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政風行風建設情況自評材料
時間:2022-06-02 03:21:27
導語:黨風政風行風建設情況自評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從嚴從實
1、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我鎮把落實主體責任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扎實抓好職責范圍內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年初鎮黨委與25個村(居)委會、農場黨支部簽訂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黨委書記采取分片、集體及個別談話方式,與村支部書記開展談心談話13次,進一步明確了責任。
2、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深入開展整治“庸懶散奢貪”工作。我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條規定和市委市政府二十二條規定,制定了《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查擺并整改“四風”突出問題,繼續開展“庸懶散奢貪”專項整治工作。今年來,我鎮沒有發生干部“吃、拿、卡、要”的現象。
二、強化信息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鎮政府、鎮機關單位、村委會和村小組堅持每季度在公開欄進行黨務、政務、村務與組務公開,將重大事項、低保、計生、財務等內容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發揮鎮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公優勢,將各職能辦的辦事流程、辦理時限、服務承諾等公開在墻上,或印成小冊子,方便群眾取閱。同時利用LED顯示屏,將事情辦理情況、群眾反映的問題處理結果、惠農惠民工作等內容滾動公開。
三、堅持廉潔從政,提高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以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思想政治工作示范基地、市勤政廉政教育基地為載體,進一步深入開展“遠學焦裕祿,近學牛開成,做黨的基層好干部”活動,以先進典型為鏡,樹立勤政、為民、務實理念,切實轉變作風,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以民情臺賬為抓手,充分發揮鎮便民服務中心功能,集鎮計生、國土、民政、綜治、新農合、新農保等職能辦公室于一體辦公,為群眾提供一條龍服務,提高工作效率,解決事難辦的問題。讓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四、堅持廉潔從政,杜絕鋪張浪費發生
鎮黨委、政府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同時加強內部監督,規范公車管理、執行接待規定,杜絕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送禮等情況發生,厲行節約,杜絕鋪張浪費。今年上半年“三公”經費支出為15.92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53萬元,同比下降32%。
五、認真履行承諾,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為及時主動幫助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我鎮成立了以鎮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機構,協調骨干力量,派駐進村,認真做好群眾的思想教育說服工作,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土地糾紛等問題12宗,如今年來,駐和老村工作組經常加班加點,解決了和老村鰻魚基地與八一農場的土地糾紛問題,確保項目順利施工,化解了群眾到省進京上訪的苗頭。
六、加大投入,努力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水平
2015年,全鎮投入民生項目建設資金1.09億元,主要投入以下幾個方面的民生項目。
1、推進農村道路建設,切實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我們鎮是省委羅書記的聯系點,在省委和市委的高度重視下,特別是在市委嚴書記、張耕市長的關心支持下,今年,市政府整合退場隊專項資金、少數民族(民宗)資金、扶貧資金3864萬多元,對全鎮67個自然村的入村路全部硬化,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市政府投入資金964萬元,對退場隊合羅村委會、陀罵村委會、和盛村委會、文山村委會群眾出行難的逢華路口至西田村7.8公里和推合村道路4.2公里的公共道路建設,對穩定場社關系、樹立村支部威信、提高政府形象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2、加快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解決退場隊群眾的飲水難問題。利用退場隊發展專項資金180萬元,建設陀罵上村、陀罵下村及南江下村單村單井自來水工程,解決3個退場隊村莊、240多戶、1200多人的安全飲水問題;鎮政府自籌資金49萬元,建設完善鵝島村自來水管道工程,解決鵝島村67戶、300多人的飲水難問題。此外,市委市政府整合省退場隊發展專項資金5900多萬元,其中,市政府配套資金近5000萬元,正在加快大雅水廠建設,該廠建成后將解決鎮6個退場村委會64個退場隊村莊1.8萬多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3、大力扶持群眾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一是投入359萬元扶持種桑養蠶,面積1000畝,受益農戶近300戶。二是扶持養殖業。目前,正在投入100多萬元扶持我鎮星合豚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養殖豚貍示范基地,養殖豚貍4000頭;扶持雅陀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創辦養殖蛋雞示范基地,養殖蛋雞6000只;扶持天順養蛇專業合作社創辦養蛇示范基地,養蛇5000條。預計這三個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將在今后三年內能帶動300戶左右農戶發展特色養殖產業。三是發展種植業。目前,投入資金32萬元,扶持群眾種植北京檸檬600畝,受益103戶;投入資金24萬多元,扶持群眾種植蓮霧500畝,受益71戶。四是發展林下經濟。利用廣闊的橡膠林下土地發展靈芝、南藥等林下經濟作物,有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 上一篇:黨風政風行風建設公開承諾書
- 下一篇:“6.26”國際禁毒日活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