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局年度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3-19 11:56:00

導語:物價局年度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價局年度工作情況匯報

2012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價格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題,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的16項措施和省政府《關于切實做好物價穩定工作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7項措施,努力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進一步強化價格監管,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強化價格服務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12年主要工作

(一)加強價格監管,認真做好管理通脹預期工作。

今年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穩定價格總水平這一首要任務,切實按照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物價部門的要求,不斷強化價格監管,堅決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

1、認真加強價格監測預警。針對今年部分商品價格波動較大,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較快的情況,我局強化了價格監測預警工作。一是強化價格監測職責,認真落實日監測和旬分析制度,對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信息堅持每天及時采集匯總,分析上報,將重要商品價格異動情況及時上報市委、市政府和上級物價部門,并積極穩妥地通過相關媒體向社會公布。二是完善價格監測網絡,提高監測質量。對全市36個監測點的臺帳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確保價格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連貫性,對23個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價格和38個農資價格、糧油收購價格和尿素出廠價格嚴格按要求監測、分析、上報。三是加強市場巡查。對傾向性、苗頭性和趨勢性的市場價格異動情況,及時捕捉,及時反映,及時預警。在3月中旬市場出現搶購食鹽的風潮中,我們第一時間深入到市鹽業公司及各經營網點了解動態,及時向市政府反映情況,同時要求各食鹽經營單位嚴格執行食鹽價格政策,解答群眾電話咨詢40余次,為緩解市場壓力起到了積極作用。全年共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級物價部門報送各項價格監測數據2萬余個,報送價格分析材料20余篇,專題調研材料12篇,為各級黨委政府和價格主管部門及時準確掌握市場價格動態提供了客觀、詳實的數據和分析,較好地服務了領導科學決策。

2、穩定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商品價格。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各項價費政策,穩定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商品價格,從嚴把握本級政府定調價。一是對水、電、氣、有線電視、交通運輸等民生價格嚴格監管,確保價格穩定。二是穩定教育收費政策,規范中小學義務教育費用減免及高中和民辦學校收費行為。三是加強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監管,嚴格執行基本藥物價格政策,規范醫藥價格行為。四是從嚴把握本級政府定價,對部分企業因成本上升要求調高價格的,尤其是涉及面廣影響較大的調價申請,我們認真調查嚴格把關,確保各項調價政策平穩出臺。

3、認真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按照省、宜昌市關于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的有關要求,我們及時起草方案,經市政府專題研究同意,市物價、民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統計等五部門聯合出臺了《市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實施辦法》,決定從6月1日起,對全市低保、優撫、失業、五保對象實行價格臨時補貼,全市涉及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對象28744人,其中:低保21756人(城市低保6500人,農村低保15256人),優撫對象2670人(優撫對象2433人,殘疾軍人撫恤237人),領取失業保險金2692人。

4、建立價格調節基金制度,及時啟動價格調節基金征管工作。為增強市場價格調控能力,省政府制定了《湖北省價格調節基金管理辦法》,決定從2012年10月1日起開始征收價格調節基金。為搞好貫徹落實,我們進行了認真調查,按照省物價局等四部門的《湖北省價格調節基金實施細則》,擬定了《市價格調節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待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價格政策。

1、認真監督執行國家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政策。根據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通知精神,今年生產的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每50公斤分別比年提高9元、10元、23元,每50公斤小麥比年均提高7元。我們及時將調價政策傳遞到市糧食、農業部門及各鎮人民政府,并通過市電視臺、三峽網廣泛宣傳,讓農民及時了解調價政策,引導農民增加糧食播種面積,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

2、做好本級管理價格的制定和調整工作。以服務企業、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及時制定和調整有關價格和收費標準。經過深入調查,在認真審核成本和召開價格聽證會的基礎上,報市政府同意,先后制定和調整了桃花節門票價格、問安鎮自來水價格和市光榮院、市殯儀館等收費標準。同時請示宜昌市物價局,對三中學生公寓住宿收費標準和馬家店到百里洲的汽渡價格進行了調整。

(三)切實加強收費管理。

1、著力加強涉農涉企收費監管。一是抓清理。會同財政局、行政服務中心等對所有涉企收費項目和標準進行全面清理,并報請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決定取消、停征30多項收費項目,年減輕企業負擔800多萬元。同時印制《市涉企收費明白卡》1500份免費發放到全市所有企業。二是抓“限標”。經過調查研究,對有浮動幅度的經營性收費一律按下限收費;對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中的地價評估、房產評估等5個部門23項收費按收費標準下限30%-50%收費。三是抓公示。督促執收部門和單位更新收費公示欄,我局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公示欄,公示全市主要涉企收費項目和標準。四是抓好涉農收費公示。三月上旬,我們將變更后的涉農收費項目和標準,重新進行了整理,共印發310份涉農收費公示欄發放到全市各鎮(街道辦事處)、各村,要求各鎮、各村在便于群眾觀看的醒目位置進行公示。同時深入到各村進行督促檢查,確保了涉農收費公示率達到100%。

2、全面開展收費年度審驗。全年共審驗57個收費單位,涉及主管部門34個,占應審驗收費單位的百分之百。年我市實際開征收費項目77項,審驗收費金額7068.48萬元。

3、嚴格審核短期培訓收費。按照鄂辦文[2004]65號文件,對符合文件精神的按照有關收費政策核定收費標準,先后核定了市人事局計算機培訓、市衛生局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和市農業行政執法監察大隊農資經營法律法規培訓和市統計局繼續教育培訓等短期培訓收費標準。

(四)強化價格監督檢查,制止亂收費亂漲價行為。

全年共檢查相關部門和單位45家,其中:涉農部門和單位17家,醫療衛生單位18家,房地產開發企業5家,行業協會5個。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3起,查出價格違法金額124.21萬元,實施經濟制裁金額26.44萬元,其中,退還消費者11.9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近15萬元。

1、開展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專項整治。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銷售商品房明碼標價的規定》和省物價局《湖北省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實施細則(試行)》,對16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了政策宣傳,要求各企業嚴格執行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的規定,并深入到在建房地產開發工地和銷售處檢查核實,現場督促,對未認真實行明碼標價的城西農貿市場樓盤進行了限期整改,我市5處在建房地產都按規定實行了明碼標價。

2、扎實開展惠農價格和收費專項檢查。結合“千名干部進百村入萬戶”活動,認真開展惠農價格和收費檢查。重點檢查了對農民減免、優惠價費政策的落實、價費補貼等相關政策的執行情況,通過走村串戶、明查暗訪,向農民了解實情,并對相關涉農收費部門進行回訪核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開展醫療收費和藥品價格專項檢查。為進一步規范醫藥行業的價格行為,切實減輕人民群眾不合理的醫藥負擔,我局組織專班從6月份開始,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醫療藥品價格專項檢查工作,共檢查醫療單位和衛生機構18家,查出價格違法案件11起,查出價格違法金額14.94萬元,沒收違法所得6.49萬元。

4、認真受理群眾投訴和咨詢。認真受理群眾反映的各種價費問題,及時組織專班開展調查,努力化解價費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全年共受理群眾投訴和咨詢62件,其中:行風熱線39件,12358投訴熱線18件,其它5件,按照“有訴必查、有查必果、違規必糾”的原則,做到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復,提高了咨詢投訴件的辦理效果。

(五)價格認證工作得到進一步拓展。

以宣傳貫徹《湖北省涉案財物價格鑒證條例》為契機,價格認證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共認證價格251宗,涉案鑒證金額241萬元。其中:司法價格鑒證239宗,鑒證金額219萬元。均比上年有大幅度上升。

(六)認真做好成本監審和農產品成本調查工作。

1、規范成本監審。完成了市自來水公司、市污水處理廠生產成本調查分析上報工作。開展了英杰學校住宿費成本、問安水廠自來水、百里洲輪渡營運成本、三中住宿費成本、領秀之江物業服務成本和市校外活動中心學生生活成本監審等工作。

2、搞好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完成了今年小麥、油菜籽、稻谷成本收益直報調查工作,深入分析了各品種成本收益變化情況。開展了對農戶2012年的種植意向專項調查,預測了農產品價格和收益的變動對農業種植結構的影響,撰寫了分析報告。認真開展生豬成本調查工作,每月按時上報生豬生產情況調查表和生豬生產成本情況調查表。

(七)積極參加市委組織的“千百萬”活動。

根據市委安排,我局在人員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抽調全局60%的人員,局領導帶隊組成2個工作組,深入到董市鎮石匠店村和石港橋村,調查研究,宣傳政策,收集民意,反映民情。同時有針對性的聘請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春耕生產,積極組織協調村民引水抗旱,幫助建村委會和村醫療室等,拉近了與群眾的感情和距離,增進了與群眾的感情。積極協助做好換屆選舉工作,確保了2個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換屆選舉的順利進行。

二、2013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一)進一步發揮物價部門職能作用,強化價格監管。切實管好政府定價商品價格,強化水、電、氣、有線電視、交通運輸等民生價格的管理。嚴格執行教育收費政策,繼續規范學校收費,加強民辦學校收費監管。加強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監管,認真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價格政策,規范醫藥價格行為。認真貫徹執行稻谷、小油菜籽等最低收購價格政策,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最低收購價格落實到位。

(二)繼續抓好各項收費的清理整頓,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認真執行行政事業收費的有關規定,嚴格收費許可證制度,繼續開展清費治亂工作,對已取消的收費項目和降低的收費標準,堅決落實到位,嚴禁變相執行。繼續規范各類服務性收費,強化對中介服務、行業協會收費行為的監管,有效制止搭車收費、捆綁收費行為,從源頭上堵住亂收費。

(三)完善價格監測報告制度,搞好預測預警。繼續搞好價格監測,加強對價格苗頭性、趨勢性變化的監測,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和應急工作。繼續做好成本調查和成本監審工作。加強專題調研,完善和鞏固價格信息制度,為上級宏觀決策、地方經濟發展和百姓生產生活服務。

(四)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督檢查,規范市場價費秩序。認真組織開展價格監督檢查活動,繼續開展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教育收費專項檢查,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醫療收費問題。積極開展市場檢查,促進節假日市場的價格穩定。高度重視價格舉報工作,對群眾價格方面的舉報投訴,切實做到有報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

(五)認真落實國家價格宏觀調控政策,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積極穩妥地做好價格調節基金的征管和使用工作,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基金在平抑物價保障民生中的積極作用,做好足額征收,嚴格監管,科學使用。繼續實行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確保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受物價上漲影響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