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重點鎮材料

時間:2022-10-18 09:25:00

導語:申報重點鎮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申報重點鎮材料

目錄

第一章:概述……………………………………………………(3)

第二章:規劃……………………………………………………(4)

第三章:建設工程設計與施工…………………………………(5)

第四章:基礎設施建設…………………………………………(6)

第五章:住宅和公共設施建設…………………………………(7)

第六章:環境衛生與鎮容鎮貌…………………………………(9)

第七章:組織與管理……………………………………………(9)

第一章概述

###鎮位于###市###區南端,2006年3月由原###鄉與東風鄉合并成立。東和東南與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接壤,南與寧夏陶樂縣農業灌溉區毗鄰,西與寧夏石嘴山市和###市烏達區隔河相望,北與海勃灣區相接,地理位置較為優越。###鎮總面積791.85平方公里,耕地3.6萬畝,占總面積3.03%,草牧場110萬畝,占總面積92%。總人口2.3萬人,轄34個行政村,設有中學1所,小學9所、幼兒園1所,衛生院2所,各類基礎設施齊備,電信、郵政、金融、工商一應俱全。鎮域內交通十分便利,109國道橫穿東西,烏陶公路縱貫南北。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8.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完成7.36億元,占86.6%,農業總產值完成1.14億元,占13.4%。2005年財政收入完成58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70元。

###鎮土地總量大,灌溉條件便利,是###市最大的農業鎮。近兩年,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有利時機,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資金3018萬元,完成中低產田改造3.6萬畝,襯砌渠道264公里,新修農田道路112公里,營造防護林0.7萬畝;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落實結構調整補貼210多萬元,新增葡萄面積5172畝;落實扶持資金410多萬元,新增保護地200多畝;落實產業化補貼170多萬元,形成了###雞廠(普通蛋雞存欄10萬只,綠殼蛋雞5000只)、##村仔豬繁育基地(年出欄仔豬10000頭)、##恒運奶牛基地(奶牛存欄150頭)和##村(680畝)、##村(850畝)葡萄種植基地等一批特色化、產業化項目。同時###鎮黨委、政府依托草牧場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畜牧產業,2006年引進###市###區##農牧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00萬元啟動了###7.8萬畝草原生態綜合開發項目,項目具體涉及絨山羊養殖示范基地建設、高產飼草基地建設、生態旅游等。

###鎮境內資源豐富,工業產業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為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強大的支撐作用,近兩年,###鎮積極實施“以工補農”戰略,僅2004、2005年就落實支農資金1100多萬元。###鎮立足自身農業實際,不斷加大工業支撐力度,促使###鎮農牧業產業化正在健康、快速的向前發展。

第二章規劃

高標準編制村鎮規劃,嚴格規劃審批各項建設項目。2005年10月,原###鄉聘請###師范大學城市規劃設計所,完成了###鄉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2006年3月因鄉鎮機構改革,原###鄉與東風鄉合并成立###鎮,鎮黨委、政府依據新形勢,邀請市、區有關領導和###師范大學城市規劃設計所的專家、教授、工程技術人員,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勘察、測量和設計,編制了《###鎮總體規劃和鎮區、渡口和二柜溝工業區建設規劃(2005-2020)》,對###鎮的用地規模、行業布局、鎮區街道、基礎設施、電力、交通、發展前景等作了詳盡高標準規劃,力爭到2010年把###鎮建成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富有活力和現代化氣息的###市最具特色的農業大鎮,現規劃已經###區政府批準,正在組織實施。同時34個行政村也根據全鎮總體規劃,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編制了詳細的村莊建設規劃,目前《###鎮迎河村和##村建設規劃(2006-2020)》已經鎮政府批準,作為試點正在加緊實施。

嚴格執行“一書兩證”制度,保證各項建設符合總體規劃。在城鎮規劃范圍內的各項建設中,鎮黨委、政府認真落實執行土地使用審批制度和###區關于建設用地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開發、統一出讓、統一管理的“五統一”規定,嚴格審批手續,不準任何單位、企業或個人亂批亂建,對違法違章建筑,一律拆除,并予處罰。目前,鎮區內各項建筑手續完備,全部符合規劃要求。

第三章建設工程設計與施工

###鎮建設工程均嚴格履行法定的審批手續,先由建設方向鎮政府提出申請,經鎮政府審核,符合鎮總體建設規劃,出具相應證明,再到###區土地部門、規劃部門辦理相應手續。工程施工嚴格按照有關部門要求,由具有相應資質以上的施工企業承擔建設,工程建設實行合同制、監理制、法人制、竣工驗收制,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參與工程建設的各方都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注重安全工作,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責任制,制定切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工程施工管理規范到位,有效避免了重大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近年來,###鎮工程建設和施工過程中,未出現過任何重大傷亡事故。

第四章基礎設施建設

###鎮鎮域內交通十分便捷,109國道橫穿東西,烏(###)陶(寧夏陶樂縣)公路縱貫南北,村級道路網健全。109國道###段,路面類型為高級路面,寬16米,長12公里;烏陶公路###段,路面寬7米,長22.12公里;村級道路路面寬3.5米,全鎮村級道路累計33.7公里。鎮區主要街道長3公里,均為瀝青路面,道路兩旁設有路燈,排澇、排污設施完善。

###鎮居民生活用水實現全部自來水,###鎮有水源井兩處,一處在一棵樹,一處在雀爾溝,一棵樹水源地采用截伏流方式取水,全年供水32萬立方米/年。雀爾溝采用深井取水,出水量每小時80噸,兩處水源水質達標,出水量大,完全能夠滿足全鎮居民生活用水。

###鎮境內設有35kv變電站一座,年供電能力為2000萬千瓦時,2004-2005年###市農電公司投資2500多萬元,改造高、低壓線路200多公里,全面完成了###鎮農電網改造,供電入戶率達到100%,同時實現了動力電進村到戶。

第五章住宅和公共設施建設

###鎮以農業人口居多,轄區內的98%以上的住戶居住的是平房,80%以上的住房為磚混結構。鎮區住戶房屋也以平房為主,人均建筑面積在22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在55%以上。

###鎮現設有中學1所,小學9所,幼兒園1所。1998年以來,###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對全鎮范圍內的教育資源進行了充分優化整合,現在的11所學校師資強大,設備完善,環境優美,完全符合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要求。同時鎮黨委、政府立足當地實際,在鎮中學開設了農職業高中班,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批農業實用技術人才。

###鎮設有鎮級衛生院2個,一個設在鎮政府所在地,占地面積1350平方米,有職工17人,病床18個;另一個設在拉僧廟,占地面積750平方米,有職工12人,病床12個,兩個鎮級衛生院通過近兩年搞活機制,加大投入,醫療設施不斷完善,醫療水平不斷提高。34個行政村都設有村級衛生服務室,醫務人員均畢業于正規衛生院校,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能夠很好地為村民服務。全鎮已有13960人加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初級醫療保障體系已基本形成。

###鎮設有文化站1個,占地面積120平方米,藏書2萬冊,配有電影放映機2臺,音響設備1套,各類樂器、演出服裝、體育器械若干,組建了舞蹈隊、秧歌隊、老年合唱隊等群眾文藝團體;34個行政村都設有文化活動室,配有圖書、電視、vcd、象棋等休閑娛樂設施。鎮文化站每年定期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鎮設有廣播電視臺1個,2000年8月,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利用mmds系統為全鎮范圍內的住戶發射電視信號,目前34個行政村都能收看到轉播的8套電視節目。

###鎮境內的各類服務機構完善,銀行、郵電、電信等服務機構齊全,并設有農業科技服務中心,負責全鎮的新品種推廣,牲畜品種改良、動植物疫疾病防治等。全鎮有商業網點188個,其中分布在###鎮鎮區的有99個,渡口地區有64個,其他各行政村有15個。鎮區和渡口地區已形成###鎮的商業中心,鎮區的商業網點主要為當地服務,渡口商業網點主要是為過境交通服務,商業分布合理。

第六章環境衛生與鎮容鎮貌

###鎮區住戶較為集中,各類環衛設施完善,公廁布局合理,管理規范,衛生狀況良好。鎮社會事業辦下設鎮區環衛站,環衛站有垃圾車1輛、拉水車1輛,清潔工5人,負責鎮區街道清掃、垃圾點清理,保證鎮區的每日清潔。

2006年4月鎮里成立了專門的綜合執法中隊,負責鎮區范圍內的市場管理、車輛停放、商業攤點治理等工作,在執法中隊的嚴格執法下,鎮區境內的車輛都定點停放,排列整齊,正街上無亂擺亂設的商貿攤點,市場內的經營秩序井然,環境良好。

###鎮政府位于東紅村,四周農田環繞,氣候宜人,再加上鎮黨委、政府對鎮區環境的重視,鎮區內綠化覆蓋率在16%以上,并在逐年提高,鎮區人均綠地擁有量在10平方米以上。

第七章組織與管理

###鎮在最初建設時,都是依山就勢而建,缺乏長遠發展規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布局不合理所帶來的弊端日益突顯,針對此種情況,近幾年,鎮黨委、政府特別重視村鎮建設工作。一是高度重視,明確責任。鎮黨委、政府把村鎮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由一名副鎮長專門負責該項工作;二是健全機構,完善制度。村鎮建設管理工作由鎮社會事業辦分管,為切實做好此項工作,申請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成立了###鎮綜合執法中隊,工作人員5名,具體負責村鎮建設的管理。鎮社會事業辦依據本地實際制定了《###鎮村鎮建設管理辦法》、《###鎮鎮區環境衛生管理辦法》、《###鎮村規民約》等制度,用來規范當地村民建房用地行為,樹立人人保護環境的意識;三是加大檢查,管理到位。鎮社會事業辦定期組織人員深入到各村社,對村社內的建設情況進行調查,對凡不符合規劃要求的建筑,堅決拆除,并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