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工作匯報材料
時間:2022-02-10 09:10:00
導語:環保局工作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污染減排項目進展情況
今年我市安排減排項目14個,其中,二氧化硫減排項目4個,已全部完成;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10個,完成8個,其余2個項目基本建成。2008年計劃減排二氧化硫排放量8439噸、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792.6噸,截至9月底,分別實現減排4999噸和1889.92噸。
淮北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設計日處理廢水4萬噸,今年2月份建成運行,已通過環保驗收。今年計劃減排化學需氧量1500噸。
濉溪縣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廢水2.5萬噸,現處于試運行階段。今年計劃減排化學需氧量540噸。
劉橋生活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5000噸/日,主要處理劉橋一礦、劉橋二礦及劉橋鎮附近的生活污水。目前,處于試運行階段。今年計劃減排化學需氧量210噸。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通過目標責任書推進污染減排。首先是市政府與縣、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并實施了《淮北市污染減排考核辦法》,把污染減排作為重要內容,年終考核結果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其次是市政府將省政府下達的環境保護目標任務進行分解,與縣、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簽訂了環保目標責任書,把污染減排目標及減排項目納入重要考核內容。三是環保、監察等部門聯合開展執法檢查,督促落實污染減排項目。四是針對濉溪縣污水處理廠沒有按規定時間正常運行問題,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要求縣政府立即落實運營單位,在省局限批的第二天,濉溪縣污水處理廠即進水調試。
(二)通過制定年度計劃推進污染減排。我市編制了《淮北市主要污染物年度排放控制目標與減排計劃》,并實行一月一調度,督促企業按計劃落實污染減排項目,推進減排工程的順利實施。
(三)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污染減排。今年我市被列為全國循環經濟第二批試點城市,污染減排作為硬性指標納入循環經濟考核體系。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充分融入了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發展理念;把循環經濟理念融入“八大基地、一個中心”的建設規劃,在工業園區建設中,實行統一規劃,整合項目資源,形成企業間的共生網絡,使資源得到梯級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
(四)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污染減排。為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資源浪費,近年來我市共取締關閉“十五小”“新五小”等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260多家。去年,大唐淮北發電廠關停了3#、4#機組,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8007噸。國安電力公司在新上3#、4#機組的情況下,4臺機組安裝脫硫裝置,每年仍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硫4800噸。
(五)通過相關經濟政策推進污染減排。一是鼓勵引導企業推進污染減排。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對清潔生產、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給予支持或補助。二是依法督促企業開展污染減排。通過法律強制手段和政策手段推動污染減排。環保部門通過足額征收排污費,加強環境監管,提高生產環節的廢棄成本、排污成本,促進企業實施污染減排。三是利用優惠政策推進企業開展污染減排。鼓勵企業選好項目,利用好上級的扶持政策,引導企業積極推進污染減排。
(六)通過核發排污許可證推進污染減排。按照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對水污染物排放企業嚴格核發排污許可證;對大氣污染物總量進行分配,重點大氣污染企業制定了二氧化硫減排計劃,以確保完成我市二氧化硫減排任務。
(七)通過提升科學化管理手段推進污染減排。目前,全市已安裝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裝置40余臺套。此外還建成了2套環境噪聲在線監測裝置、3座城市環境大氣自動監測站和3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對企業的偷排超排起到了較好的監督作用。
(八)通過社會輿論監督推進污染減排。一是深入開展節能降耗、污染減排等專題宣傳。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的宣傳,不斷提高領導層和群眾的認識,組織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節約型企業活動,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氛圍。二是開展企業環境行為評價信息公開化。通過對企業環境保護行為進行評價,并向社會公布評價信息,來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從而規范企業的環境行為,督促企業提高治理污染的主動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強環境宣傳教育,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各種媒體,進一步加大污染減排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形成全民共同參與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
(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堅決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建立重點污染源黑名單管理制度,對群眾反映較多的企業,要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強化現場監理,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污染問題。
(三)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加強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企業環境保護投資主體意識,疏通財政資金、信貸資金、社會資金、企業自有資金和外來投資等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系,切實增加環保投入,逐步提高其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督促濉溪縣污水處理廠、劉橋污水處理廠加快完成調試,加快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收水率,發揮減排效益。對完不成減排任務的部門要實行責任追究,對完不成污染減排任務的企業要限期治理。
(四)深化排污許可證制度,確保完成污染減排任務。要嚴格按照水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核發排污許可證,把總量控制指標分解落實到排污單位,所有排污單位實行持證排污,嚴禁超過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環境排放污染物。對沒有辦理許可證的單位要依法嚴肅查處,對水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一律實行停產治理,對不能滿足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的企業實行限產限排。
(五)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全市規模化養殖廠要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主要是推廣沼氣池建設,綜合利用畜禽糞便,這樣既可以消除畜禽糞便污染,又可以取得較好的生態與經濟效益。對于農田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要采取源頭控制策略,鼓勵和推動農民廣泛采用環保替代技術和生產模式,減少農藥、化肥的過量施用。
(六)加快監控網絡系統建設,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一是規劃新建兩座大氣自動監測站,優化城市大氣監測布點。二是規劃新建閘河水質自動監測站,加快蕭濉新河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使之盡快投入使用。三是監督新建項目和污染負荷較大的企業,全面安裝在線監測監控設備,做到污染物排放實時監控。
(七)加快推行循環經濟,從源頭上實施污染減排。一是科學編制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抓住我市被列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這一有利契機,努力把循環經濟理念融入工業園區建設之中,實行統一規劃,整合項目資源,逐步形成企業間的共生網絡,使資源得到梯級循環利用。二是靈活利用國家政策推進我市循環經濟發展。充分利用國家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努力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思路,逐步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產出、少排污、可循環的經濟發展機制。三是積極開展節水、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八)加快城市轉型步伐,從結構上進行污染減排。抓住我市實施城市轉型的有利時機,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鼓勵發展煤炭深加工產業,形成煤焦化電綜合利用的產業鏈,促進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對國家產業政策要求限期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產品和死灰復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進行堅決關閉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