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的資料范文
時間:2023-03-23 11:39: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保的資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生態環保,1970年4月22日,美國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發起并組織保護環境活動,得到了環保組織的熱情響應,全美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游行集會,旨在喚起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促使美國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后來,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至此,每年4月22日便被確定為“世界地球日”。
2、廢水處理,廢水處理(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就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以至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3、廢氣處理,廢氣處理又稱廢氣凈化。廢氣處理指的是針對工業場所、工廠車間產生的廢氣在對外排放前進行預處理,以達到國家廢氣對外排放的標準的工作。一般廢氣處理包括了有機廢氣處理、粉塵廢氣處理、酸堿廢氣處理、異味廢氣處理和空氣殺菌消毒凈化等方面。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1、環境保護就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2、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行政管理、也有法、經濟、宣傳教育。
3、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化療是滋養細胞腫瘤的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化療的方法學和藥物學的快速進展,滋養細胞腫瘤患者的死亡率及復發率大大降低,但化療的同時,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她們承受著生理、心理和社會平衡的各種不良的應激狀態[1]。舒適護理(comfortcare)是由Kolcaba1995年提出2],目前認為舒適護理是整體護理的過程和追求,應是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研究患者能獲得更全面的舒適感和滿意度。實踐證明化療期間護理人員及時、優質、全方面的舒適護理,可以減少化療毒副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提高化療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臨床資料
2016年6月-16年12月,對30例滋養細胞腫瘤化療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患者年齡16-52歲,平均35歲,其中侵蝕性葡萄胎12例,絨毛膜癌18例。其中有22例患者使用氟尿嘧啶+更生霉素聯合化療方案;8例患者使用環磷酰胺+長春新堿+足葉乙甙+更生霉素+甲氨蝶呤,即EMA-CO化療方案。均為全身靜脈化療,療程在6-8次之間。化療后病人體重無明顯下降,偶有惡心嘔吐,食欲略下降,無1例并發感染及其它并發癥,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
2.化療前舒適護理
2.1 心理疏導:化療前責任護士熱情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傾聽患者的感受,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化療的目的、要求及如何配合等,了解并盡量滿足患者對舒適的要求,解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列舉化療效果好的病例幫助其樹立信心,有針對地進行疏導、干預,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配合化療。對于初次化療的患者,把宣教的重點放在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是血管損傷等副作用的了解和防護上,建立指導合作型護患關系模式;對多次化療的患者,由于對化療已有親身體驗,治療中我們盡量與其建立共同參與型的護患關系模式,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增強治療效果。
2.2 創造舒適環境: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病房整齊清潔,可適當進行美化,如懸掛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擺放1-2盆綠色植物或鮮花。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證室內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室內光線柔和,避免強光刺激。床上用品整潔柔軟,盡量減少和避免對皮膚的刺激。了解患者生活習慣,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為患者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的治療氛圍,最大限度的減輕其心理壓力。
2.3 協助患者做好化療前的常規檢查
絕大多數化療藥物都會不同程度地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經肝臟代謝,由腎臟排出,故化療前要協助患者進行血常規及肝腎功能的檢查,以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
3.化療時的舒適護理
3.1 做好化療前的思想準備:再次主動向患者介紹所用藥物的特點、療效、用法、常見的副反應及處理方法,讓患者進一步了解和熟悉化療藥物,解除其思想顧慮,愉快接受治療?;熐皡f助患者排空大小便,并做好化療前的一切準備。
3.2 準確穿刺:穿刺前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此護士要有過硬的穿刺技術、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在尊重患者個人意愿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血管。特別是對于長期靜脈化療的患者,選擇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因為它能大大降低化療藥物對淺表血管的刺激和藥物滲漏造成的局部組織疼痛,壞死,o脈炎,以及減少因反復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本組30例病人均采用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PICC成為化療患者長期靜脈營養支持及用藥的一條方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靜脈通路。
3.3 化療中觀察:根據不同化療藥物的特性,調節不同的滴速;需要避光輸注的藥物,要使用避光輸液器或采用避光套,以確保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另外,在藥物輸注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情況,并注意傾聽患者的感受,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4.化療后的舒適護理
4.1 惡心、嘔吐的護理:消化道的毒副反應是化療患者最先出現的反應,主要表現為食欲下降,甚至惡心、嘔吐,其主要治療手段是止吐藥物的應用。為了保證止吐藥的療效,必須正確掌握止吐藥的給藥時間及給藥途徑,一般在化療前30min靜脈給藥1次,化療后再重復給藥1次,這樣可使患者在惡心嘔吐發生前止吐藥的血藥濃度最高,最大限度地拮抗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為了減輕患者的惡心、嘔吐程度,化療前護士應告知患者給藥后可能出現惡心甚至嘔吐等毒副反應,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指導患者化療期間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飲食。避免食物太甜或太油膩,不可空腹[3]。出現惡心嘔吐時,關愛患者,輕拍背部,嘔吐后協助其漱口,及時清理嘔吐物,更換污染衣物床單,指導患者深呼吸、聽音樂,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淡化惡心反應。本組30例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經有效的護理后均表示能耐受,并順利度過化療期。
4.2 防感染的護理:由于化療藥物對骨髓的抑制,因此,化療后均要密切觀察患者血象變化。對于血小板降低的患者,應嚴密觀察其神志及全身皮膚黏膜有無出血傾向;做好安全教育,防碰傷,協助生活所需,防患者跌倒;盡量減少穿刺次數,如必須穿刺,則盡量延長按壓時間。對于白細胞減少的患者,應積極協助其做好個人衛生,特別是口腔和會護理;嚴密監測體溫,指導患者用軟毛刷刷牙,不用牙簽,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特別要減少或控制陪客和探視,病室每日通風2次,每次30分鐘,每天動態紫外線消毒1h,必要時行保護性隔離。
4.3 脫發的護理:及時向患者解釋抗癌藥物引起的脫發與化療藥物對毛囊細胞的損傷有關,一般是可逆的,輕者不需要處理,停藥約1個月便會開始再生,以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也可鼓勵患者通過戴帽或假發等方式改變現有形象,樹立生活的勇氣。本組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脫發,經有效的心理護理后均表示能接受。
4.4 癥狀的觀察:滋養細胞腫瘤的基本特點是惡變的滋養細胞侵蝕破壞子宮基層深部或早期侵入血液循環,向全身播散,最常見的轉移部位依次為肺、陰道、腦,本組有25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肺轉移;2例患者出現陰道轉移;1例患者出現腦轉移。因此在整個化療過程中,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觀察患者有無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等肺轉移癥狀;對可能有陰道轉移的患者應注意觀察陰道流血的顏色、性狀及量,并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頭昏、心慌、疲乏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同時嚴密觀察患者有無突然跌倒、一過性肢體失靈、失語、失明等一過性腦轉移的癥狀。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匯報,并遵醫囑進行相應處理。
4.5 皮膚反應的護理:本組所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干燥、色素沉著,經局部溫水洗凈外涂喜遼妥軟膏數日后好轉。本組無一例發生嚴重的皮膚感染。
5.出院指導
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明堅持正規化療的重要性,鼓勵患者主動來院接受治療,并給予其詳細的健康指導,如:注意休息,做到動靜結合;進食營養豐富、全面、均衡的食物,并注意新鮮蔬菜、水果的提供,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并少食多餐;保持外清潔,勤換內褲,預防感染;節制性生活,有陰道轉移的患者應禁止性生活。叮囑患者按要求做好定期隨訪,同時應告訴患者,出院初期正是化療毒副反應最重的時期,如出現劇烈嘔吐、嚴重的消化道潰瘍、腹瀉及發熱等反應時應及時就診。
6.結語
通過對滋養細胞腫瘤化療患者實施舒適護理,不僅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愛,對化療的焦慮和恐懼感明顯減輕,還使患者在心理、生理達到最佳狀態,提高了其對化療毒副反應的耐受性,順利
地完成整個化療過程。同時舒適護理還充分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在滿足患者身心需要的同時,也促進了臨床護理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兵, 石瑞啟, 吳平. 癌癥化療患者舒適護理的探討[ J ] . 護理雜志, 2003, 20( 4) : 58.
篇4
關鍵詞:子宮內膜;不孕癥;坤泰膠囊;不明原因
中圖分類號:R271.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7-0036-02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及方法將2012年4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不孕門診就診的女性不孕患者,B超監測有正常排卵,但卵泡期及排卵日子宮內膜均15 mm每天復測1次,直到排卵后。若該周期無優勢卵泡或未完成監測者退出統計。
1.2觀察指標子宮內膜厚度:采用ALOKA Prosound a6 B超儀。常規陰道B超檢查二維灰階超聲顯示子宮矢狀切面,充分暴露宮頸至宮底,在該切面下內膜圖像最完整時凍結圖像。垂直內膜中線,測量子宮前后壁與內膜交界處最厚部位的厚度。并觀察子宮內膜的連續性及子宮內膜形態。按Gonen標準:A型宮內膜為典型三線征;B型宮內膜為均一的中等回聲型,宮腔強回聲中線斷續不清;C型宮內膜為均質強回聲,無宮腔中線回聲。
1.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 SPSS 19.0 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采用 χ2 檢驗。 P
2結果
所有126例患者均無退出統計。中西藥結合組子宮內膜厚度有明顯增厚。西藥組及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無明顯變化。中西藥結合組與西藥組、對照組比較子宮內膜厚度有顯著差異 P
3組C型子宮內膜比例相同。中西藥結合組A型子宮內膜比例最高,B型子宮內膜比例最低。與其他2組比較,有顯著差異 P0.05。詳見表1
3討論
子宮內膜厚度及形態對于胚胎著床很重要,是影響子宮內膜容受性的主要因素。多項研究顯示:內膜較厚的患者有較高的妊娠率,88.2%成功妊娠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在9~12 mm;A型內膜[1-2]。雖然文獻報道可妊娠的最低子宮內膜厚度是不一致的。目前報道子宮內膜厚度
子宮內膜薄從中醫理論分析屬于腎精腎氣不足,氣血失養所致,可以通過中醫補腎填精,益氣養血的方法系統治療,坤泰膠囊主方為《傷寒論》中的“黃連阿膠湯”藥物組成為:黃芩、熟地黃、黃連、芍藥、阿膠、茯苓。熟地黃補腎填精,補血養陰;阿膠補血潤燥;黃芩、黃連可瀉上中二焦之火以滋腎水,有交通心腎之功效;茯苓健脾寧心,助后天氣血生化,與芍藥同用可補血養血。全方和合可瀉心火,滋腎水,有交通心腎之功效。臨床研究發現,該方有類雌激素作用,可以促進卵泡的生長發育,改善卵巢功能。并能促進卵巢、子宮的微循環,對卵巢、子宮有營養作用[6]。動物實驗提示高劑量對早期胚胎無毒性影響,安全性好[7]。本研究發現可增加生育期女性不明原因薄型子宮內膜的厚度;但機理尚不明確。且觀察時間短,例數也較少;較大范圍,較長期應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需要追蹤觀察。
參考文獻:
[1]Haouzi D.Dechaud H.Assou S.et al.Insights into human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from transcriptomic and proteomic data[J].Reprod Biomed Online,2012.24(1):23-34.
[2]黃娟華,劉煒培,張羽虹,等.HCG注射日卵泡直徑、子宮內膜厚度及類型與妊娠的關系[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3.11(4):101-102,105.
[3]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宮腔粘連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5.50(12):881-887.
[4]Kasius A,Smit JG.Torrance hl,et al.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pregnancy rates after IVF: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um Reprod Update,2014.20(4):530-541.
[5]曾品鴻,葉紅.子宮內膜容受性的超聲評價[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1):12-14.
篇5
[關鍵詞]自制塔形墊;保守治療;鎖骨骨折;護理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4(b)-084-02
鎖骨細長,部位表淺,易受暴力打擊發生骨折,其發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98%[1]。保守治療因復位容易、維持固定困難、患者難以耐受等,從而影響了療效。我院于2001年在名老骨傷專家孫廣生院長的指導下,自制塔形墊,協助維持鎖骨骨折復位固定,增加患者舒適度,經臨床應用,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標準
①年齡在6~60歲之間;②閉合性骨折;③X線照片證實鎖骨骨質斷裂;④無精神障礙和嚴重心、肺、肝、腎疾病;⑤愿意接受保守治療者。
1.2 病例分組資料
將觀察對象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損傷部位和病程、損傷類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研究組和對照組均采用膝頂復位法整復骨折,并以肩臂帶加肩挑式夾扳固定[2]。研究組采用塔形墊墊肩胛間區及腰段脊柱,對照組采用小軟枕墊肩胛間區,觀察對比兩種護理方法的效果。
1.4 塔形墊的制作
用3~6斤墊棉被(兒童3~4斤,成人5~6斤),用墊被套套好,將墊被橫行“S”型折疊成由下向上逐漸變窄的塔形墊,塔底寬為兩肩峰間間距,塔頂寬為兩肩胛之間間距,塔層為4~5層,其高度以患者復位固定后躺臥時兩手肘部能懸空著床為準(圖1)。塔形墊折疊好后,分別用3根紗布繃帶在上、中、下三段捆扎固定,系結于塔底下,防止塔墊松動變形。
1.5 塔形墊使用方法
研究組將塔形墊縱行墊于患者身后,塔墊下方平骶尾部,上端可超出頭部,塔頂置于兩肩岡之間脊柱段,可取平臥位或半臥位(抬高床頭30°~40°)。對照組將小軟枕置于兩肩胛間區,均墊至骨折臨床愈合。
1.6 觀察指標
1.6.1 患者舒適度評定標準根據患者自我感受,分為舒適、較舒適、一般、不舒適。
1.6.2 患者腫脹評定標準[2]0級:無腫脹;Ⅰ級:輕度腫脹;Ⅱ級:明顯腫脹,出現散在性淤紫,腫脹局限;Ⅲ級:腫脹明顯,淤紫明顯。
1.6.3 骨折復位療效標準根據X線片檢查對位對線情況判斷療效。優:對位3/4以上;良:對位2/3以上;可:對位1/2~1/3;差:對位小于1/3。
1.7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以P<0.05作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兩組舒適度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研究組塔形墊較對照組小軟墊舒適(表1)。兩組腫脹程度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研究組塔形墊能有效減少肢體腫脹程度(表2)。兩組復位即時療效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3),但終末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4),說明塔形墊在維持鎖骨骨折良好對位對線方面均優于小軟枕。
3 討論
鎖骨骨折后肩部喪失了支撐作用,因重力作用而內收、下垂,造成重疊移位,且骨折重疊的長度和肩部內收的程度成正比。保守治療的關鍵是充分擴胸,使肩外展后伸。我們自制的塔形墊能保持一定高度,使肩關節充分外展和后伸,從而使鎖骨在復位后能繼續維持良好的對位對線,達到協助矯正鎖骨重疊移位和維持固定穩定性的效果。
正常人體背部解剖形態特征為中凹兩側凸起,復位固定后更加深了胸段脊柱的中凹深度。自制塔形墊外觀形狀為中凸兩側較低,所以與患者背部切合性好。另外,塔墊底部較寬,患者墊時受力面積寬,對背部壓力小,且塔形墊為長條形,能將胸腰段脊柱均墊起,使患者感覺舒適。自制塔形墊保持肩關節外展后伸,縮短了兩肩間間距,使后側肩臂帶捆扎布帶延長放松,減輕了對腋部血管神經的壓迫,從而使雙上肢腫脹減輕,勒壓傷減少,患者舒適度增加。而小軟枕容易被壓癟變平,難以維持一定高度,不能使肩充分外展后伸,且僅墊胸段脊柱中央,受力面積窄,對背部壓力大,腹部脊柱懸空,使患者感覺不適,難以耐受。結果顯示,塔形墊在協助矯正和維持鎖骨骨折良好對位、減輕上肢腫脹、增加患者舒適度等方面均優于小軟枕。
篇6
【關鍵詞】環孢菌素A; 糖皮質激素;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聯合環孢素A(CsA)治療難治性ITP患兒2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男9例,女15例;年齡3歲3個月至13歲,病程最短為8個月,最長為3年。所有患兒均曾接受過正規糖皮質激素治療或大劑量人血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無效,治療前患兒血小板均
1.2治療方法:大劑量甲強龍20-40mg/(kg·d),連續靜滴3d,改為口服強的松2mg/(kg·d),后定期每周復查血常規,逐漸減量;CsA 4-6mg/(kg·d)分2次口服,療程3-6個月。定期檢查CsA血藥濃度,同時每周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壓、電解質等。
1.3護理
1.3.1建立患兒治療手冊:我們為每例患兒建立了治療手冊,由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醫師專門負責。手冊詳細記錄了每例患兒的個人資料、服藥劑量、化驗指標,曾出現的毒副作用。對出院患兒定時打電話詢問病情及治療效果,叮囑要按時復查各項化驗指標,教會家長掌握各種化驗的正常值。對依從性差的患兒及家長重點督促,反復提醒,保證用藥的規范和有效。
1.3.2加強用藥指導:指導患兒飯前半小時服用CsA,可用牛奶、果汁等飲料稀釋后立即服用,溫度不宜太高。因CsA是親脂因子,口服吸收慢,且不完全,當與某些食物同服時,尤其是脂溶性食物如牛奶,果汁或其他飲料同服,既可減輕胃腸道反應,同時也能增強CsA生物利用度。叮囑家長要嚴格按醫囑給患兒服藥,禁忌自行調整用藥劑量,應相對固定用藥時間。注意牙齦增生、多毛、熱感、手震顫等環孢素A的不良反應,應告知家長,減量后可好轉,避免引起恐慌。
2結果
依據第二屆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擬定的ITP療效標準,本組達到顯效7例(28.7%),良效9例(38.3%),進步6例(25.5%),無效和不能耐受2例(8.3%),總有效率92.5%。
共發生感染3例,占11.8%;肝腎功能損害3例,占13.9%,過敏反應1例,占5.4%;持續性高血壓2例,占8.3%,胃腸道反應8例,占35.2%。
3討論
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及環孢素A均易引起患兒免疫功能低下,誘發感染。我們將患兒安排在單人層流床內,減少交叉感染,保持空間溫濕度適宜,地面、床頭桌、椅、每日用500mg/L健之素擦拭2次,嚴格限制家屬探視人數,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傳染病者謝絕探視,陪床家屬要戴口罩。醫護人員所有技術操作嚴格無菌。遵醫囑給予敏感抗生素治療。
高血壓是一種與CsA劑量明顯相關的嚴重并發癥,護理時應每目測血壓并密切監測血壓波動。本組在CsA治療過程中出現持續性高血壓1例,表現為頭暈頭痛,無嘔吐、視物模糊、抽搐等。但CsA減量或停用后即恢復正常,沒有患兒因此而影響治療。
CsA對腎臟毒性可分為功能性及結構性腎損害,是CsA最嚴重的毒性反應,有報道發生率高達50%-70%。本組通過用藥指導,僅出現2例肝功能損害,表現為轉氨酶輕度或中度升高,經CsA減量或停用后均在1周內恢復正常;肝腎功合并損害1例,經保肝降酶等對癥治療后1月內各指標降至正常范圍。CsA和糖皮質激素均易刺激胃壁黏膜,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本組出現胃腸道癥狀9例,表現為輕度的嘔吐及腹痛。嘔吐時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嘔吐物的性質和量。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腹痛重者遵醫囑給適量解痙劑山茛菪堿、胃黏膜保護劑或采取餐后服藥的方法緩解癥狀。
參考文獻
[1]Crow AR,L4tZagUS AH.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intravenous im.murtoglohulin and polyclonal anti-d immunoglobulln in the amelioration of immune thrombocy topenic purpura:what do we really know[J].Transfus Med Rev,2008,22(2):103-116
[2]Aodeghiero F,Stasi R,Gemsheimer T,et al.Standardization of terraind.ogy,definitions and outcome criteria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of adults and children:report from 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J].Blood,2009,113(11):2386-2393
[3]Oloay L,Tuneer AM,Okur H.et al.Excessive naked megryocyte nelei in myelodysplastie syndrome mimicking idiopathic thrombocytopanic
篇7
[關鍵詞]埃克替尼;EGFR敏感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中圖分類號] R73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0(c)-005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Icotinib in treatment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sensitive m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enefit.Methods 68 patients of EGFR sensitive mutation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enefi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using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34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A were given Icotinib treatment,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were given Gefitinib treatment,overall effective rate,benefit rate,physical status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Results Overall effective rate was 82.4% in group A,with 76.5% in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2 years benefit rate was similar between two groups and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P
[Key words]Icotinib;EGFR mutation;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肺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1]。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發病率的80%,其中75%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就診時已處于中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5年生存率很低[2]。使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能顯著延長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颂婺崾俏覈谝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物,屬于口服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能夠選擇性抑制EGFR及其突變體,但對其余激酶均無明顯抑制作用,能夠顯著提高有EGFR突變患者的療效,有效延長晚期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本文探討埃克替尼治療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獲益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68例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獲益患者,采用單雙號隨機分為甲乙兩組,每組34例。甲組中,男14例,女20例;年齡為36~81歲,平均(61.4±1.8)歲。乙組中,男12例,女22例;年齡為34~79歲,平均(61.4±1.6)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EGFR敏感突變;②存在≥1個可測量的臨床病灶;③經血常規、心肝腎等檢查顯示正常;④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排除標準 ①治療期間進行其他抗腫瘤治療者;②認知障礙、精神病患者;③不能配合治療患者;④無可測量的臨床病灶;⑤哺乳、妊娠期患者。
1.3方法
給予甲組患者??颂婺嶂委?,每次給予患者口服125 mg??颂婺幔ㄘ愡_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0061),3次/d。持續用藥至患者不能忍受不良反應或疾病進展為止。
給予乙組患者吉非替尼治療,每次給予患者口服250 mg吉非替尼(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142),1次/d。持續用藥至患者不能忍受不良反應或疾病進展為止。
1.4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獲益率、體力狀況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判斷標準
1.5.1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所有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并持續>4周;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有所改善,并持續>4周;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無改善或加重[3]??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2獲益患者判斷標準 電話或上門隨訪,最后隨訪時間為2016年5月31日。無進展生存期指患者從接受??颂婺嶂委煹矫鞔_疾病進展或某種原因導致死亡的時間,無進展生存期≥6個月為獲益患者[4]。獲益率=獲益患者例數/總例數×100%。
1.5.3體力狀況評分標準 0分:活動能力正常,與發病前無任何差異;1分:能自由走動,可進行一般家務、辦公室工作等輕體力活動,但不能進行較重體力活動;2分:能自由走動、生活自理,但喪失工作能力,日間有一大半時間可起床活動;3分:生活能部分自理,日間一半以上時間需臥床或坐輪椅;4分: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5分:死亡[5]。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SP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比較
甲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獲益率的比較
甲組患者1年獲益率略高于乙組,2年獲益率兩組間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體力狀況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后兩組間患者體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甲組患者出現1例(2.94%)3度皮疹,1例(2.94%)3度腹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8%(2/34)。乙組患者出現2例(5.88%)3度皮疹,2例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1例(2.94%)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3例(8.82%)3度腹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53%(8/34)。甲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1,P=0.045)。
3討論
肺癌發病率、死亡率占惡性腫瘤之首,其中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5],臨床常使用鉑類藥物化療[6],但其治療效果有限,且毒副作用較大,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7]。靶向用藥能夠進行準確治療,避免損傷正常組織細胞[8],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相關研究顯示,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9-10],能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11],且在治療進展后繼續使用,并聯合化療、放療等方法,較單純化療、放療能明顯延長患者總生存期[12]。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主要包括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颂婺醄13],??颂婺崤c吉非替尼相比,具有相似化學結構及分子作用機制,但其安全性更高[14]。埃克替尼屬于口服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是以EGFR激酶為靶標的靶向抗癌藥物,能夠顯著提高有EGFR突變患者的效果,完全由我國科學工作者與腫瘤臨床專家自主原創,是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物,能夠選擇性抑制EGFR及其突變體,但對其余激酶均無明顯抑制作用[15]。??颂婺岬谝粋€適應證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具有更好的耐受性,能夠有效延長晚期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存質量[16-17]。??颂婺岵涣挤磻愿篂a、皮疹為主,相對于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其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更易被患者接受,易于臨床推廣。
本次研究顯示,甲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甲組患者1年獲益率、體力狀況評分略優于乙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埃克替尼較吉非替尼治療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各項身體功能,延長患者生存期。本次研究中,甲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乙組,這說明與吉非替尼相比,使用??颂婺嶂委烢GFR敏感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毒副作用較小,且多數可耐受,可作為臨床藥物的選擇。
綜上所述,使用??颂婺嶂委烢GFR敏感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及獲益率,且不良反應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農靖穎,秦娜,王敬慧,等.鹽酸埃克替尼治療晚期復發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J].中國肺癌雜志,2013,16(5):247-250.
篇8
[關鍵詞] 骨性關節炎;膝;透明質酸鈉;關節腔內注射;細胞因子
[中圖分類號] R684.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0-0065-03
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退行性骨軟骨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腫脹、疼痛和功能障礙,好發于膝關節。近年來隨著人口的老齡化,OA的發病率迅速上升,已成為老年人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1]。OA病因及發病機制迄今國內外尚未完全闡明,近年來研究發現多種細胞因子在OA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中起極其重要作用[2]。以往膝關節OA的治療以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為主,近期療效較佳,但遠期療效較差,且存在難以避免的較重的消化道反應,患者常難以接受[3]。近年來研究發現透明質酸鈉關節內注射治療膝關節OA的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輕,但其對關節滑液中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國內外報道較少[4]。本研究觀察了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治療膝關節OA對關節滑液中細胞因子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響,并進行療效及安全性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膝關節OA患者70例。納入標準:均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制定OA診治指南中的標準[5]。排除標準:①嚴重胃病、結締組織病、風濕免疫性疾病、血液腫瘤性疾病及內分泌代謝疾??;②嚴重的心、腦、肝和腎等臟器功能障礙。采用隨機數字表將納入患者分為透明質酸鈉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病變部位和病程時間等方面比較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
透明質酸鈉組予以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具體方法:常規取坐位,膝關節屈曲900位,取髕上囊下外側穿刺入路,常規消毒皮膚,2%利多卡因局麻后行關節腔穿刺,抽吸無回血,如有關節積液者盡量抽盡積液,注入透明質酸鈉(常州藥物研究所生產,規格:25 mg/2.5 mL,批號:091003)2.5 mL/次,每周1次,連用4周。對照組予以口服芬必得膠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3×20片,批號090823)0.3 g,2次/d,連用4周。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關節滑液中IL-1、IL-6和IL-8水平的變化,并進行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1.3 觀察指標
1.3.1 關節滑液中細胞因子水平的測定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關節滑液中IL-1、IL-6及IL-8水平,試劑盒由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提供,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
1.3.2 療效評價標準[6] 治療后停藥1周進行近期療效評估。關節炎癥表現分為三等,分別為消失、減輕、不變或加重,關節指數分為6個等級,分別為0分,1~4分,5~7分,8~10分,11~13分和≥14分。臨床緩解:治療4周后關節炎癥基本消失,關節指數為0分;顯效:治療4周后關節炎癥顯著改善,關節指數進步>3個等級;有效:治療4周后關節炎癥較前有所減輕,關節指數進步1~2個等級;無效:治療4周后關節炎癥及關節指數進步未達上述標準。
臨床總有效率為臨床緩解率、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液中IL-1、IL-6和IL-8水平的變化
兩組患者治療前關節液中IL-1、IL-6和IL-8水平比較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關節滑液中IL-1、IL-6和IL-8水平均較前明顯下降(對照組治療前后t=2.29、2.37、2.41,P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液中IL-1、IL-6和IL-8水平的變化
(x±s,pg/mL)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停藥1周進行療效分析,透明質酸鈉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χ2=7.65,P < 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
2.3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透明質酸鈉組治療過程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4例,其中局部關節腫痛3例,皮疹1例。對照組治療過程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13例,其中上腹部不適7例,惡心4例,腹瀉1例,皮疹1例。上述不良反應的癥狀均較輕,經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透明質酸鈉組的治療過程中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6.29,P
3 討論
膝關節OA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十分復雜,迄今為止國內外尚未完全明確,大多數學者認為細胞因子介導的關節軟骨的損傷與修復在膝關節OA發病機制中起著及其重要作用[7]。IL-1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纖維母細胞和軟骨細胞分泌,主要通過與軟骨細胞膜上IL-1受體發生結合,干擾軟骨正常代謝,加快軟骨基質的降解,并能抑制透明軟骨特征性Ⅱ型膠原的合成,促進關節軟骨的破壞。IL-1是參與膝關節OA的主要細胞因子,與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及病情的發展呈正相關[8]。IL-6主要由Th2淋巴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可促進膝關節OA患者軟骨基質的破壞和降解,并抑制軟骨細胞的合成,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是判斷膝關節OA軟骨破壞程度及病情活動程度主要指標[9]。IL-8主要通過軟骨細胞合成前列腺素和膠原酶,加重關節軟骨破壞;同時促進軟骨細胞合成并金屬蛋白酶,引起關節軟骨的降解,在膝關節OA發病機制中起著極其重要作用[10]。IL-1、IL-6和IL-8等細胞因子之間相互協調作用,共同參與細胞因子之間的網絡調節,既促進軟骨細胞的降解,又抑制軟骨細胞的合成,共同參與膝關節OA的發生、發展及預后過程[11]。
透明質酸鈉是關節滑液和軟骨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關節、營養和修復關節軟骨的作用。膝關節OA患者由于關節滑液中透明質酸鈉的濃度及含量均低于正常,改變了滑液的生物學功能,損傷軟骨的完整性,引起關節的腫脹、疼痛和功能障礙。通過關節腔注射補充外源性透明質酸鈉,可提高關節腔內透明質酸鈉的濃度及含量,修復已破壞的生理屏障,改善關節的活動功能,促進滑膜細胞合成自身透明質酸鈉修復軟骨,從而有效維持關節軟骨結構和功能完整性,達到治療膝關節OA 的目的[12,13]。徐鋒等[14]通過動物研究發現透明質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兔膝關節OA安全有效,能明顯減少關節液中TNF-α、IL-6和 MMP-3的表達水平,減少關節軟骨的降解破壞,促進關節軟骨的合成與修復,改善關節功能。丁元洪等[15]研究發現透明質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關節OA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可明顯降低關節滑液中IL-1、IL-6、IL-8和TNF-α等細胞因子水平,抑制關節軟骨降解,產生關節保護、營養和修復作用。本研究發現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關節滑液中IL-1、IL-6和IL-8水平均較前明顯下降,且透明質酸鈉組下降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透明質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關節OA能降低關節滑液中IL-1、IL-6和IL-8等細胞因子水平,減少關節軟骨的降解破壞。同時還發現透明質酸鈉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透明質酸鈉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總之,透明質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OA的療效確切,促進膝關節功能的恢復,安全性較好,作用機制與其降低關節滑液中IL-1、IL-6和IL-8等細胞因子水平,減少關節軟骨的降解破壞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 劉健,趙文海. 對骨性關節炎發病機制的研究概況[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2):80-82.
[2] 陳游,孫材江,方建珍,等. 不同程度膝骨關節炎患者滑液中幾種細胞因子水平變化[J]. 中國臨床康復,2002,6(10):1426-1427.
[3] 林新曉,劉勁松,梁朝,等. 膝骨性關節炎早期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分析[J]. 中醫正骨,2002,14(7):401-402.
[4] 許鵬,張銀剛,姚建鋒,等. 透明質酸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及分析[J].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5,19(3):210-214.
[5]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 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10):793-796.
[6] 陳海鵬,林成聰,柯繼敏,等. 透明質酸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 中醫正骨,2005,17(4):14-15.
[7] 鮑雋君,劉永剛. 骨性關節炎損傷因子研究進展[J]. 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6):3055-3057.
[8] 嵇波,劉清國,符永鋆,等. 針刀松解法 電針對膝關節骨關節炎兔IL-1、IL-6、TNF-α含量影響的比較[J].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9,25(6):1165-1169.
[9] 王玉彬,陳安民,郭風勁,等. 骨關節患者軟骨組織中TNF-α、TNF-β、IL-6、IL-9 的表達變化及意義[J]. 山東醫藥,2007,47(12):11-12.
[10] Little CB,Flannery CR,Hughes CE,et al. Cytokine induced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focal susceptibility of articular cartilage to degeneration[J]. Osteo arthritis Cartilage,2005,13(2):162-170.
[11] 林木南,劉獻祥. 骨性關節炎中細胞因子的協同效應[J]. 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6,16(2):69.
[12] Wang CT,Lin J,Chang CJ,et 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yaluronic acid on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meta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 Bone Joint Surg Am,2004,86(3):538,545.
[13] Salk RS,Chang TJ,Costa WF,et al. Sodium hyalur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ankle a controlled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pilot study[J]. J Bone Joint Surg Am,2006,88(2):295-302.
[14] 徐鋒,高曉峰. 透明質酸鈉對兔膝骨性關節炎關節液中TNF-α、IL-6和 MMP-3的影響[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13):3904-3905.
篇9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遵醫;協議護理;隨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它是一種需要終身治療的慢性疾病,同時需要合理飲食控制、適當休息、運動的有效配合及家屬的支持,但由于療程長,部份患者特別是出院后患者由于不遵醫囑服藥而導致癥狀難以控制[1]。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的診治,既需要醫生合理的治療方案,更需要患者對醫囑良好的依從性。本次研究通過問卷的形式對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不良遵醫行為導致呼吸困難等癥狀不能有效控制的原因進行調查,并通過協議護理,找到提高患者遵醫行為的要點,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疾病癥狀的控制率。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年齡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標準,發展中國家的老年人年齡界限為60歲[2]。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齡60~81歲,平均71歲;文化程度:小學13例,初中37例,高中22例,中專及以上14例;職業:農民41例,干部28例,工人17例,全部對象能與之交流并合作。
1.2 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患者再入院原因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患者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不按醫囑規則用藥,擔心藥物反應,忘記服藥,對醫囑了解不清,不按醫囑休息和飲食,不定期復查,出現不適不及時就醫,經濟困難等內容,加開放性回答出院后希望獲得服務方式。問卷方法,由專人負責調查,根據患者回答的問題歸內分類,結果中滿足以上條件之一的患者入組。
將入選的86例患者按入組先后隨機分為干預組(協議組)43例,對照組43例,干預組根據調查結果采用協議護理,協議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與患者共同約定每天服藥的最佳時間、飲食和運動的具體要求,并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且將約定繼續至出院進行協議隨訪3個月,對照組進行常規健康教育,每天常規給藥,出院后隨訪3個月。觀察住院期間藥物治療依從性、疾病相關知識、用藥知識掌握情況及自我保健能力、隨訪調查協議護理后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癥狀控制率。兩組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不遵醫的主要原因、病程、本次住院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隨訪方式,在不違反原則下,干預組采用患者建議且易于實施的方式:約定電話隨訪、復查、門診詢問等;對照組采用隨機電話詢問和門診詢問方式隨訪。
1.3 疾病、用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自我保健能力內容了解程度判斷 調查評估患者健康知識內容、疾病及用藥相關知識等包括25個內容,能回答60%以上為了解,自我保健能力包括16個內容,能回答60%以上為自我保健能力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計及χ2檢驗
2 結果
2.1 完成情況 住院期間及出院后隨訪3個月無脫落病例,97%的患者希望出院后繼續服務,特別是希望上門服務。
2.2 患者再入院前不遵醫的主要原因見表1。
表1
患者再入院前不遵醫的主要原因(n=86)
不遵醫原因 例數 百分率(%)
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4451.16
擔心藥物反應3034.88
不按醫囑用藥3338.37
忘記服藥 1213.15
不按醫囑休息、飲食3844.19
2.4 住院期間兩組患者在疾病相關知識及用藥知識的認識掌握、自我保健能力方面比較見表2、表3。
表2
兩組患者疾病及用藥相關知識了解情況比較(例)
組別例數 了解 不了解
干預組43 3310
對照組43 2022
注;χ2=8.3,P
表3
兩組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比較
組別 例數良好不良
干預組43 3013
對照組43 2122
注:χ2=3.9,P
2.5 協議護理后兩組患者不遵醫的原因比較見表4。
2.3 住院期間兩組患者按時服藥情況 干預組98%、對照組95%的患者能按時服藥,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2.4 住院期間兩組患者在疾病相關知識及用藥知識的認識掌握、自我保健能力方面比較見表2、表3。
表4
協議護理后兩組患者主要不遵醫原因比較
組別 例數對疾病認識不足擔心藥物反應不遵醫囑用藥忘記服藥不按醫囑飲食
干預組438 3 6213
對照組 431712 13623
χ2值 4.56 6.543.32 2.2 4.78
P值
2.5 協議護理后兩組患者不遵醫的原因比較見表4。
2.6 協議護理后出院3個月兩組患者再次住院率干預組7.14%,對照組21.43%(P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不遵醫行為 ,協議護理是與患者共同協商治療方案,商討健康教育計劃,協議具體措施,它具有:①注重人的社會性,能促進患者積極參與;②與患者共同協商制訂護理計劃達成伙伴關系;③能充分培養和發揮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④將協議護理延續到出院后的長期過程。本研究以協議護理的理念為指導,根據調查結果,協議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與患者、家屬共同約定每天服藥的最佳時間、飲食和運動的具體要求并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而且延續到出院進行協議隨訪。結果顯示,協議護理干預后,干預組患者對疾病、用藥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自我保健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 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飲食治療對患者疾病的恢復、生活質量的提高、并發癥的預防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多數患者卻不能按醫囑進食。本研究結果顯示:飲食不依從率44.1%,為不遵醫第二位主因。改變個體不良的健康行為尤其是飲食習慣通常是十分困難的[3]。根據個體不同的行為和需求確定健康促進策略。通過協議護理與患者建立伙伴的護患關系,醫患之間能經常溝通,以利于護士對患者不良行為和心理需求的評估,及時了解患者不遵醫行為設計干預方案,對危險行為進行有效的干預,如對進食過咸、高脂肪、高膽固醇等的干預,讓患者真正理解治療依從的重要性及不遵醫的危險性。并且在治療過程中讓患者真正從中得到受益,如癥狀得到控制,患者感覺舒適等。
綜上所述,協議護理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控制疾病癥狀的有效措施。出院后協議隨訪、咨詢指導、復查保證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教育的連慣性和重復性,使老年患者自覺地堅持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提高了老年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及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張旭華,李晶, 孫成英霞,等.生活方式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和肺功能的影響.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4,8(09):488-490.
篇10
[關鍵詞] 結蹄組織;肝細胞生長因子;間隙連接蛋白;多囊卵巢綜合征;達英-35
[中圖分類號] R711.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7(a)-0023-03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婦女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紊亂性疾病,該疾病可引起不排卵性不孕,具體表現為月經紊亂、閉經等,可合并雙側卵巢囊性腫,伴有高雄激素血癥和高胰島素血癥,同時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其確切的病機目前尚不清楚。近年來,隨著遺傳學的發展,卵巢局部調節因子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其異常與PCOS的發生關系備受關注。本研究通過研究機體結蹄組織生長因子(CTGF)、肝細胞生長因子(HGF)及間隙連接蛋白(Cx-43)水平在PCOS患者內的變化,探討PCOS發生的可能機制,同時對患者進行干預,尋求其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指導該類患者、提高其生存質量提供實驗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12月就診于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以下簡稱“我院”)符合2003年鹿特丹會議[1]關于PCOS的診斷標準的患者60例,將其作為PCOS組,年齡27~38歲,平均(30.1±4.2)歲。另選擇同期來我院行健康體檢者60名作為對照組,年齡26~39歲,平均(31.2±3.0)歲。均為女性。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對PCOS組患者行藥物治療干預,于自然月經或撤退出血第5天開始,每天口服達英-35 1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40104,規格:21片,2 mg ×21片),連續服用21 d,停藥等待撤退性出血第5天起重復使用,共3個療程。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
1.2 觀測指標
利用顯微鏡對研究對象進行卵巢形態學的觀察。CTGF、HGF、Cx-43水平測定采用雙抗體夾心法[2]。以卵巢橫切面作為待檢平面行石蠟包埋,蘇木素-伊紅染色。切片常規脫蠟,3%雙氧水孵育10 min,磷酸鹽緩沖液沖洗,滴加一抗,4℃冰箱保存24 h后,磷酸鹽緩沖液沖洗,37℃下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孵育10 min,滴加羊抗兔IgG,37℃再孵育10 min,磷酸鹽緩沖液沖洗,滴加辣根酶標記鏈酶卵白素液,37℃孵育10 min,磷酸鹽緩沖液沖洗,二氨基聯苯胺顯色。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 15.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LSD-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卵巢形態學觀察
鏡下觀察結果示,對照組可見多個、發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并呈6~8層排列,形態結構完整,卵泡膜整齊均一。PCOS組可見卵泡呈擴張狀,顆粒細胞層數減至2~3層,且排列松散,卵泡膜細胞層相對增厚,經干預處理后,PCOS組可見顆粒細胞層數增加,卵泡膜細胞層變薄明顯,形態趨于完整,效果顯著。見圖1~3。
2.2 卵巢組織顆粒細胞中CTGF、HGF、Cx-43表達水平的測定
與對照組比較,PCOS組干預前顆粒細胞中,CTGF、HGF水平顯著升高(P < 0.05),Cx-43表達水平降低(P < 0.05)。經干預,PCOS組CTGF、HGF水平降低(P < 0.05),Cx-43表達水平升高(P < 0.05)。見表1。
2.3 卵巢組織卵泡膜細胞中CTGF、HGF、Cx-43表達水平的測定
與對照組比較,PCOS組干預前卵泡膜細胞中CTGF、HGF水平顯著升高(P < 0.05),Cx-43表達水平降低(P < 0.05)。經干預,PCOS組CTGF、HGF水平降低(P < 0.05),Cx-43表達水平升高(P < 0.05)。見表2。
3 討論
PCOS是一種以高雄激素血癥、無排卵、肥胖和多囊卵巢為主要臨床特征的內分泌綜合征,發病因素較多。近年研究發現,卵巢內的多因子調節系統的紊亂可能也參與了PCOS的發病。
CTGF作為TGF-β1的下游反應元件,與TGF-β1生物學功能相似。在正常卵巢組織中,CTGF主要由顆粒細胞、成纖維細胞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產生。體內正常分泌的CTGF可促進成纖維細胞、神經細胞、平滑肌細胞及內皮細胞的趨化、增殖、黏附[3-4]。但在病理情況下,CTGF過度表達會造成某些增生性或纖維化性疾病,如肝硬化、肺(腎)纖維化等的發生。有研究顯示,CTGF mRNA在大鼠的竇前卵泡和早期竇狀卵泡及豬卵泡顆粒細胞和卵泡膜中均有表達[5-7]。CTGF在卵巢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PCOS組干預前顆粒細胞及卵泡膜細胞中,CTGF水平顯著升高(P < 0.05)。經干預,PCOS組CTGF水平降低(P < 0.05)。推測CTGF具有促進LH-泡膜細胞系統功能,可誘導卵巢EMC合成。
HGF廣泛表達于、前列腺、卵巢等組織中,是一種含有728個氨基酸的糖蛋白。它可刺激正常上皮細胞、癌細胞的生長[8-10]。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PCOS組干預前顆粒細胞及卵泡膜細胞中,HGF水平顯著升高(P < 0.05)。經干預,PCOS組HGF水平降低(P < 0.05)。推測,HGF參與PCOS的發病過程,并對PCOS的發病起著關鍵作用。當卵泡膜及顆粒細胞表達的HGF水平異常升高時,它可通過自分泌及旁分泌作用,改變激素分泌活動,最終導致出現PCOS典型的高雄激素血癥和卵巢的多囊性改變等重要的病理變化。
連接蛋白Cx-43作為卵巢間隙連接數量較多的一種蛋白,與卵泡的發育密切相關。一旦缺失,早期胚胎的發育功能會相應地受到限制[11]。本研究顯示,PCOS患者卵巢卵泡膜細胞和顆粒細胞中的Cx-43表達水平較正常人有所降低(P < 0.05),推測Cx-43對原始生殖細胞遷移和卵巢發育有一定作用。
另外,達英-35是第3代口服避孕藥,每片含醋酸環丙孕酮(CPA)2 mg和炔雌醇0.035 mg。它可以升高性激素結合球蛋白,減少雄激素合成,阻斷雄激素的外周作用,恢復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正常功能。本組PCOS患者經達英-35干預,PCOS組CTGF、HGF水平降低(P < 0.05),Cx-43表達水平升高(P < 0.05)。且卵巢形態學顯示正常,提示,達英-35可改善胰島素抵抗現象和排卵率。
綜上所述,CTGF、HGF、Cx-43表達在PCOS的高胰島素血癥、高雄激素血癥的形成和無排卵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達英-35可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現象和排卵率來對其進行干預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Rotterdam ESHRE/ ASRM-sponsored PCOS concensus Workshop Group. Revised 2003 comc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 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undrome [J]. Fertil Steril, 2004,81(1):19.
[2] Resnick MJ,Koyama T,Fan KH,et al. 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s after treatment for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J]. N Engl J Med,2013,368(5):436-445.
[3] Neagu M,Cristescu C. Anti-Müllerian hormone-a prognostic marker for metformin therapy effici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women with infertility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J Med Life,2012,5(4):462-464. [4] Choi MH,Lee SH,Kim HO,et al. Comparison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outcomes in infertil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vitro maturation,GnRH agonist,and GnRH antagonist cycles [J]. Clin Exp Reprod Med,2012,39(4):166-171.
[5] Johansson J,Manneras-Holm L,Shao R,et al. Electrical vs manu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in a rat model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different effects on muscle and fat tissue insulin signaling [J]. PLoS One,2013,8(1):54357.
[6] Zeng L,Zeng C,Tao LL.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medical syndrome typing and treatment combined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for treating clomiphene-resistan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2012,32(11):1492-1495.
[7] 曹姍姍,田秀珠.CTGF、HGF及Cx-43在多囊卵巢綜合征大鼠卵巢中的表達及二甲雙肌的干預作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2):1554-1557.
[8] Xia YH,Yao L,Zhang ZX. Correlation between IL-1β,IL-1Ra gene polymorphism and occurrence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fertility [J]. Asian Pac J Trop Med,2013,6(3):232-236.
[9] 王瑛堅,石磊,潘穎,等.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血清抑制素B、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注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7):1100-1102.
[10] 彭愛萍,張水仙.達英-35配合促排卵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癥不孕的療效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9):169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