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社文明單位申報材料

時間:2022-09-24 02:44:04

導語:聯社文明單位申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家好!在這瓜果飄香之際,各位領導在百忙之中蒞臨我社檢查指導工作,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關心和信任,更是對我們工作極大的鼓舞和鞭策,在此,我謹代表縣聯社黨委及全體員工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現將我社創建“地區級文明單位”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縣聯社在省聯社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精神文明委員會的關心、幫助和指導下,在縣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經營上不斷豐富和拓展業務品種,取得了累累碩果:一是業務規模迅速增長,2009年至2011年末,各項貸款余額由60919萬元增加至89240萬元,增長28321萬元,增幅達47%;各項存款由94745萬元增加至147427萬元,增長52682萬元,增幅為56%;實現利潤由2011萬元增加至6726萬元,增長4715萬元,增幅達234%。二是通過開展優質文明服務系列活動,完善服務設施,從2009年至2012年6月末在縣域安裝ATM機18臺,安裝POS機36臺,突破了我社自助機具和設備零布放的現狀,拓寬了我社服務領域,提升了我社服務功能,創新了我社服務手段,使我社金融服務進一步規范,工作效能全面提升,并向全疆系統推薦“服務金牌網點”和“服務金牌個人”各1名。三是管理更加規范,我社內控制度建設、案件專項治理、紀檢監察工作、信用工程建設和開展“陽光信貸”活動先后在全省信用社系統交流和推廣。

一、基本情況

縣聯社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分局批準設立的地方性合作制金融機構,成立于1988年7月。截止2012年6月末,縣聯社下轄營業網點12個,其中城區網點3個,農區網點9個。聯社機關設五部一室,即:綜合辦公室、計劃財務部、審計監察保衛部、信貸風險管理部、業務拓展部和信用卡部。員工總數141人,其中正式在編在崗員工116人,內部退養員工2人,勞務派遣員工23人;本科以上學歷40人,大專以上學歷81人;女職工49人,男職工92人;少數民族職工102人,漢族職工39人;黨員83人(含退休)。

二、開展創建活動的方法和措施

(一)狠抓領導班子建設,為創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2009年7月經縣聯社黨委研究,為便于開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將原有5個黨支部合并為3個黨支部。黨支部組織健全,履職盡責,每年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半年開展一次黨員民主評議。我社黨委以創建經營業績好、作風形象好、團結協作好、黨的建設好(簡稱為四好)為目標,切實加強班子建設,確定了“十八字”工作方針,即建班子、帶隊伍、抓管理、重服務、防風險、促發展,體現出以下特點:一是黨委班子成員之間相互尊重、理解、團結、協作,堅持每周三的學習日制度,及時深入學習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班子重點加強業務學習,通過自學和外派學習、掛職,全面提高了決策和執行能力;二是班子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提升執行力教育活動,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學習、生活方面的不足和問題,寫出了剖析材料,提出了整改目標,做到了“四實”,即老實、求實、務實、踏實,真正為全社員工做出了榜樣;三是班子銳意創新,通過定期召開理事會、主任辦公會、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財務審查委員會、經營運行分析會、周會等形式,聽取群眾意見,梳理工作頭緒,制定工作目標,確保各項工作進展有條不紊、扎實有效。

(二)領導重視,明確目標,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多年來,我社領導班子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經營工作一起研究部署。及時根據人員崗位變動情況,調整充實精神文明建設領導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制定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階段性工作,尤其是縣精神文明委員會安排的各項工作,我社都能夠嚴格按照要求組織實施。堅持定期自查和總結工作,與基層信用社層層簽訂“消防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和“四防一保目標責任書”,糾改存在的問題,確保了創建工作扎實開展。

(三)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為文明創建工作奠定思想基礎。

努力打造知識型、學習型團隊,堅持每周三下午集中學習日制度,重點學習基本制度、業務知識、政治理論、黨的基本政策和法規。為鞏固學習成果,聯社還通過定期考試、上崗考試等多種培訓方式促進職工主動學習,達到提高員工素質的良好效果。聯社始終把報刊雜志當作員工培訓的第二“陣地”,每年都要征訂《中國信合雜志》、《地方日報》、《地方經濟報》、《地方法制報》等雜志報刊,上述報刊征訂做到每位領導、每個部門至少一份,每年都超額完成黨報黨刊的征訂任務。聯社把對員工的思想教育融入業務學習中,還利用電教、網絡等設施,設立閱覽室、閱報欄等園地為員工提供學習素材。

(四)扎實開展“四德”教育,培育職工良好的道德行為。

始終把“四德”教育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文明市民學校”的陣地作用,通過教育打造合規企業文化。以“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為契機,在職工中大力弘揚“八榮八恥”、“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不斷提高廣大職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友愛互助精神,2010年我社為地區雪災捐款98700元;以“信合送溫暖”為主題,2010年累計捐助死亡職工子女、困難職工子女助學金20000元;2011年-2012年累計向地方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愛心一元捐”活動捐款11800元;2011年-2012年向友好社區捐贈共駐共建款6000元,臺式電腦2臺,辦公桌椅2套;近三年累計向鄉12大隊扶貧捐助生產資料約折合人民幣3萬元。

當前縣聯社是我縣縣域網點最多、服務范圍最廣的金融機構,是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力,每年發放貸款近7億元,貸款惠及春耕備耕、林果業種植、畜牧業發展、中小企業加工等各行各業,特別是近兩年發放的富民安居貸款、婦女創業貸款和大學生創業貸款(富民安居貸款共發放29447萬元,支持農戶14461戶;婦女創業貸款發放18446萬元,支持了5554名創業婦女;大學生創業貸款246萬元,支持大學生29名)。這些貸款的發放,使農戶的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圓了有志婦女和大中專畢業生的創業夢想,有力的推動了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五)培育民族團結之花,創建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視民族團結為“生命線”,深入開展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在民族職工與漢族職工中開展互幫互學活動,要求漢族職工學習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職工學習漢語。我社已連續四年為基層員工聘請老師,對少數民族職工進行漢語專業輔導,連續三年聘請縣文工團舞蹈老師,指導員工每年夏季排練木卡姆健身操,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通過語言和肢體的互通互動交流,增進了員工之間的互信和團結;每年五月都扎實開展教育活動,做到活動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有小結。每年都要組織評選出民族團結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有效鞏固了員工“三個離不開”的思想。

(六)營造活動氛圍,豐富職工文化體育活動。

工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每年“五一”、“十一”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2011年4月由銀行業協會牽頭在地區體育館舉行了“信合杯”男子籃球比賽,我社工會主席組織帶隊參賽,榮獲了第三名的榮譽。2012年4月我社選派辦公室業務骨干張,參加了由地區金融辦、銀監分局、地區銀行業協會組織的“地區銀行業職業操守演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為開闊職工視野,我社分別于2010年1月7日、2011年1月12日、2012年1月9日選派基層網點負責人、業務骨干共42人到內地考察學習。

(七)網點建設、五小工程建設顯成效,為構建和諧信合提供有力保障。

網點建設和五小工程建設是農信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惠及一線員工的“民生”工程。將為今后的企業文化建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2009年末,我社在鄉率先成立了地區金融空白鄉、鎮流動服務站,并于2011年10月正式建設成固定網點。同時,我社深入開展了以“小食堂、小菜園、小澡堂、小宿舍、小畜群”為主要內容的“五小工程建設”,本著“需要什么建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轄屬3個營業網點進行了集中達標改造升級;對7個營業網點進行了選址新建。通過兩年多來的努力,累計投入“五小工程”建設資金260萬元、網點改擴建資金2000多萬元。建設小宿舍24個,小食堂7個,解決就餐人數64個;小菜地6個,面積達3500平米;小果園2個,面積800平米;小澡堂10個;小圖書室1個,藏書365本;小健身房3個,并設有乒乓球、臺球等休閑娛樂設施,極大地改善了員工生活條件。一幢幢嶄新的信合辦公樓拔地而起,一撥撥優秀的大學生在基層扎根,一批批優質客戶在信用社落戶,為促進聯社各項業務的又好又快發展和構建和諧信合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眾多成績和榮譽面前,我們深感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精神文明建設不僅是推動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更是我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奠基石。在管理上通過推行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了制度建設水平,使聯社制度建設向科學化、規范化邁進,制度執行力得到提升,依法合規經營意識得到增強。按照“地區級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標準,緊緊圍繞全社中心工作,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以文明市民學校為依托,以開展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服務標兵、服務金牌網點為載體,通過開展雙擁工作、平安建設、綜合治理、愛國衛生、計劃生育和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促進了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我社在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社并未停止步伐,還將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厲,爭取早日跨入自治區級精神文明單位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