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上臺階專題調研匯報
時間:2022-02-17 10:37:00
導語:全面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上臺階專題調研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近期,我們深入農村、社區、非公企業,就基層黨建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我認為,只有解放思想,高點定位,突出重點,大膽創新,才能不斷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工作,促進秦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大量涌現,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人員的流動性不斷加大,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我區一些鎮辦拘泥于過去的模式,跟不上新的發展要求,以致于在黨員的管理教育、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及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形勢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的變化,按照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的原則,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使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一要適應“兩新”組織迅速發展的實際,及時跟進黨組織設置。我區非公有制企業已發展到402家,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力度,為促進企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實踐證明,擴大黨的工作在非公有制企業的覆蓋面,十分必要和緊迫。因此,我們又在原來成績的基礎上,把今年9月份確定為全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集中組建月,通過集中授牌和開展“十佳促進企業發展黨組織”、“十佳支持黨建工作優秀企業家”評選活動,掀起了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的高潮。僅9月份,我區共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28個,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了應建盡建。下一步我們要在繼續擴大覆蓋面的基礎上,研究探索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更好更快地推進企業發展;擴大對人數少、規模小的“兩新”組織黨的工作覆蓋面,依托市場、工商聯、有關行業管理部門或協會建立聯合黨組織,促進黨組織開展活動、黨員發揮作用;對新申請注冊的“兩新”組織,凡具備條件的一并建立黨組織;對秦宇集團、供銷社、經濟發展局所屬的國有、集體單位轉制為“兩新”組織的同步設置黨組織;對沒有黨員、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或聯絡員,聯系、指導企業開展黨建工作。
二要根據農村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及時延伸黨組織設置。產業化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區農村已建立各類協會及具有協會性質的經濟合作組織76個。適應農村產業化的發展要求,轉變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方式,增強黨組織服務功能,就要打破按照行政村設置基層黨組織的單一形式,本著地域相鄰、行業相近、優勢互補、自愿互利、便于管理和發揮作用的原則,依托“雙示范”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在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專業協會、中介服務組織等農業產業化鏈條上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并通過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促進農村各種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民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民增收。目前,我區已建立協會黨支部、產業黨支部6個,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要根據黨員流動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黨組織設置。針對流動黨員、下崗職工黨員、無職黨員和離退休職工黨員增多的實際,積極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向這些黨員聚集的專業市場、建筑工地、居民樓棟和商業網點延伸,向“兩新”組織聚集的工業園區延伸,建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和流動黨員服務站,建立市場、商場、工地黨支部和樓棟黨支部,不斷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同時,為了不使一個黨員游離于黨組織之外,我們建立了“一庫兩冊雙卡”的流動黨員管理體系,把所有黨員都納入黨組織的管理之中,使他們結合各自實際充分發揮作用。
二、創新基層干部培養選拔方式,不斷強化基層班子建設
經濟要發展,社會要進步,關鍵在班子、在干部。近年來,我區注重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和班子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新農村建設、和諧社區建設對基層干部隊伍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進一步在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
一是拓寬選人視野,改進選任方式。在農村,注重從優秀大學畢業生、私營企業主、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青年以及退伍軍人中選拔村干部,努力建設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農村領軍隊伍。對村里一時沒有合適人選的,要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或選派機關干部到村任職。在城市社區,要在原來選派人員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從機關下派、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方式,及時把德才兼備、熟悉城市基層管理和社區建設、務實清廉、群眾公認、實績突出的黨員選拔到社區黨組織領導崗位上來,加強社區的領導力量,增強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整合資源、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功能。
二是建立健全基層干部管理工作新機制。按照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的要求,積極探索基層干部實績考核辦法,完善評價體系,強化獎懲措施,樹立起以工作實績論優劣、定獎懲的正確導向。把特別優秀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選拔到鎮辦領導崗位上,激發村、社區干部隊伍的活力;加大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政策支持,以區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解決好村級黨建工作經費;采取多方籌資、財政和黨費支持的辦法,解決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聯系市規劃、城建等部門制定新開發住宅小區前,開發商必須預留設計并建設社區辦公陣地的有關政策,解決社區無陣地或陣地不規范的問題;加大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提高基層干部的工資待遇,尤其是農村黨支部委員和社區委員的工資待遇;幫助村干部、社區干部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解決離任村干部待遇,探索完善養老、醫療保險辦法,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大力選拔樹立干事創業、熱心為群眾服務的基層干部典型,大張旗鼓的宣傳表彰,樹立爭優創先的良好氛圍。
三是著眼長遠,強化基層干部隊伍后備力量建設。針對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后繼乏人的問題,統籌考慮農村發展需要、農村人才成長規律、農民黨員培訓、村干部隊伍結構等多方面因素,以農民黨校和農民黨校鎮辦分校為主陣地,加大對農村優秀青年的培養力度,注意把農村人才、黨員和干部的培養選拔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深度培養和跟蹤管理模式,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和群眾貼心人,大力開發農村各類人才資源,為農村建設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人才隊伍。
三、完善和落實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保持黨員先進性,完善制度和機制是關鍵。要以貫徹落實中、省八個長效機制文件為重點,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增強廣大黨員先進性意識的長效機制。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實踐證明,保持黨員先進性,必須把著力點放在堅定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上,增強廣大黨員先進意識,促進黨員高標準要求自己。因此,要按照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黨員工作能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要求,健全完善黨員經常性學習制度,整合各方面教育資源,把黨員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大黨費向黨員教育工作投入的力度,并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手段,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堅持不懈地抓好黨員教育,堅持不懈地用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黨員頭腦,不斷提高黨員的整體素質。
二是建立健全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要根據各個領域基層黨組織和各類黨員的不同特點,創建活動載體,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在農村,要不斷深化“三級聯創”活動,把黨員為民服務承諾、設崗定責、“雙示范”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等納入活動之中,豐富活動內容,提升創建標準,完善聯創措施,健全聯創機制,努力提升農村黨建工作水平。在社區,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為紐帶,以雙向服務、共駐共建為目標,建立健全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社區論壇等社區黨建工作議事機構,完善在職黨員雙向聯系、雙重管理、雙向反饋等制度,動員和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努力開創共駐共建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積極探索調動社區在職黨員參與共駐共建工作的機制和辦法,大力開展在職黨員服務社區活動,提倡“崗上服務單位,崗下奉獻社會”,通過開展“假日黨建”、“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一幫一”、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引導他們發揮職業特點和個人專長,力所能及地參與社區工作。在非公企業,要結合企業實際,以推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樹立企業形象、維護職工利益、保障企業穩定為重點,積極探索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徑。
三是建立健全抓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的長效機制。結合秦都實際,研究制定貫徹落實中央下發的《關于建立健全地方黨委、部門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意見》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強化督促檢查。特別是要健全完善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基層黨(工)委書記黨建工作專題述職制度,把抓基層黨建工作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考核內容,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和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督促鎮辦黨(工)委和部門黨委切實抓好基層黨建工作,從而形成責任明確、領導有力、運轉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機制。
精品范文
10全面風險管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