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系統信訪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時間:2022-11-09 02:56:00

導語:國土資源系統信訪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土資源系統信訪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1998年秋,××同志從鄉鎮黨委書記調任縣建設國土環境資源局副局長,兼國土局長。機構改革后,國土局分立出來,成立國土環境資源局,他擔任副局長,分管土地管理工作。7年來,他一心一意撲在國土管理工作中,以強烈的責任心和求真務實的開拓精神,將滿腔熱血,傾注在這塊生他養他的紅土地上,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優秀黨務工作者”、“海南省清理整頓農業用地流轉專項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國土資源系統信訪工作先進工作者”……

××同志剛擔任國土環境資源副局長,恰逢該縣熱帶高效農業興起,隨著熱帶高效農業的迅猛發展和人口的膨脹,農民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強烈,土地供求關系緊張。一方面農民需要土地作為生產資料來脫貧致富;另一方面,由于長期以來土地管理工作不夠規范,農業用地流轉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缺陷,主要表現為土地承包金過低、土地使用年限過長、用地面積過大的“三過”問題;部分土地承包商承包土地后,因無力開發,部分土地長期閑置撂荒,不能充分發揮土地效益;農村土地權屬不清,界面不明等等,這些都嚴重損害了群眾的利益,群眾意見很大,引起糾紛,一度成為該縣農民群眾多次上訪的焦點問題。

處理土地糾紛是××同志的分管工作之一。幾年來,他的精力主要放在處理土地糾紛問題上,每年都帶領有關人員深入各鄉鎮、農村了解土地流轉情況,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對群眾反映的土地糾紛信訪案件及時調查處理,僅2005年,他本人就主持調處權屬糾紛27宗,面積8000多畝,合同糾紛5宗,面積1000多畝。

處理土地糾紛是一項政策性、法律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需要矛盾雙方互相理解,并依據有關法律才能順利解決。為此,他把每宗土地糾紛案件的處理,當作一堂土地法律、法規宣傳課,提高農民知法守法意識,依靠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敢于碰硬,是××同志在工作中一大優點,工作中的沖勁拼勁,在全縣土地管理系統是出了名的,許多復雜的土地糾紛問題,在他的面前都迎刃而解。1995年,某村委會未經村民同意,擅自將已于實行第一輪聯產承包責任制時分到在農戶的800多畝土地發包給某開發商,承包金每畝每年30元,所得承包金沒有發放給群眾。1997年,某開發商又將該地非法轉包給某公司。此事引起群眾不滿,多次上訪鬧事,強烈要求終止合同,把土地交給群眾經營。縣委曾三次派出工作組處理未果,最后將這一問題交給××同志負責處理。此事的處理比較棘手,一方面群眾的要求合理合法,另一方面,由于時間過久,某公司已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經營,種植的檳榔、芒果等長期作物已開始收獲,怎么辦?不經風雨,怎能現彩虹?憑著厚實的土地管理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終于將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為了準確了解村民的意見,他帶領有關人員,深入到該村789戶村民家中,足跡踏遍了該村的每一條村道,每條小巷,渴了,喝口水,累了,在村民家歇口氣,晚上10點鐘,還在和村民深談,外出打工的,還到他們打工的地方,征求他們的意見。經過10多天的努力,終于摸透絕大部分群眾的真實意思,在此基礎上,制定具體詳實的解決方案,然后召集村干部、村民代表、村民小組長和承包方開協商會,先后經過四次艱難的協商,依法解除原承包合同,由村民小組與某公司重新簽訂承包合同,承包期從原來的30年縮短為15年,承包金從每畝每年30元提高到100元,此舉,全村每年可增收近6萬元,承包金全部發到群眾手中,贏得了群眾的信賴。

××同志就是憑著這份執著和堅韌,憑著共產黨員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理念,忠實踐行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忘我工作,默默奉獻,以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