。
4、進一步加強城市環境管護工作力量。城區投入環衛工人122人,其中環衛清掃保潔工人104人,垃圾清運人員18人。環衛巡回保潔車12輛,灑水車1輛,電動沖洗車2輛,掃路車2輛,垃圾清運車19輛(其中壓縮式垃圾車7臺,勾臂車9輛,電動沖洗車1臺,巡回保潔車2輛)。2020年為全縣11個鎮885名城鄉(農村)環衛人員制作了統一標識的環衛工作服和紅袖標。
5、進一步建立問題清單,逐一對照銷號。我縣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制度建設。按照縣政府印發《全域旅游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建立健全責任制度,推進環境衛生整治,實施“舒心”工程。創新思路,執行聯席會議制度、督導制度、巡查制度和通報制度。五年來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檢查650余次,發放城鄉環境問題整改交辦單200余份,清理衛生死角垃圾1200余噸,清理水上漂浮物約15噸,治理小廣告“牛皮癬”2300余處,規范店招店牌320余個,治理公廁臟亂差問題40余處,私廁亂象問題200余處,治理工地亂象180余處。并按照“周檢查、月督查、季通報、年總評”辦法對縣域境內開展全覆蓋督導檢查,集中治理,建立問題清單,下發交辦單,限期對問題進行落實整改,并及時進行“回頭看”。做到能現場做出處理決定的絕不延期處理,從而提高辦事效率。
三、“十三五”規劃綱要重點項目完成情況。
(一)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1.住房建設
(1)十三五以來,我縣加快推進藏區新居建設工作,2016完成藏區新居建設119戶,2017完成藏區新居建設97戶,2018年上半年完成34戶,眉山援建85戶,東西部協作對口援建70戶。累計完成405戶。我縣棚戶區改造建設目標任務為215戶(新建25戶,綜合整治190戶),2017年實施棚戶區改造130戶。
(2)縣級干部職工周轉宿舍項目。該項目建設規模為:新建干部職工周轉宿舍160套,60平方米/套,建筑總面積96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該項目于2018年11月開工建設,項目于2020年11月完工。
(3)州“安心工程”藏區干部定居房試點(點)建設項目:該項目規劃總凈用地面積12329.4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96591.04平方米(其中雪花井印象工程建筑面積76039.41平方米,鳳禹陽光工程建筑面積20551.57平方米),該項目于2017年9月開工建設,項目于2020年初完工。
(4)民間投資開發房地產5個,總投資112254.36萬元。其中“上城豪庭”項目總投資15283.4萬元,建設總面積4.1萬平方米,房屋套數306套。“半島花園”項目總投資31842.8萬元,建設總面積9.1萬平方米,房屋套數597套。“領先一品陽光”項目總投資23264.1萬元,建設總面積14.6萬平方米,房屋套數1066套,茂州時代廣場:完成投資約1億,總建筑面積28464.96㎡(商業10077.3㎡,住宅114套13762.71㎡,地下室4488.2㎡),可銷售面積為27617.02㎡。“花園”項目總投資13399.1萬元,建設總面積5.1萬平方米,房屋套數274套。
2、市政道路、橋梁建設
(1)中心大道:項目建設規模為:改建道路長238.7米,寬26米,路面恢復150米,交叉口增設右轉彎車道等。批復總投資736.8萬元,該項目于2017年4月27日開工建設,于2018年3月竣工驗收,累計完成投資約800萬元;
(2)南店坡至大河壩市政道路:項目建設規模為道路全長2.205千米,寬15米、18米,該項目于2017年2月開工建設,2018年12月竣工,累計完成投資約3400萬元。
(3)南店大橋:項目建設規模為橋梁全長156米,寬16米,該項目于2017年2月開工建設,2018年,累計完成投資約1200萬
(4)青坡街南段市政道路工程外南街(無影塔至農貿市場段)支路,道路全長721.20米,寬13-15米,其中:無影塔至中心大道為步行街,長488.47米;中心大道至農貿市場為瀝青砼路面,長232.71米。項目于2014年2月18日開工建設,2016年4月20日竣工驗收,累計完成投資約1200萬元。
(5)龍洞西路項目建設:該項目經發展和改革局(茂發改行審〔2017〕63號)批復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擬建(KO+000-KO+285.322)起點位于與濱河路交叉口處,止點位于與大道交叉口處。道路全長285.322米,路基寬度為8米,車行道寬6.5米。預計總投資986.95萬元。該項目于2018年5月28日開工建設。
(6)縣城南入口綜合治理工程:縣城南入口綜合治理工程2017年9月6日經茂發改行審[2017]60批準建設,項目總投資803.14萬元,建設規模為治理道路邊坡長度約360米,總面積14868平方米。該項目于2018年5月開工建設,2019年5月竣工驗收。
(7)鎮城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該項目建設內容為步行道改造12公里,新建廁所6座及改造廁所10座,以及配套的生態墻、夜景燈光工程、休閑座椅、指示牌、景觀小品等,項目總投資4424萬元,目前正在進行設計工作。
(8)鎮、三晉路市政道路工程:該項目新建市政道路760米,改建道路3000米,配套實施管網、照明等工程。項目總投資1580萬元,目前正在進行設計工作。
3.市政供排水設施建設
鎮供水基礎設施建設:該項目經發展和改革局(茂發改行審〔2017〕50號)批復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年設計規模10000m³/d,大口井2座,DN400輸水管線885米。該項目批復總投資1602.08萬元,經公開招標確定施工單位為汶川柒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經公開比選確定監理單位為省渝達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項目于2018年4月開工建設,于2019年1月竣工。
4.市政垃圾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建設
(1)文化片區污水管網改造:(前進)片區舊城污水管網改造工程,該項目新建雨水干管1.02公里,污水干管1.02公里,污水收集管網3.28公里。累計完成投資665萬元;
(2)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鎮村集中安置點污水處理項目,該項目為“6.24”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批準建設規模為設計污水處理站按遠期規模400噸/日考慮;廠外污水管網按照遠期規模為400噸/日設計,污水管網總長4017米。項目于2018年3月開工建設,目前累計完成投資485萬元。
(3)甘青村甘格墩至晉茂大道北段污水管網建設工程:經2017年8月5日15屆人民政府第12次常務會議研究啟動了該項目。該項目為應急項目,項目建設規模為甘青村甘格墩至晉茂大道北段污水網管管徑DN200,長度1020米,DN500,長度320米,DN800,長度1835米,壓力污水管DN400,長度110米,污水提升泵房一座。項目于2018年4月開工建設,2019年4月竣工驗收。
(4)東興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于2017年6月啟動,并于2017年10月完成,項目投資100萬元。
(5)縣城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二期工程結合《州城鎮污水和城鄉垃圾三年推進方案》已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由縣城管局負責實施。
“十四五”計劃
一、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在十四五項目建設部署和申報方面,從市政類的供排水、污水、道橋、垃圾,老舊小區改造,城市供暖、廣場綠地、農村住房改造,綠色建筑,智慧城市等城鎮建設方面共儲備項目47個,項目總投資25.7億元。
二、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十四五”期間,要以鞏固“五亂”治理成果為基礎,以強力提升城鄉風貌水平和加快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推動城鄉環境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法制化為著力點,不斷創造并保持整潔、優美、文明的城鄉人居環境。
三、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一批健康、自主、安居的羌民族特色的小鎮。
四、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十四五”期間,逐步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建設,逐步優化城市功能,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體制。
- 上一篇:住建局中心組學習工作總結
- 下一篇:農村垃圾治理三年行動自查報告
精品范文
10住建消防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