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建設匯報材料
時間:2022-09-24 11:15:00
導語:農村水利建設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0*年,是五年計劃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為了鞏固“十五”建設成績,開拓“十一五”工作局面,我市在農村水利基本建設上多措并舉、四管齊下:
一、以橋閘涵站建設為基礎,提高雨洪資源利用水平
**市境內水利工程較多,但大部分工程始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老化失修嚴重、運行效率低下。同時境內有國家一級堤防**千里堤,肩負著保京、津、保京九、保油田的“四保”重任,防洪保安任務十分艱巨;由于連續多年的降水稀少和地下水超采導致旱情嚴重,工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用水面臨巨大壓力。
面對連續多年的干旱和不可預測的洪水威脅,**市委、市政府在不斷完善防洪預案和全力部署抗旱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財政投資力度,狠抓橋閘涵站基礎工程建設,努力構建以千里堤為重點、以***和***兩個蓄滯洪區建設為依托、以全市河渠和橋閘涵站為骨干、以雨情、墑情測報為輔助的防汛除澇和抗旱服務體系,爭取化害為利、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洪資源。20*年,組織實施了千里堤加固除險工程和1*國道—***撤退路工程,工程總投資***萬元;20*年上半年,完成**揚水站重建工程(投資***萬元)、**揚水站改建工程(投資**萬元,為**地區最大揚水站,裝機容量1550千瓦,排澇能力20m3/s,受益面積15萬畝);投資**萬元實施了千里堤堤頂路面整修工程。
去冬今春,我省遇建國以來罕見的旱情,水務部門積極組織支援抗旱。全市澆地達到150萬畝次,抗旱共活動機井4270眼,投入資金****萬元,有效地保證了我市正常的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
二、以綜合節水為核心,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市農業用水占全市總用水量的70%-80%。發展農業節水,對節約寶貴的水資源、緩解水資源緊缺壓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和節水型社會建設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一年來我市重點抓了三個方面:
一是積極推廣工程節水措施。完成**鄉、***鎮和***鎮節水管灌工程共計*****畝,完成節水灌溉面積*****畝。市財政投入補助資金**萬元,共發展節水管道工程**萬米。
二是探索非工程節水措施。市水務部門積極與農業、林業、氣象等有關部門溝通合作,積極探索、發展耐旱作物品種、田間覆蓋技術、節水生化制劑等非工程節水技術,20*年在全市推廣抗旱小麥品種25萬畝。
三是控制深層地下水的開采,鼓勵利用淺層水實行咸淡混澆。20*年初,在**、**兩個鄉鎮實施了咸淡混澆節水灌溉項目,共建成咸淡混澆工程50處,年可節省深層水資源140萬方。不僅能有效地節約深層地下水,而且為農業抗旱開辟了新的水源。
三、以人飲安全為亮點,推進農村文明生態建設
解決農村飲水困難,保障農村人飲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十五”以來,我市集中財力物力先后解決了200多個村的吃水困難,全市農村人飲困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經過追蹤調查發現,不少村民水資源意識淡漠,用水浪費嚴重。加之村集體缺乏公共收入,吃水難、收費難、設備管理維護難的“三難”現象依然普遍存在。這些村隨時面臨著飲水危機,甚至一些解困村又重新陷入了飲水困難的窘境。
為了徹底解決人飲安全隱患,我市確定20*年為“農村供水計量改制年”,在全面做好水質安全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在***、**、**等村試點總結經驗,出臺了《**市農村飲水計量改革實施辦法》,把城市供水管理模式移植農村,在農村實現“一戶一表、全天供水、計量收費”管理,徹底解決農民飲水困難。20*年解決村37個。去年以來,市財政投資***萬元,帶動鄉村及群眾投資****萬元,又一舉解決了50多個村飲水安全問題。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個村實現了城市供水。農村供水計量改制,不但成功解決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提高了農村群眾生活水平,也有力地強化了農村群眾的節水意識和取水有償觀念,推進了農村水權制度改革。同時,人飲安全工程項目的實施也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得到鞏固。
為進一步推進文明生態建設,提高供水服務質量。我市著手發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去年**路**村率先實現了集中供水。該村有近6000人口,盡管有四口機井供水,由于吃“大鍋水(非計量供水)”和機井老化失修等原因,不少村民始終吃不上水。在市水務局的指導下,該村把下屬原先分散供水的四個小自然村聯合起來,通過多方籌資投資80萬元,打成飲水機井一眼,鋪設自來水管道22000米,實行了計量供水管理。現在全村群眾合用一眼機井,不僅徹底解決了自己的吃水難題,而且還為近鄰**村提供了供水服務,成為我市第一個集中供水典型。為推廣這一經驗,今年4月,市政府委托**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對我市農村集中供水項目進行了規劃。按照這一規劃,我市將在全市建成10個農村供水廠。
四、以水法宣傳和制度建設為契機,推進依法治水進程
在水利宣傳上,緊緊抓住“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有利時機,通過兩臺廣播、舉辦大型咨詢、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不斷提高群眾水危機意識,鼓勵市民使用再生水、微咸水、汛期雨水等非傳統水資源。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期間,市視電視臺播出了《人.水.法》系列節目。市水務局設立了紀念“世界水日”宣傳站,制作宣傳牌和宣傳板,發放宣傳材料20000份。
在制度建設上,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論證制度。經過近年的努力,取水許可制度已經在全市全面推開,為***取水單位核發了取水許可證;鄉鎮企業自備井安裝計量設施、逐步關閉城區自備井是我市水地下資源保護的重要措施;今年6月市水務局主持召開《**醫院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專家評審會,首次就“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舉行了專家評審論證。這在**地區也屬首次,標志著**市水資源保護和統一管理工作向環境水利、綠色水利邁進了一大步。
- 上一篇:貧困縣工作匯報材料
- 下一篇:社區教育工作新局面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