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爭做時代的楷模推動企業在和諧中發展
時間:2022-08-04 04:50:00
導語:以爭做時代的楷模推動企業在和諧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記三洲川化機核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黨員張政通
張政通,男,漢族,1948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工程師。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原川化機從事技術工作,現任四川三洲川化機核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近年來,他積極支持公司黨委開展活動,堅持用黨的先進性凝聚人心,組織和帶領全公司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事事處處帶頭,樂于奉獻,求真務實,使企業改制后得到較快發展。尤其是他在編制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嶺澳Ⅱ期主管道文件體系和主管道技術工作中,嚴格按照質量保證大綱、RCC-M文件體系,受到企業主和公司領導的贊揚。2005年度,被公司評為“先進個人”;2006年,被川核能川化機公司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一、重視黨建工作,黨員先進性在企業中展現
四川三洲川化機核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是原國有企業改制后成立的一家非公有制企業。企業改制后的一段時期,人心渙散,百廢待興。身為企業的CEO,張政通堅持用四項基本原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黨員和職工,要求黨員、職工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黨的政策紀律,把黨的發展政策,執政為民的理念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他堅持把黨務工作列入年度計劃大綱,黨員活動和素質教育經費納入年度財務預算,使企業黨組織建設步入了正常軌道。在去年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他積極支持公司黨委組織企業全體黨員參加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工作中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黨組織活動;個人資助5名貧困學生上學和一位患白血病兒童的醫藥費;帶頭鉆研業務知識,學習掌握核安全法規、國內外及行業標準,了解本行業動態,經常深入現場進行技術指導,檢查技術文件執行情況,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確保產品制造的順利進行。
二、勇挑改革重擔,企業在困境中崛起
張政通具有過人的膽識和永不言敗的精神。在國有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的危難時刻,他推掉了朋友的高薪聘請,想方設法、多方籌資,組建了四川三洲川化機核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使虧損企業起死回生,生產經營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他積極參與重大設備國產化的工作,先后主持了大量進口化工設備、石化設備的翻版制造工作,從測繪、試制、鑒定到投產都親自參與,經過不懈的努力,吸收掌握了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技術,達到了國產化的要求,填補了國內外多項空白,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外匯。他主持的四川化工總廠20萬噸合成氨裝置一段轉化爐和瀘天化30萬噸合成氨裝置一段轉化爐的研制、生產項目,被國家授予“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成果特別獎”。在東方電機公司葉片鑄造質量上,他不斷提出工藝改進措施,做到了少焊補不焊補,即節約了制造成本,又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市場信譽。
三、把握市場脈搏,企業在創新中壯大
作為企業的CEO,張政通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超前的判斷力。企業改制之時,正值國家投巨資發展核電站的大好時機。為了搶抓機遇,他果斷決策,多渠道籌集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幾年來,累計投入技改和新產品開發資金數百萬元,不斷更新設備,改造現有舊廠房,建成了具有現代企業氣息的標準化車間。為了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他又親自主持參與了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主管道(核安全一級)的開發、取證、研制、生產過程,解決了工藝創新中許多重大問題,其產品成功運用于嶺澳核電站Ⅱ號機組,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在國內唯一擁有主管道制造許可證,唯一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完全國產化并得到國際權威機構認可的企業,也使該項目成果獲得了國家四部委聯合頒發的“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重大裝備技術)研制優秀成果獎,張政通本人同時獲得先進個人稱號。2000年該成果獲得了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1月,大型水壓—回路主管道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表彰。
張政通是我區非公有制企業黨員中的一名優秀分子,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新時期一名黨員的價值,以時代的最強音回答了一名黨員在非公有制企業“如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問題。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始終堅持了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企業經營蒸蒸日上,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經濟效益明顯增強,2006年預計產值將突破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