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1-08 04:03:00

導語:“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先進事跡材料

弘揚延安精神促進辦學育人

——楚雄農校“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先進事跡材料

延安精神是我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實事求是、改革創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工作作風;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民族精神和共產黨人高尚品質與優良作風的體現。半個世紀以來,它教育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英勇奮斗。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實的思想基礎。我校歷來把對學生的延安精神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培育四有新人的一項有效途徑,利用自身優勢全方位多渠道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延安精神。

一、積極提高認識,加強工作領導。

自2000年5月我校成立州延安精神研究會楚雄農校分會之后,我校一直注重抓好對學生的延安精神教育。通常都由學校黨總支書記擔任分會會長,學校政教處負責人擔任秘書長。每年的學校都會將延安精神教育作為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項目進行專題研究和部署;有《中華精魂》(高中讀本)作教材,學校黨總支書記帶頭宣講,積極組織活動,落實經費,并于每年底進行總結反思。

二、認真制定計劃,落實宣講隊伍。

學校延安精神宣講年初有計劃,有著一支由學校領導、黨團負責人組成的宣講團。宣講團成員思想素質好,熱心于延安精神的宣傳、教育、研究。學校經常性地組織學生我針對學校組織的活動撰寫心得體會、開展學習討論、心得交流等活動。2005年3月3日,我校舉行了“熔鑄中華魂”、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題教育讀書征文活動啟動儀式。3月28日起,學校教師普玉全程參與了“助學長征”楚雄段助走活動。2005年6月1日,我校召開“熔鑄中華魂”讀書征文活動先進集體、個人表彰會。

三、多形式組織宣講,努力追求好效果。

我校將“延安精神”與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向學生進行教育。并以此作為政治課教師的一項考核指標。學校黨辦、政教處、校團委圍繞“延安精神”為主題,多次組織演講比賽。在學校舉辦的知識競賽中,延安精神也成為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學校通過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欄等方式進行宣傳延安精神。學校的校園小報《校園文苑》中有經常有學生關于延安精神方面的投稿。

為進一步提高在延安精神宣講方面的效果,2002年11月19日學校邀請原楚雄州副州長李春和同志為全校師生員工作《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報告。2005年9月2日,我校又邀請李春和同志為全體黨員作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革命傳統教育專題講座。2006年3月24日,我校邀請原楚雄州州長普聯和同志為我校師生員工作了《以史為鑒振興中華》的專題講座。州延安精神研究會的老領導們的講座,每次都在校內引起較大反響,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

四、延安精神進校園,校園面貌變新顏。

通過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我校的校園文明、校園環境和師生面貌有了進一步的好轉,好人好事,先進典型不斷涌現,為校園建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5年9月8日,在我校舉行第21個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上,全體教職工為貧困學生捐款9030元。2005年9月15日,在延安精神研究會農校分會長、黨總支書記陳陽的帶領、示范下,我校63名師生(14名教職工、48名學生和1名家屬)自愿無償獻血14800ml。2005年度,學校共有四個班級到州敬老院作義務勞動,三個班級到西山公園、龍江公園義務清掃垃圾,獲得了較好的社會評價。2005年11月,我校被省教育廳授予“云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6年初,我校的“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被州委表彰為“優秀”獎,被州教育黨委評為“一等獎”。

總之,我校在開展“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中,組織有序,工作有力,成效顯著。我校有信心在州教育黨委、州延安精神研究會等上級部門的關心、指導、幫助下,在建設“和諧農校”的過程中,讓延安精神發揮更突出的作用。讓延安精神永駐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