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實踐匯報材料

時間:2022-12-25 09:27:00

導語:會計電算化實踐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電算化實踐匯報材料

實習是每一個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平常在學校學的知識很有用,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想我肯定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自認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在這里只能成為空談。于是在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認為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會計是指對具體事物進行計算、記錄、收集他們的有關數據資料,通過加工處理轉換為用戶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

會計作為一門應用性的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會計工作在提高經濟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發展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會計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變化。前者是更根本的動力,它決定了對會計信息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本世紀中葉以來,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信息時代已經成為我們所處的時代的恰當寫照。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里,無論是社會經濟環境,還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會計上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不斷更新,會計電算化已經或正在取代手工記賬,而且在企業建立內部網情況下,實時報告成為可能。二是會計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會計的變化源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以及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后兩者又起因于外部環境的變化。

學習好會計工作不僅要學好書本里的各種會計知識,而且也要認真積極的參與各種會計實習的機會,讓理論和實踐有機務實的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為此,根據學習計劃安排,我找到了一家會計事務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

第一次來到這里實習,所以財務科工作人員都不認識,加上自己是新手,很緊張,所以不能順利的進入實習工作。工作的氣氛很緊張。

第一天上班,心里沒底,感到既新鮮又緊張。新鮮的是能夠接觸很多在學校看不到、學不到的東西,緊張的則是萬一做不好工作而受到批評。

帶我實習的前輩是張會計,也許因為我比較小,張會計對我非常和氣。他首先耐心地向我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業務、會計科目的設置以及各類科目的具體核算內容,然后又向我講解了作為會計人員上崗所要具備的一些基本知識要領,對我所提出的疑難困惑,他有問必答,尤其是會計的一些基本操作,他都給予了細心的指導,說句心里話,我真的非常感激他對我的教導。在剛剛接觸社會的時候,能遇上這樣的師傅真是我的幸運。雖然實習不像正式工作那樣忙,那樣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覺得收獲也不小。在他的幫助下,我迅速的適應了這里的工作環境,并開始嘗試獨立做一些事情。

第一天算是熟悉了一下公司的基本情況,第二天,我按照上班的時間早早地來到單位,先把辦公室的地板、桌椅打掃干凈,然后又把玻璃擦了擦,第一項工作完成了,我滿意的給了自己一個微笑。

張會計也準時來到辦公室,他對我說,今天主要讓我瀏覽一下公司以前所制的憑證.一提到憑證,不就是憑證的填制嗎?心想這很簡單,所以對于憑證也就一掃而過,總以為憑著記憶加上大學里學的理論對于區區原始憑證可以熟練掌握。也就是這種浮躁的態度讓我忽視了會計循環的基石——會計分錄,以至于后來張會計讓我嘗試制單時,我還是手足無措了。這時候我才想到張師傅的良苦用心。于是只能晚上回家補課了,我把《基礎會計》搬出來,認真的看了一下,又把公司日常較多使用的會計業務認真讀透。畢竟會計分錄在書本上可以學習,可一些銀行帳單、匯票、發票聯等就要靠實習時才能真正接觸,從而對此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別以為光是認識就行了,還要把所有的單據按月按日分門別類,并把每筆業務的單據整理好,用圖釘裝訂好,才能為記帳做好準備,嗚呼!這就是會計所要從事的工作。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所作的工作就是一邊學習公司的業務處理,一邊試著自己處理業務.填制好憑證之后就進入記帳程序了。雖說記帳看上去有點象小學生都會做的事,可重復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沒有一定的耐心和細心是很難勝任的。因為一出錯并不是隨便用筆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不像在學校,錯了還可以用刀片把它刮掉,在公司里,每一個步驟會計制度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的。比如說:

1.寫錯數字就要用紅筆劃橫線,再蓋上責任人的章子,這樣才能作廢。而我們以前在學校時,只要用紅筆劃掉,在寫上“作廢”兩字就可以了。

2.寫錯摘要欄,則可以用藍筆劃橫線并在旁邊寫上正確的摘要,平常我們寫字總覺得寫正中點好看,可摘要卻不行,一定要靠左寫起不能空格,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摘要欄被人任意篡改。在學校時,對摘要欄很不看中,認為可寫可不寫,沒想到這里還有名堂呢!真實不學不知道啊!

3.對于數字的書寫也有嚴格的要求,字跡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寫,不能東倒西歪的。并且記帳時要清楚每一明細分錄及總帳名稱,而不能亂寫,否則總帳的借貸雙方就不能結平了。

如此繁瑣的程序讓我不敢有一丁點兒馬虎,這并不是做作業或考試時出錯了就扣分而已,這是關乎一個企業的帳務,是一個企業以后制定發展計劃的依據。

所有的帳都記好了,接下來就結帳,每一帳頁要結一次,每個月也要結一次,所謂月清月結就是這個意思,結帳最麻煩的就是結算期間費用和稅費了,按計算機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會出錯,要復查兩三次才行。一開始我掌握了計算公式就以為按計算機這樣的小事就不在話下了,可就是因為粗心大意反而算錯了不少數據,好在張會計教我先用鉛筆寫數據,否則真不知道要把帳本涂改成什么樣子。這真是應了一句話: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從制單到記帳的整個過程基本上了解了個大概后,就要認真結合書本的知識總結一下手工做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張會計很要耐心地跟我講解每一種銀行帳單的樣式和填寫方式以及什么時候才使用這種帳單,有了個基本認識以后學習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了。

除了做好會計的本職工作,其余時間有空的話我也會和出納學學知識。別人一提起出納就想到是跑銀行的。其實跑銀行只是出納的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納聊天的時候得知原來跑銀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項業務要怎么和銀行打交道以外還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誰不想呆在辦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納就要每隔一兩天就往銀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路途遙遠自不必說,僅僅來回的折騰也就夠終生受用的了。除了跑銀行出納還負責日常的現金庫,日常現金的保管與開支,以及開支票和操作稅控機。說起稅控機還是近幾年推廣會計電算化的成果,什么都要電腦化了。稅控機就是打印出發票聯,金額和稅額分開兩欄,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憑證里的。其實它的操作也并不難,只要稍微懂OFFICE辦公軟件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可是其中的原理要完全掌握就不是那么簡單了。于是我便在閑余時間與出納聊聊稅控機的使用,學會了基本的操作,以后走上工作崗位也不會無所適從,因為在學校學的課本上根本就沒提過這種新的機器,看來實習真的很重要啊!

就在慢慢適應了企業的業務時,實習就要結束了,很舍不得。實習真的是一種經歷,只有親身體驗才知其中滋味。

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但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能應付這瞬息萬變的社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