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區基層黨建星級文明村事跡

時間:2022-12-16 02:17:00

導語:牧區基層黨建星級文明村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牧區基層黨建星級文明村事跡

走進巴丹吉林嘎查,陣陣新風撲面而來,沙漠深處的獨屋顯得格外耀眼,房前屋后綠樹成蔭,群眾生產生活有條不紊,呈現出整潔干凈的牧區新形象。

兩個積極性充分發揮

巴丹吉林嘎查地處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是一個純牧業嘎查,總面積3184公里,現有牧業戶28戶,人口104人,其中黨員13人,團員10人,嘎查青、婦、兵等各項群眾組織健全并能經常性的開展活動,在嘎查兩個文明建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巴丹吉林嘎查把“文明嘎查”創建活動作為嘎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文明嘎查”創建方案,把兩個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工作內容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落實。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2004年嘎查牧業總收入達到58.54萬元,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36元。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

澆樹先澆根,建“文明嘎查”須先培育“文明人”,為切實抓好創建活動,嘎查黨支部進村入戶開展以“轉觀念、興科技、強素質”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對廣大牧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公民道德知識、國家法律政策、產業結構調整、科技文化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牧民的綜合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培養牧民愛國、愛家和建設家園的高尚情操,使牧民關心和參與“文明嘎查”建設的熱情高漲。

通過宣傳教育,使廣大群眾認為“文明嘎查”的建設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辦。廣大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不等、不靠,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園,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在實施創建活動中,廣大牧戶形成了富幫窮、強幫弱的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風尚和強大凝聚力,使“文明嘎查”的創建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示范帶動多管齊下

建設“文明新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具體創建活動中,巴丹吉林嘎查采取先抓容易的、簡單的、具備條件的,再抓難的、復雜的,做到循序漸進。以集中整治嘎查“臟、亂、差”現象作為突破口,從最基礎的抓好,做到了“四個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很好地把領導的意志、群眾的要求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二是指導到位,有專門人員直接在示范點上搞動員、協調、指導和有關的服務工作;三是管理教育到位,通過群眾會、家長會、黑板報及學校教育等多種形式對群眾、學生、小孩進行教育;四是宣傳發動到位,對實施過程中的好人好事廣為宣傳報道,鼓舞了群眾斗志。

為建設舒適清潔、環境幽雅的新興牧區,嘎查開展了一定的環境創建活動,健全管理制度,認真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認真搞好環境,保護工作,綠化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保護良好。如今走到每家每戶,戶外清潔,環境優美;屋內擺設整齊、有序。與此同時,以“十星級牧戶”創建活動為載體,推進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建設。采取牧戶申報、專題考核、逐項評比、嚴格審查的考核程序,把牧戶的星級與群眾的政治榮譽掛起鉤來,使人人爭當好牧民,家家爭當文明戶。嘎查小組每月記實,每月評比;嘎查委員會每季度核實然后進行相應獎勵。在創建活動中堅持了“三個結合”的運行機制,一是與物質文明相結合,全面推行了農業科技,培養了科技示范戶6戶。二是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三是與法制建設相結合,嘎查的生產生活逐漸走上了法制化軌道。

以開辟文化活動為契機,豐富了群眾精神文明生活。每逢各種節日和重大紀念日,開展有意義的文體活動,利用牧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潛移默化地提高牧民的首先素質。在文化室牧民能夠看到自己喜歡及需要的圖書,不斷提高素質,廣播電視入戶率達到90%。通過各種形式的文藝宣傳活動,推動了嘎查“兩個文明”建設健康協調發展,廣大群眾形成了互敬互愛、扶弱濟困、尊老愛幼的良好道德風尚,“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深入人心。

嘎查風貌民風實現根本轉變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幾年下來,全嘎查上下圍繞“文明嘎查”的創建,真抓實干,大搞基礎設施建設,嘎查面貌有了明顯改善。開展了大規模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牧民保護生態意識得到提高。

通過開展“文明嘎查”創建活動,用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占領了牧區陣地,營造出了濃濃的文化氛圍,縷縷清新的社會風尚撲面而來,社會治安穩定。打架斗毆、偷盜賭博基本絕跡。適齡兒童按期入學,沒有“×××”練習人員,無“兩勞”人員和治安案件發生,無計劃外生育。不僅是年輕人,就是上了年紀的人也把學習文化知識當作份內事。全嘎查上下完全形成了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如今的嘎查領導辦實事,戶戶比干事,干部想干事,群眾愿干事,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展示著新一代牧民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