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建設示范村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21 04:57:00
導語:家園建設示范村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高車畈隊位于武湖最北端,是全市“家園建設行動計劃”首批試點村。全隊540戶,1750人,黨員48名,耕地面積2000多畝。近年來,我們隊支部一班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圍繞增強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隊經濟實力,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抓發展,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辦實事,率先垂范、廉潔自律樹形象,促進了高車畈隊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農工人均純收入達7500元,高出農場平均水平264元。高車中心村一期全面完成,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群眾的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高車中心村二期3萬平方米還建房已封頂,農村新社區管理模式全面推進,一個文明、整潔、優美、舒適的和諧家園初具雛形。我隊先后被市政府授予家園建設示范村、先進小區,隊支部多次受到區委、農場黨委表表彰。
致富思源。我們深深感到,高車畈的發展變化,靠的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指引,靠的是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靠的是加強黨的建設所提供的組織保證,激發了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創業激情,迸發了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的體會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必須”上:
一、要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必須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抓發展
“千道理,萬道理,加快發展是硬道理”。在實踐中,隊支部一班人認識到,如果不加快發展,千方百計讓群眾增收,讓群眾得實惠,黨組織的先進性就難以體現,黨組織的凝聚力就會受到影響。近年來,在農場黨委的領導下,我們以黨園建設行動計劃為抓手,以轉變農工生產生活方式為目標,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抓發展。
1、推進農工增長方式的創新。堅持都市農業方向,突出特色和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種養殖業。養殖業上,主攻網箱養鱔、魚鴨混養、豬魚雞混養,向名特優要效益,向生態循環要效益。種植業上,主攻西甜瓜、地膜花生等鮮食作物,提高農工收入。僅去年以來,我們就擴大西甜瓜、地膜花生面積400畝,發展網箱養鱔200畝、魚鴨混養面積150畝、豬魚雞混養面積100畝,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2、推進農工管理方式的創新。積極探索農村新社區的管理模式。成立了高車中心村社區黨支部,健全了管理組織,明確職責分工。投資400余萬元引進業主開發建設的高車中心村社區服務中心大樓建成并投入使用。群眾辦事不出村,能現場辦理的現場辦理,不能現場辦理的,由隊干部負責辦理完成,群眾在這里真正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務。服務中心還建立村級醫務室、警務室;組建了“婦女保潔隊”,綠化、環境衛生實現了長效管理。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無論是糧食補貼、水庫移民款的放發、農村低保對象的確定及放發數量等,只要是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事項,都及時公開,接受監督。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在推進高車中心村建設時,我們通過問卷形式了解農戶對中心村建設的相關反饋信息,86%的村民積極支持中心村建設,充分發揮農民在家園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努力體現“大家的事,大家議,大家定”。
3、推進農工生活方式的創新。按照“產業集聚、人口集中、灣村集并”的原則,采取“用政府的手引導、用市場的手籌資、用農工的手建設”的模式積極推進高車中心村建設。目前,高車中心村一期建設初具規模,建筑面積106畝,新建房屋102戶,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群眾的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由農場城投公司開發建設的高車中心村二期、三期也全面推進,今年將有近200余農工入住新居。
二、要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辦實事
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要發揮隊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必須要切實為老百姓辦些看到見摸得著的實事,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真正從心底感激我們的干部,感激我們的黨。
1、強化培訓增強創業能力。以位于武湖職高的黃陂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為陣地,大力實施“陽光工程”,培養新型產業農民和務工農民,提高農民的科技種養水平和轉移就業的能力。去年以來,我隊共有200余人參加了汽車駕駛、縫紉、車床、鉗工等培訓。目前,我隊打工隊伍發展到400余人,年打工收入實現500余萬元。
2、培植產業擴大創業領域。發揮緊鄰五通口鎮、緊鄰巨龍大道、黃武公路的區位交通優勢,引導村民積極發展離土不離鄉的靈活務工和以武漢為重點的打工經濟,將餐飲、娛樂、休閑、建筑業、交通運輸業、物流信息業作為農工增收新途徑。目前,我隊60%的農戶由單純的從事農業生產向多業并舉發展。隨著農場招商引資步伐的加快,我們積極引導村民到落戶企業就業,將變農工為企工作為農工增收的新渠道。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我隊有142名農工轉崗成為個體非農從業者,有80余人轉移到引進企業就業。
3、完善功能美化生活環境。以為民、便民、親民為出發點,配套設施,完善功能,提升檔次。為農戶設計了寬敞的陽臺和農家小院,建起了活動中心、籃球場、游園等文化娛樂休閑設施,健身器材配套齊全,自來水管、有線電視網、寬帶網接進每家每戶,戶戶門前鋪設了水泥路面和彩磚,設置了垃圾箱和整齊劃一的曬衣架,墻面新貼了瓷磚,房前屋后新栽了花卉樹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污水處理池配套完善。與此同時,與居民簽訂《門前環境整治協議書》,定期定人負責日常保潔,形成了保潔員、居民、社區干部齊抓共管、人人參與、人人負責的整治氛圍。
4、落實政策享受改革成果。在鞏固完善養老統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基礎上,按照農場的統一部署,積極探索人地分離機制,將《武湖農場失地農工勞務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中的有關政策落實到位,基本做到了養老有統籌、生病有醫保、失地有保障、教育有措施、救助有機制。由于政策落實到位,從而讓農工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5、倡導文明新風構和諧家園。充分發揮武湖工商所、場農業科、文化站的職能作用,開展了“送科技、送文化、送服務到農家”活動。充分發揮場戲迷協會、老年腰鼓隊、籃球隊等民間社團的作用,在高車中心村吸納新會員、新隊員,開展了武湖戲迷協會高車中心村戲迷自娛自樂活動周、籃球比賽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以爭創“十星級文明農戶”、“文明家庭”為抓手,大力倡導健康的婚育觀、終身的教育觀、和諧的家園觀,把家園建設與五好家庭、科技示范戶、文化中心戶、衛生文明戶的創建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加強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了文明的村風民風。
三、要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必須率先垂范、廉潔自律樹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認為,支部一班人作為帶領群眾加快發展的“領頭雁”,只有時時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黨員干部才能服你,群眾才會聽你的。
1、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一是抓學習,強素質。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黨的十七大學習等活動,隊支部一班人堅持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發揚“擠”的精神和“鉆”的勁頭,積極開展理論學習。為適應便民服務中心工作,隊支部一班人還專門聘請武湖職高的教師講授電腦課;隊支書書記肖仁林50多歲,為了學好電腦,花錢買了一臺電腦,讓兒子補課充電。通過學習,堅定了信念,增強了素質。二是抓隊伍,增強凝聚力。針對黨支部老黨員多,外出務工人員多的情況,隊支部積極開展“安家工程”和后備隊伍培養,每年,隊支部定期向4名外出務工黨員電話或者寄信,介紹隊的工作,輔導務工黨員學習;每年的民主生活會,隊支部提前打招呼;每到春節等重大節假日,外出務工黨員回家后,隊支部都要上門交心談心;使外出黨員始終感受到家的溫暖。隊支部積極關注和關心外出優秀務工人員和致富能手,積極將他們吸納進黨員、干部隊伍,作為后備進行培養,近年來,共發展后備隊伍5人。每年,隊支部一班人都要利用節假日,看望慰問老黨員、困難,定期與他們溝通交流,把黨的溫暖帶到他們身邊,通過這些舉措,提高黨員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抓致富,提高黨員帶富能力。近年來,無論是改棉種梨,還是建蔬菜基地、漁鴨結合基地,支部班子成員都是將自有的“責任田”當“試驗田”。去年,隊支部副書記王磊帶頭搞漁鴨養殖,幾經周折,給群眾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技術,其他幾名支委也都自我作示范,干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將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將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通過開展雙培、雙帶活動,一批黨員成為了致富、帶富能手。
2、加強作風建設。在各項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支部一班人都不講任何價錢,全力以赴。近年來,我隊調整土地的工作任務重、難度大,新農村建設房屋遷建也是新生事物,部分群眾不理解,隊干部一班人帶領黨員干部在從自身做起,從親戚朋友做起,干給群眾看。同時,深入各家各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講道理,算長遠帳,使群眾心服口服。安置就業,隊支部首先想到的是群眾,尤其是失地農工,優先培訓,優先安置。隊支委肖新民的兒子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家沒有工作,面對一次次的就業機會,但是他一直沒有為兒子開口子,要他自謀職業。由于隊支部一班人想群眾之想,謀群眾之思,化群眾之怨,群眾家里有什么心煩的事都會找隊干部傾敘,把隊干部當成了自家的親人、貼心人。
3、加強廉政建設。支部一班人“約法三章”:不準瞎亂花集體一分錢、不準搞特殊化、不準搞任務形式的暗箱操作,并且設置“明白墻”、“公開欄”,將隊集體財務收支、宅基地使用、集體經濟項目承包、干部報酬等事項定期向群眾公開,讓群眾監督,增強工作的透明度。群眾講,公開欄、明白墻,群眾心里亮堂堂。隊支部一班人認為,明白墻上抖一抖,勝過大嗓吼三吼。“明白墻”還了隊黨員干部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