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委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7-15 10:36:00

導語:鄉鎮黨委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黨委下設*個嘎查黨支部,*個社區居委會黨總支,*個黨支部,*名黨員,*名專兼職黨務工作者。

2005年,××鎮黨委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主線,突出“五個圍繞”,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原創:進一步提高了全鎮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萬元,增長××%;財政總收入××萬元,增長××%;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元,增長××%。

一、圍繞領導班子建設抓爭創

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堅持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制度,注重發揮班子整體功能,鞏固班子團結,形成了加快發展經濟的共識和合力。從完善目標責任制入手,重點強化領導責任、監督考核兩項運行機制,實行鎮黨政班子成員包社區居委會、重點企業項目、貧困戶聯系點制度,經常深入聯系點指導工作和排憂解難。進一步規范機關各項規章制度和領導班子成員內部的監督、管理和約束機制,實行信訪工作領導接待周和周二鎮長接待日制度,累計接待群眾××人次,解決了因奶價下調、工作轉制養老保險、民政救助、養畜戶放牧難等問題。截至2005年,鎮黨委、政府已連續五年被評為全旗實績突出的領導班子。

二、圍繞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抓爭創

為改善培訓教育硬件條件,投入××萬余元購置電教設備,高標準建設鎮圖書閱覽室。堅持機關干部日早會學習、黨員以會代訓、機關黨團周五活動日、社區黨員活動日制度,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余期,培訓黨員干部、社區居民××余人次,有××名年輕干部赴××參加全市少數民族干部培訓班,先后組織××批××余人次赴先進地區考察學習黨建、社區建設、農牧業產業化等工作和參加市旗兩級黨校培訓。結合全旗“百名干部下基層”活動,將××名下派干部充實到六個社區居委會擔任黨總支副書記、紀檢委員和副主任,兼任××個非公有制企業聯絡員,并確定每名下派干部聯系一戶貧困戶和一名貧困學生。改變社區居委會辦公形式,實行坐班和入戶相結合工作制,落實社區居委會干部百分制考核、掛牌上崗和調訓制,增強了以黨支部為核心的社區居委會班子整體效能。關心社區居委會干部生活,落實退離職干部待遇,支付一次性退養費××萬余元;兩次提高社區干部工資待遇,月工資由××元提高到××元,同時為符合條件的社區干部辦理社會養老保險,配備小靈通和自行車,社區干部享受與機關干部同等福利待遇,形成了心齊、勁足的黨員干部隊伍。

三、圍繞工作機制抓爭創

完善黨員社區化管理,撤消原社區居委會黨支部,建立××個黨總支,將××名離退休、下崗失業黨員的組織關系轉到社區黨總支;成立××地區老年協會、出租車協會,建立個體工商戶黨支部,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支部加協會”社區組織體系。進一步落實駐社區部門的包扶任務,組織轄區內××個機關單位、企業幫助社區解決辦公及電教設備等××件實事。積極開展創建高標準黨支部活動,××個社區居委會黨總支均實現“五個一”目標要求,××社區率先達到市級標準化社區黨支部、社區建設示范居委會和黨建“綜合示范社區”標準。加強非公有制企業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下派××名黨建聯絡員,幫助企業組建黨支部、工青婦等群團組織。

四、圍繞“三化”建設抓爭創

把“三級聯創”活動逐步貫穿、融合、滲透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全面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以“××*”為龍頭的奶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引進的××頭高產奶牛已發展至××頭,日平均產奶量達到××公斤/頭。成立肉羊協會,與黨支部結成共建對子,將協會黨員納入支部管理,推廣養畜經驗成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處,培育典型科技示范戶××戶,引進無角陶賽特肉羊胚胎和杜泊種公羊,落戶于“××”、“××”畜牧業科技示范基地和牧業專業戶。建立健全工業企業重點工作目標管理體系,設立項目責任人及聯絡員,強化對××煤化工、××坑口電站,××露天礦、××煤礦等重點項目的協調服務,原創:促進項目建設和達產。完成××鎮道路光亮工程、體育館門前廣場、自來水改造等城鎮重點項目建設,修筑××條砂石路和××條水泥路。開展環境衛生治理專題大討論,完善環衛工作措施,整體推進。深入調研,實施鎮區牲畜外遷工作,改善人居環境。

五、圍繞先進性教育活動抓爭創

堅持把先進性教育活動與全鎮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把教育活動成效轉化為實踐成果。以“為民辦實事”為切入點,注重把黨員在教育活動中煥發出來的政治熱情和干勁引導到工作上,引導到加快發展上。通過開展黨員“訪民情、解民難”、“亮身份、樹形象、作貢獻”、“辦好事、樹黨風”等活動,以黨支部為單位建立對口幫扶機制,累計投入資金××萬余元為××戶貧困戶維修和新建房屋;實施“雨露工程”,為××多名貧困中小學生和××名貧困大學生捐助××萬元。推進“安全穩定××*”創建工作,成立由低保對象、老年協會會員和環衛工人、旗快速撲火隊員、個體出租車司機××余人組成的義務治安聯防隊,形成群防群治“三線”網絡。以創建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小區、文明戶等活動為載體,借助鎮文化站、小小烏蘭牧騎、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國際象棋培訓班、百名黨員合唱團、夕陽紅文藝隊、金秋文體活動隊、中老年秧歌表演隊等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各類文藝體育活動;投入××萬余元在兒童公園增設××余種體育健身器械,豐富居民文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