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副院長的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1-08 03:46:00
導語:醫院副院長的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首先是一名共產黨員
我有一大堆稱謂。優秀共產黨員、拔尖人才,主任醫師、副院長,徐州市及淮海經濟區好幾個醫學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等兼職頭銜。黨員有黨性,醫生有醫德。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醫生,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在醫生的職責崗位上,作為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必須要有超凡的專業能力。醫學的海洋浩瀚無涯。多年從醫路,最痛苦的是面對病人的疾病束手無策。剛入院的那幾年我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鉆研業務技術上,在打下良好基礎后,運用所學知識積極投入醫療技術創新。1988年我從南京腦科醫院進修神經內科回院后,在淮海地區率先將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應用于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由于當時科研條件和資金的限制,這項新技術的開展較為困難。我苦思冥想,自己動手,設計好模型后,找到集團公司機械廠的工人師傅幫助加工成了腦脊液細胞沉淀器。沒有實驗室,沒有顯微鏡,就到院內檢驗科去做實驗。因為每次實驗從細胞沉淀開始到結束需要兩個多小時,為了不影響檢驗科的正常工作,我只有經常利用中午、晚上和休息日做實驗。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后終于取得了成功。這項檢查技術使過去許多不易確診的少見病及時得到了早期診斷,挽救了許多病人的生命。家住沛縣一農村女孩因發燒、頭痛、抽搐住進了縣城醫院,經會診診斷為“隱球菌性腦膜炎”。這是一種罕見的病例,死亡率高,救治困難,用藥昂貴,要想治好至少得十萬塊錢左右,對于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這數額是個天文數字!一天,女孩的父親帶著家中僅有的400多元錢到市內為女兒買藥,一片藥60元,400多元錢還買不夠一天的劑量。老漢又著急又為難地找一些專家詢問,還有沒有其它便宜一點的藥能夠救治他的女兒。當打聽到徐州醫學院時,有位教授告訴他說:“你不如到礦務集團總醫院神經內科榮良群醫生那兒去看看。”老漢抱著一線希望找到我時,已是傍晚,焦急的臉上寫滿了期盼。我絲毫沒有猶豫,立即跟著老漢趕往沛縣,為女孩做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根據檢驗結果,我診斷那個女孩得的是普通的病毒性腦炎,排除了可怕的隱球菌腦膜炎,僅激素治療就可以了,并為她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為了不影響工作,我連夜乘車于凌晨兩點趕回徐州。半個月后,女孩康復了,老漢高興地逢人便說:“是礦務集團總醫院的榮醫生救了俺丫頭的命。”由于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方法簡便、實用,深受同行們的稱贊,市內幾家大醫院以及附近市縣的許多病人慕名而來,許多醫院的腦脊液標本也送來會診,并把這項技術推廣到沛縣、豐縣、新沂市人民醫院等地,至今共檢查病人2萬多人次,其中“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的應用研究”獲99年度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省煤炭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家都知道,腦出血是一種嚴重危害人生命的疾病,死亡率高,致殘度大。每當看到病人突發腦出血搶救無效去世,病人家屬痛不欲生的心情;看到病人雖經治療但落下殘疾,無可奈何的表情,我的心就非常難過。為使這種病人的死亡率、致殘程度減少到最低限度,我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力求尋找出一種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法。1990年我開始了《ct定位錐孔抽血尿激酶溶解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研究》,并不斷對穿刺方法和穿刺器械進行改進,共治療病人500多例,使腦出血的病死率降至15.8%,而且顯著降低了患者的致殘程度。為了推廣此項技術,進一步積累臨床資料,使更多的患者能夠盡早受益,我利用班后、工休乘車到市周圍的醫院去診治病人。幾年中,我受邀走遍了豐縣、沛縣、睢寧縣、邳州市、新沂市、連云港市及安徽的碭山、河南的永城等多家醫院,救治了一個個病人。由于該項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損傷小、安全有效、實用性強、不需貴重器械、易于推廣等特點,經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認為該項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對穿刺器械的改進屬國內獨創。目前已推廣應用到全國十五個省市的200多家醫院。另外,我還主持開展了頸側穿刺術,大劑量人體免疫球蛋白的治療重癥肌無力、急性腦梗塞的早期溶栓治療、頸動脈注藥治療腦血管病、肉毒素a治療面肌痙攣和眼瞼痙攣等多項新技術、新療法和臨床研究,多次獲得科技進步獎。
1995年,我擔任了總院神經內科主任。從臨床走上管理,說真話我有點戀戀不舍,但是作為一名黨員我明白,當好一個科主任責任更重。我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把工作干好,必須靠大家共同努力。黨員要走在群眾中,更要帶著群眾走。在抓好自己醫療技術提高的同時,我尤其注意做好傳幫帶工作,在對年輕醫生的培養上不保守,把自己二十年來積累探索的工作經驗和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們。我在科室內堅持每周舉辦一次專科講座,手把手的教授。使神經內科的醫生都能熟練地掌握錐顱抽血、頸側方穿刺、腦脊液細胞學檢查等新技術,整體醫療技術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被評為徐州市重點醫學專科,處于本專業技術徐州市同行領先水平。
2000年,我被任命為總醫院副院長,主管醫療和科研工作。崗位變了,但干事業的心不能變,作為一名黨員我理解“螺絲釘”精神,就是要不論黨安排什么崗位,都要把這個崗位做成最好。抓業務就要在醫療質量和服務上爭取迎頭趕超。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醫療技術的突破和醫療管理水平的提升上,采取與知名醫院的強勢專科合作,聘請全國知名專家為我院首席專家的策略,以此來培育我院的優勢專科,培養學科帶頭人。并引入先進的醫院管理理念,強化制度和規范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使總院的市重點學科、專科從零起步發展到了7個,品牌效應、社會影響力和競爭實力大幅提高,跨入了徐州市醫療行業前三強,成為江蘇省最大的企業醫院。
古人云:“醫無德者,不堪為醫”,我還有一句話:不修黨性,枉為黨員。作為一名黨員,不僅僅要在工作中發揮模范作用,更要在黨風廉政建設上發揮帶頭作用。從醫以來,我已經記不清拒收多少紅包、多少禮品了。每一次我都做到能夠當面退的就當面退,當面退不回去的就給病人代交住院費。我理解病人和家屬送禮的心情,但我始終堅守這道防線,我覺得收受紅包對不起當一名醫生的良知,更對不起一個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我常想,醫生沒有選擇病人的權力,無論男女老幼、城市鄉里,還是干部百姓、貴賤親疏,都應該一視同仁,對病人視親人,對患者奉真情,對社會獻愛心,這是一個醫師的起碼修養,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的應有品德。近年來,盡我微薄之力先后資助四名貧困家庭學生圓了大學夢,并兩次將獲獎科研獎金捐助給了希望工程。
由于在本專業上上取得了一些成績,黨組織給了我很高的榮譽。連續七年被評為院標兵、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市勞動模范,并多次獲局十佳共產黨員,市優秀共產黨員、市衛生系統十大杰出青年、市十佳行風先進個人等多項殊榮,98年被集團公司確定為“111工程”拔尖人才培養對象,2001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范光榮稱號。2002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優秀專家,并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隨著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知名度的不斷提高,許多醫療單位許諾高薪和優厚的待遇聘請我去工作,只要我去,車子、房子、票子全給解決。但都被我一一拒絕了。很多人不理解,說我“傻”;招聘單位很迷惑,對我說,你還需要什么條件盡管提,我們全辦到。我什么話也沒說,只是笑笑。因為我知道我的心已扎根在總院、扎根在徐礦,是徐礦集團黨組織培養了我,我要把我的所學奉獻給鼓勵我、支持我、關心我的職工和家屬!在這里我向大家表態,不論什么時候,我永遠不會做一名沒有良知的醫生,因為我有一個更加光榮的稱號——那就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