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經驗材料

時間:2022-06-26 09:08:00

導語:村黨支部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黨支部經驗材料

先進黨支部材料

黨旗在這片熱土上高高飄揚

—村黨支部經驗材料

當你走進烏敦套海鎮敖之木村這片肥田沃土上,你會深深地感受到這里的黨支部班子,黨員和村民,正以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建設著自己的美好家園,建設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這里的村容、村貌、社會風氣在一天天的發生著變化,村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在逐漸的改善和提高,黨旗在這片熱土上高高飄揚。

一個好的班子就是一個團結戰斗的堅強集體

烏敦套海鎮敖之木村座落在赤峰市翁牛特旗西55公里處,由原哈拉木頭村和敖之木村合并而成。總土地面積72000畝,其中水澆地7000畝,德援項目30000畝,退耕還林2700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296戶,1307人。黨支部下轄4個黨小組,有黨員49名,其中35歲以下年輕黨員6名。近幾年來,村黨支部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他們以建設“五個好”支部為目標,把支部班子建設放在首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同全村的兩個文明建設相結合,緊緊抓住經濟這個中心,全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在班子建設上,發揮支部書記班長的作用,強化班子成員的政治學習業務技能的不斷提高,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班子建全各項規章制度,重大事項集體研究決定,杜絕一個人說了算,把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貫穿于支部工作中,時時刻刻想著群眾,為群眾為好事,辦實事。2006年全村投資25余萬元建成了爬坡引水工程5500米,縮短了澆地周期,節水、節電,使該項目工程成了一項真正的民心工程。水利工程解決了;他們就從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入手,引導村民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把玉龍公司引進該村,2006年發展玉米制種5000余畝,人均達到5畝,即使今年天氣較干旱,但是人均純收入仍可達到2600元。由于發展玉米制種,全村招商引資額達到300萬元,村民春耕生產“零”貨款,用了別人的錢,辦了自己的事,老百姓滿意,投資公司滿意。

堅持為群眾辦實事,實現了“圍繞黨建抓經濟,抓好經濟促黨建”的目標。幾年來,全村先后投資200多萬元,打配機電井21眼,修襯防滲渠16500延長米,埋設6寸地下管路3500米、8寸地下管路10000米,建成6處“南水北調”工程,全村人均水澆地增加到6畝;加強生態建設,新建德援項目區3萬畝,德援造林4000畝,全村造林面積達到了12000畝,草牧場圍封10000畝;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玉米制種面積達到5000畝,較普通玉米畝均增收200元以上。

由于班子團結協作,勤政廉政,形成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支部為群眾著想,百姓事事想著支部,使支部這面旗幟時時樹立在百姓心中,村民們說:“我們走上富裕路,靠的就是黨支部”。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敖之木村的全體黨員以支部為核心,以各自的崗位為陣地,時時處處體現出一名普通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在群眾中他們都是一面旗幟,一面鏡子。在支部開展的爭先創優和黨員“雙帶”活動中,全體黨員帶頭發展生產,勤勞致富。支部書記許愛民,在村工作之余,憑借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購置大型農業機械搞秋翻和推土平地,每年收入都在幾萬元,是全村出了名的富裕戶。他致富不忘鄉親,誰家有個大小困難,誰家的孩子念書有困難,哪家有個大病小災,只要找到他他總是慷慨解囊,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黨員許化強看準全村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有充足飼草料資源的優勢,帶頭發展養羊,由最初的十幾只發展到現在150多只,每年僅此一項收入上萬元,他的帶動下,村民們積極發展養羊業,先后有六十多戶養羊達到50只以上,全村養羊存欄達到近三千只,都獲得可觀的經濟收入。同時他還積極幫助解決養羊中出現的各種困難,自學了養殖、防疫技術,免費為養殖戶服務,成了全村養羊業的帶頭人、明白人。

在支部49名黨員中,每名黨員每年都聯系一戶貧困戶,春季由支部確定好個自的幫扶對象,年終進行考核驗收。在活動中有的幫助幫扶對象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的在種植養殖方面幫扶技術,還有的幫助幫扶對象開展勞務輸出增加收入,幾年來先后有三十幾戶貧困戶通過黨員的幫扶達到了脫貧標準,還有的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村黨支部精心組織,嚴格按照方案的要求,結合實際,認真開展了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做到了集中學習效果好,分析評議效果實,集中整改力度大。在活動中,做到了重實際,求實效。敖之木村農業稅取消前三提五統時遺留的陳欠一直困擾著該村的正常運轉,通過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村上有陳欠的黨員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不但帶頭交納陳欠,還主動做自己兄弟、親戚、朋友的工作,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回收陳欠40多萬元。黨員們還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涌躍的參加清掃街道拉圾,參與義務修路、植樹等大型公益活動,在活動中黨員義務清掃街道15條,治理臟亂差小巷拉圾6條,修路2300延長米,植樹6000余株,在廣大村民中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使廣大黨員這面旗幟更加鮮艷奪目。

幾年來,黨支部一班人,認真研究黨務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使20年前自然環境惡劣、人均不足半畝水澆地、人均收入不足300元、集體經濟一窮二白的貧困村變成了現在的遍野綠洲、人均純收入達到2600元、小康文明戶占全村總戶數的90%、年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富裕村。支部有12名黨員被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有2名被評為旗級優秀共產黨員。黨支部連續多年被旗鎮兩級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一套好的機制把全村各項工作規范化

幾年來,敖之木村黨支部按照上級黨委的要求,積極強化制度建設,以此規范各項村務活動。他們積極堅持村務活動“陽光操作”,問計于民、取信于民,對村中的重大決策均按“兩委”提出預案,村民代表討論,黨群議事組監督的程序來組織實施,今年,又嚴格按照要求全面推行村重大事項“五步”決策法,使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和程序化。村的重大事項經過村黨組織、村委會提出初步意見——報請鎮黨委、政府同意——“兩委”聯席會議討論形成初步方案——廣泛征求黨員意見、修訂方案——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在堅持村務、財務雙公開的基礎上,還專門設立了群眾點題公開欄,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想知道的其它事項一一向群眾公開。在村務活動中,他們堅持依法治村,不斷完善村規民約,各項工作建章立制,對于民間糾紛和一些違反制度的活動,他們都依據村規民約和一些透明制度按照民主操作、民主把關的要求來進行,這樣,群眾對村干部說的話辦的事即滿意又信服,使這個村連續多年沒有發生上訪案件。

在計劃生育工作中,村黨支部積極注重對農民進行經常性的培訓教育,他們每個季度都利用一至兩天時間,組織村民到村中的農民服務室進行培訓,對他們進行科學普及,疫病防治、適用技術、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等方面的宣傳、培訓教育,使群眾的思想觀念得以不斷更新,隨著生活的日益富足,廣大村民明白了不需要養兒防老和生男生女都一樣的道理,生育觀念的轉變,使全村幾年來無一戶超生,計劃生育實現了“零”超生。

群眾滿意就是最好的工作業績

敖之木村黨支部在全村工作中,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尺子,幾年來,他們每次村務重大活動,重大事項決策之前,首先廣泛聽取黨員干部和村民的意見,得到90%以上的群眾滿意和認可,他們再做決策。村黨支部村委會始終將心思放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上,幾年來兩委班子一些大的舉動和措施,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和擁護,特別是全村的德援項目、節水灌溉、種子繁育等群眾十分滿意,也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在黨支部帶領下,全村形成了家家思致富、戶戶謀發展的可喜局面,黨支部村委會卓有成效的工作,樹立了威信,贏得了民心。在2006年兩委班子換屆選舉時,原黨支部、村委會成員都以高票當選。人們說,敖之木村村換屆選舉出現的“零”競爭,就是他們在群眾中有威信,工作干得好,好事辦的實,群眾百分之百的滿意。

敖之木村黨支部,用艱苦奮斗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工作贏得了黨員,贏得了群眾,真正成了廣大黨員群眾發展生產勤勞致富的領頭雁,現在,他們正常領全村的廣大干部群眾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黨旗在這片熱土上將更加鮮艷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