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種植基地建設匯報材料

時間:2022-02-23 09:18:00

導語:蔬菜種植基地建設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蔬菜種植基地建設匯報材料

縣縣政府:

現就基地建立狀況作如下扼要匯報

縣320國道蔬菜栽種示范基地始建于年冬,建立期間正值縣城搬家,擁有3.5萬人的新縣城蔬菜生涯需求量大。公路沿線散布著980畝稻田,距新縣城只要18公里,高速公路只需7分鐘就能抵達縣城。共同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宏大的市場需求,孕育了蔬菜財產發展的宏大商機。在縣委縣縣政府的準確指導下,于本年初初次提出了“一點一帶六基地”的建立方案,為縣320國道財產發展指清楚明了發展偏向,縣農業局緊緊環繞提出的“一點一帶六基地”的建立方案。具體增強“一點一帶六基地”中的“一帶”建立,經過一年的艱辛起勁,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已建立蔬菜栽種示范基地190余畝,栽種有芹菜、大白菜、萵苣、番茄、辣椒、蔬菜型馬鈴薯等30余個種類,栽種標準、設計合理、技能含量高的反時節蔬菜示范基地建立起來了。而且獲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生產才能已到達均勻日產新穎蔬菜900斤以上,按均勻蔬菜批發價0.6元/斤核算,天天收入540元,年收入近30萬元,經濟效益非常分明。還,蔬菜基地的建立,為我縣傳統農業變革開拓了新路,在鄉村財產構造調整中邁出了本質性的一步,樹立了典范,做好了示范,在屯州、南高、岑松蔬菜基地的帶動下,先后有岑松、屯州、接壤、苗寨、灣根、南高級8個村169名農戶將自家稻田以自建或轉租承包的方法改種了蔬菜,蔬菜栽種面積已到達390畝,還,也成立了320國道蔬菜栽種專業協作社和辣椒財產發展專業協作社,以“民建、民管、民受益”的方式引領栽種戶進行蔬菜生產,320國道蔬菜財產帶逐步構成。

首要做法是:

一是對新增菜田一次性賜與500-600元/畝的房錢津貼;二是抽派技能人員建立蔬菜栽種示范基地,依照“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協助農民賺”的工作思緒具體增強基地建立工作;三是在實時選送種子、肥料、農膜、大棚等生產物資到320國道栽種大戶手中;四是派出技能人員合時進行技能服務。六是組織出去等地進行進行觀賞學習,借辨別人栽種經歷和探究蔬菜市場行情。

蔬菜基地的建立,不只為群眾供應了實際的致富典范和學習的時機,還也是農業技能人員理論理論的平臺,一年來,共招待農技現場培訓30期800余人次,招待縣、州、省有關單元和指導組織觀賞調查200余人次。最能表現建立價值的是:探究出了基地栽種種類實時間布置與蔬菜市場需求相順應的發展規劃。總結出了低海拔地域反時節蔬菜高產栽種適用技能方案。促進了320國道沿線蔬菜財產帶的構成。

面臨成果,既有成功的喜悅,也孕含著拼搏的艱幸,在財產發展鏈條上,還存在著發展與市場不相順應的體系體例和問題,我們處在客觀存在的堅苦面前,愈加突出的堅苦和問題就是:

一是資金有限,水、電、路等基本設備建立跟不上蔬菜生產需求。

二是短少需要的技能設備,如農藥速效檢測儀、泥土肥力檢測儀、殺蟲燈等。

三是短少對市場信息更好的調查和把握。

四是農技人員的技能理論才能要實時更新培訓。

面臨存在的堅苦,也恰是蔬菜基地發展的目的和往后起勁的偏向,我們將重點抓好如下工作:

一是具體增強項目中后期服務工作,重點攙扶蔬菜專業協作社,讓蔬菜專業協作社引領栽種戶進行蔬菜生產、銷售,使基地栽種和市場可以有用結合。

二是持續做好農技培訓工作,進步栽種科技程度,降低生產本錢。

三是依照國家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規范,制訂蔬菜規范化栽培方案,使蔬菜財產逐漸進入規劃化生產,生產出優質的無公害蔬菜,進步市場競爭力。

四是積極探究生態輪回發展形式,以沼氣池建立為杻帶,將種、養、加工、銷售等財產鍵條銜接起來,有用進步經濟效益。

五是具體增強農技人員的技能理論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