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委服務體系建設申報

時間:2022-04-04 02:01:00

導語:科委服務體系建設申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委服務體系建設申報

一、支持對象

*地區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及市級以上的大學科技園。

二、支持條件

(一)科技企業孵化器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備完善的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管理制度,且運營一年以上;

2、管理團隊有較豐富的專業領域經驗,80%以上的管理人員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3、符合*市及所在區域的重點發展領域和規劃,在孵企業不低于10家,在孵企業應占入駐企業總數的50%以上;在孵企業中重點專業領域企業比例應為40%以上;

4、專業服務能力突出,能夠聚集專業創新資源(如科技條件、科技咨詢、投融資、技術轉移等方面),具有專業特長和優勢,為入孵企業開展有效的專業服務并提供3個以上相關案例說明;

5、有優化的收入結構。專業服務性收入超過總收入50%的,對其專業服務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不作要求;專業服務性收入未超過總收入50%的,其專業服務性收入每年須按20%的比例遞增;

6、有與申請資金等額以上的匹配資金。

(二)市級以上大學科技園應具備以下條件:

1、能夠充分依托和利用大學的人才、技術、信息等創新資源優勢,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使產學研更加緊密地結合,并提供相關材料證明;

2、管理團隊有較豐富的專業領域經驗,80%以上的管理人員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3、專業服務能力突出,能夠提供具有自己特長和優勢的專業服務,如專業領域科技資源整合、學校優勢專業成果轉化、學生專業領域創業、專業知識產權服務等;

4、能夠在優勢領域提供上述服務的基礎上,總結3個以上為企業服務的典型案例;

5、有與申請資金等額以上的匹配資金。

三、支持方式、額度和用途

(一)方式

專項資金采取無償資助方式。

(二)額度

每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或大學科技園年最高支持額度不超過200萬元。

(三)用途

1、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通過集成相關科技資源和建設完善科技條件平臺,為在孵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提供科技條件服務。

2、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通過聯系更廣泛的社會科技中介機構和自身能力建設,為在孵企業提供深層次的科技咨詢(包括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的管理咨詢、決策咨詢、信息咨詢、市場營銷和市場推廣等)、技術轉移(包括技術集成與經營、技術經紀和技術投融資等)等專業服務。

3、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通過吸引更廣泛的社會投融資機構和自身專業投融資能力的建設,為在孵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

四、申請

(一)申請時間

20*年4月25日至6月18日

(二)申報程序

1.到*市科委、*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或*創業孵育協會網站下載科技《*市科技計劃專項課題申報書》,按要求準備申報材料(具體要求詳見“申報材料”部分)。

2.將所有申報材料報送*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創業孵育協會。

(三)申報材料

1.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應根據其符合的條件提交《*市科技計劃專項課題申報書》。

2.申報材料附件主要包括:

(1)申報機構的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并加蓋單位公章;

(2)申報機構近三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每頁加蓋單位財務專用章(如有審計報告,請提供);

(3)申報機構從業資質證明(孵化器或科技園的認定材料)等復印件;

(4)申報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證明復印件;

(5)專業服務案例中服務對象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加蓋該單位公章;

(6)專業服務案例中服務對象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證明復印件;

(7)專業服務案例中服務對象入駐孵化器或大學科技園的證明材料等復印件;

(8)上年度接受專業服務的主要客戶評價意見(包括機構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態度、服務合同執行情況、給客戶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對客戶發展的作用等)并加蓋該客戶單位公章;

(9)申報機構專業服務情況和專業服務優勢的相關證明文件。

3.申報材料的裝訂

申報材料用A4紙打印,申報機構將材料膠裝裝訂成冊,一式七份,蓋騎縫章。裝訂順序為:《*市科技計劃專項課題申報書》、申報材料附件目錄、申報材料附件等,在書脊上標明申報機構全稱。同時報送電子版申報材料文件,電子版申報材料文件名使用申報機構全稱。

申報機構提供的材料必須真實可靠。如發現弄虛作假,受理單位將不再受理該機構的申請。

五、受理

(一)受理審查

*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創業孵育協會負責本科技專項的受理、初審工作(申報材料一律不退還)。受理時間為申報期內的每周一至周四8:30-17:00、周五8:30-16:00。

(二)情況查詢

*六、立項、監理和驗收

按照《*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辦理相關立項手續。*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和*創業孵育協會作為科技專項執行的具體管理方,對申報機構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理、驗收,并將執行情況報市科委。

七、其它

本指南最終解釋由*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