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支部創建黨建示范社區總結匯報材料

時間:2022-05-05 05:47:00

導語:社區黨支部創建黨建示范社區總結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支部創建黨建示范社區總結匯報材料

**大街辦事處工農里社區地處城市中心區,總面積約*平方公里,現有居民*戶,人口*人,社區在冊黨員*人。200*年,工農里社區黨支部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爭創黨建示范社區為目標,加大了社區黨建的工作力度。通過爭創活動,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充分發揮了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全面推進社區建設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在工作中,該社區黨支部主要是堅持了“五個一”的工作思路。即:配備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黨員管理教育制度;建立一個社區共駐共建的工作機制;組建一支和群眾心貼心、手拉手的黨員志愿者隊伍;突出一個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

一、配備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工農里社區現有社區干部5人。該社區原來的兩委班子成員之間,因為性格的原因使得工作方法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影響了工作的開展。街道黨工委了解到這種情況后,分頭去做她們的思想工作,在調解效果不大的情況下,及時地把該社區班子成員和其他社區進行了調換。現在調整后的工農里社區兩委班子之間配合密切、積極進取、勇于創新,在工作中發揮了堅強有力的領導作用,而被調到其他社區的居委會干部也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出了更大的潛力。針對社區黨支部委員年齡結構老化、文化水平較低的現象,黨支部通過認真篩選,把責任心強、素質高、有奉獻精神并樂于參與社區建設的黨員充實到了支部的行列,保證了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

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黨員管理教育制度。

社區黨支部制定并嚴格遵守《社區黨支部職責》、《社區黨支部建設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社區黨支部工作制度化、民主化、規范化。為便于管理,把黨員按照地址分布情況劃分為黨小組,對每個黨員進行微機登記入冊,并按照在冊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進行了分類。社區黨支部堅持“”制度,依托社區黨校,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優秀典型教育。工農里社區屬于雜居區,黨員人數多、分布范圍廣。針對這種情況,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工農里社區黨支部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學習方案。一是把119名社區黨員按片劃分為6個黨小組,選出黨性強、責任心強、有能力的黨員做黨小組長,每周社區黨支部召開黨小組長例會,傳達上級指示精神,布置學習任務,然后由黨小組長組織能夠參加活動的黨員以組為單位集中開展學習。二是對年老體弱的黨員建立專門的檔案,在黨小組內采取“一幫一”結對子的方法,確立相應的聯系人定期上門走訪,通報活動開展情況和社區建設情況,并引導這些黨員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過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等方式及時了解國內外形勢和黨的方針、政策。三是利用宣傳欄開辟教育園地,設立道德評議臺,組建社區道德評議隊伍,把群眾也吸收進來,通過宣傳發生在身邊的好人好事,評議社區內的不文明行為,讓黨員和居民共同受教育。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社區黨支部根據黨員的組成結構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形式:對能走出家門參加活動的黨員組織集中學習,對體弱多病、出不了家門的黨員進行幫讀,保證了學習教育不落一人。對于社區內的流動黨員,黨支部建立了流動黨員登記站,把服務寓于管理之中,讓黨員在學理論、受教育的同時,充分體會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自己也是社區的主人,積極為社區建設出力獻策。

三、建立一個社區共駐共建的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社區黨建聯席會制度,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積極與轄區單位取得聯系,組織轄區單位黨組織成立社區黨建聯系會,制定了黨建聯席會的相關規定,負責組織、指導黨建示范社區的創建協調工作,黨建聯席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討論研究工作計劃、檢查社區黨建工作落實情況、解決共駐共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二是通過共駐共建機制,促進社區建設的發展,市審計局、區土地局等共建單位,積極為社區建設出力獻策,出資出物幫助社區新建了21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使社區黨支部有了獨立的辦公場所,并為黨員活動室配備了電視機、照相機、vcd,完善了四機一室配套設施。三是構建社區黨建資源共享的工作格局,社區黨支部與教育學院達成共識,為社區黨員無償提供活動場所,四是為在職黨員在社區發揮作用搭建平臺。200年,工農里社區共接待了49名區屬在職黨員,黨支部建立了在職黨員聯絡站,根據本社區實際情況量身打造了活動實施方案。半年多的時間里,在職黨員多次為社區解決缺乏綠化苗木、病蟲害嚴重等難題。通過開展這項活動,拉近了黨群關系,增強了主人翁責任感。

四、組建一支和群眾心貼心、手拉手的黨員志愿者隊伍。

實踐證明,要想發揮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使黨員在群眾中具有較高的威信,就必須通過實際行動來發揮黨員的表率作用。為此,工農里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的骨干作用,根據社區黨員以老年人為主的特點開展了“夕陽生輝、亮我社區”的主題實踐活動,鼓勵黨員們繼續發揚當年的“老黃牛”精神,為社區建設出力獻策。黨支部對黨員提出了“六個一”的要求,即:為社區提一條合理化建議、做一件好事、聯系一戶弱勢群體、捐一本好書、認領一個公益崗、爭做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在活動中,黨員志愿者們率先發揮了帶頭作用。他們主動與社區弱勢群體進行結隊幫扶。社區里有位鮑大娘,老伴多病,常年臥床,兒子半身不遂,生活困難,是轄區低保戶,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就經常上門陪她聊天,在精神上鼓勵她,幫她做些家務,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難,使她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社區里的王揚老人是位殘疾人,常年不出家門,社區舉辦文化活動,黨員志愿者們想辦法把老人用車推出家門,觀看了晚會,給老人帶來了快樂。工農里社區的黨員志愿者隊伍不僅和群眾心貼心、手拉手,而且黨員與黨員之間也開展結隊幫扶,社區老黨員方如佩已年過八旬,行動不便,不能參加組織活動,社區黨員張淑琴就和他結起了對子,每次黨課一結束,就到他家里向他傳達學習精神,常年堅持不懈。開展保持黨員先進行教育活動后,黨員志愿者隊在黨員中發出了“改變社區面貌,創建文明樓道,黨員走在前面”的倡議,并帶頭清理衛生死角,開展樓道革命,促進了鄰里關系的團結、和睦、互助、互愛。

五、突出一個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

工農里社區黨支部把健全社區服務體系,搭建社區服務平臺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黨建工作與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社區建立了勞動保障服務站,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工作,為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服務站主動與轄區單位、個體私營業主取得聯系,爭取就業崗位。對于社區里的老、弱、病、殘生活困難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全面地了解情況,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為219戶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辦理了低保手續。為了使居民能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社區居委會經常與城管、環衛、派出所等部門聯合行動,解決清理占道經商、清除垃圾死角等難題。在社區建設的各項工作中,社區黨支部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工農里社區面積大、人口多,而且沒有物業公司。針對這種現狀,社區黨支部提出了以聯系卡加強社區干部與居民之間聯系的做法,據此社區居委會印制了“愛心聯系卡”,在卡上公布了服務承諾制度和居干部的聯系電話,讓居民有事能夠及時找到社區干部。有了這張聯絡卡,不僅方便了居民,而且拉近了社區干部與社區居民的距離,增強了居民對居委會的信任。下崗失業的居民想找工作找到了居委會,需要保姆的居民找到了居委會,因孩子發育遲緩上不了學的居民找到了居委會,小小愛心聯系卡使居委會的工作更加忙碌起來,但同時也換來了居民的認可,這種做法被街道黨工委在轄區的全體社區范圍內進行了推廣。

通過“五個一”的工作思路,工農里社區黨支部爭創黨建示范社區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問題。一是工農里老大難問題有待解決。工農里社區32棟居民樓附近下水道堵塞問題已經成為困擾居民多年的難題,為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二是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多,不利于治安穩定。針對這兩個問題,社區黨支部、社區居委會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爭取得到上級部門的援助,繼續協調相關部門,使這個問題的解決能夠取得一定的進展。二是發揮勞動保障服務站的作用,爭取就業崗位,提高就業率。三是成立黨員義務巡邏隊,發揮“三老一小”的作用,為保障社區穩定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