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黨員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3-01 02:13:00

導語:黨建黨員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黨員先進事跡材料

提起*這個名字基本上沒有不知道的,他成為當地的名人其原因有四:一*從白手起家,歷經多年的艱苦奮斗,終于成為現代化擁有幾千萬元資產的農民企業家,他創造了一個普通農民發家致富的奇跡;二他是都寨村的村主任,在任職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嘔心瀝血為村里打井、修路、建大棚、搞文明生態村建設,讓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來,使都寨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身兼兩職,他不僅是都寨村的村主任,而且還是洋河套村的黨支部書記;四06年下半年他又到西陸莊村抓生態村創建,使“大村帶小村連片創建”變為現實。

*是土生土長的都寨村人,雖說出身貧寒,但他卻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敢闖、敢拼的干勁成了一個擁有總資產2千萬、年上繳利稅130多萬元的民營企業家。他致富不忘鄉親,2003年在村委會換屆中,他眾望所歸,成為都寨村的主任。他上任后與老書記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密切配合,先后為都寨村建蔬菜大棚100個。投資近百萬元打了3眼55米深的自來水井,鋪設安裝了2萬米自來水管道,讓全村720戶村民喝上的自來水。硬化了村內道路,修水泥路1500延長米,水泥板塊路面1500米,路邊鋪設方磚20萬塊。主街道兩側全部綠化,栽植垂柳、洋槐、白皮松、法國梧桐、紅葉杉等各種綠化樹木1500多棵,鋪草坪600平方米,建成四個花園景點。翻修了一座便民橋。亮化了街道,安裝路燈39盞,實現主街道全部亮化。安裝有線電視500戶。新修建辦公室11間、200平方米,徹底改善了辦公條件。建3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一處,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場所,使都寨村成為市級文明生態示點村。

都寨村在各方面的變化,洋河套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和*認識的人都跟他開玩笑說:“到洋河套當村長來吧”。他笑著說:“那怎么行”。牛頭崖鎮黨委、政府認清形勢,針對洋河套村的具體實際,于2004年9月派*入村任黨支部書記一職。

洋河套村現有人口1371人,黨員45名,耕地面積2460畝,2004年人均純收入3129元。村里主要因二輪土地延包尾子問題導致村情復雜,遺留問題較多,村里出現無人想理事,無人能理事的局面,村書記一職一直無人擔任,洋河套村同時也被列為“倒排村”。

*的加盟無疑是給村兩委班子注入了新鮮血液,不僅僅在于他能力強、見識廣、思路寬、魄力大,更重要的是他有拼搏不息的精神。*當上都寨村主任后,把企業管理全部交給了妻子,如今又當上了洋河套村的黨支部書記,他便成了一個掛名的董事長,一個甩手的當家人。上任洋河套村支書后,*便遇到了第一件麻煩事,原來由于村里這幾年沒人管理,村周圍大地里的動力電線,丟的丟,毀的毀,所剩無幾,村里近千畝的水澆地已經連續4年種上玉米,變成了旱田,群眾早已怨聲載道,但村里的干部們因村里沒有一分錢而沒有任何辦法。*立馬帶著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測量了所缺電線數量,經過認真測量和計算,所有的干部都驚呆了,原來村里共丟失動力線20000多延長米,重新架線需資金10萬元,群眾把目光全投到了*身上,*對大家說:“大家別著急,讓我來想辦法,現在離明年開春還早,在明年春耕之前,保證讓大家種上地,澆上水。”群眾聽了他的話都很高興,好像事情已經解決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是個說話算話的人,他答應的事沒有辦不到的。*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春節剛過,他便開著自己的車同其他干部找各級領導籌集資金解決問題,可是到最后籌集的錢只夠買一半的電線,另一半怎么辦?有的村干部說:“要不我們今年先把村北的電線架上,村南的明年再說。”*否定了這種想法,最后他從自己家拿出5萬元錢借給村里買了電線,解決了群眾種地澆水的問題。

*清楚的知道,群眾信服他,只能代表他過去曾經創造過輝煌。作為村書記,不像以前那樣干出點名堂來,不為群眾帶來更多的實惠,讓群眾盡快富起來,不僅對不起黨委的任命,更對不起洋河套父老鄉親對自己的信任。*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大地里、老干部的炕頭上、村民代表的家里,經過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集思廣益,謀劃致富良策,分析村情實際,結合當前的市場形勢,他決定像都寨村一樣把棚室蔬菜作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于是他選定205國道以南的50畝地作為棚室建設的基地,這樣不僅交通便利,而且與國道北都寨村的大棚相呼應,可以相互依托,共同壯大規模。他清楚的認識到,雖然洋河套、都寨兩村的發展思路大體上一樣,但兩村有著不同的情況。都寨是市級首批文明生態示范村,市縣兩級有不同程度的資金支持,而洋河套村只能想方設法找資金建大棚。于是洋河套村也以“反租倒包”的形式從農民手中劃出土地50畝,由其本人墊資建起了大棚,在建棚過程中,他像以前一樣沒有離開過施工現場,跑手續,買材料,經常要用車,他就把自己家的車開到了工地,整整一冬天他都忙碌在刺骨的寒風中,哪里有問題,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的身影,在工程后期,大棚已經育了苗,可用來保溫的草簾還沒有上棚,眼看要下雪了,氣溫驟降,十多年沒有干過農活的*脫掉大衣,帶領群眾把100多斤重的草簾一個接一個的送到棚上,一干就是三個多小時,他的行為無聲的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回到家,他的妻子看他累得氣喘吁吁的樣子,又心疼又生氣的說:“這樣干活,你圖個啥呀?”*望著窗外下著的大雪說:“如果不干,棚里的苗就被凍死了。”第二天他依然出現在施工現場……終于在他的努力下共建日光溫室20個,冷棚10個。去年冬天全部種上了香瓜。由于已經進入冬季,育苗稍微晚了一些,有的群眾怕虧本,七八個棚沒有轉讓出去,*義不容辭的把剩下的棚全部買了下來,當群眾看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香瓜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又急著買棚時,他又毫不猶豫的把棚拿出來轉讓給群眾。當年香瓜在市場上的行情總體上說是好的,但由于開始時外地客商不知道我們這里有香瓜,后來一些中間商壓低收購價格,為了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他同鎮黨委書記馮寶珍同志一起到長春、沈陽、哈爾濱等地去考察市場,考察之后*決定親自帶隊去闖市場,*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歷盡艱辛,在沈陽、長春兩地共賣出香瓜20多車,共計30多萬斤,為兩個村的群眾增收10多萬元。

自他任村書記以來,為洋河套村籌資140多萬元大力推進“五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村共清理垃圾500立方米,拆除違章建筑2處;結合村村通工程完成205國道至村內2000延長米道路硬化的同時,對村內4條2800延長米主街道進行了硬化,各家各戶門前鋪水泥方磚,實現了村內道路全部硬化的目標;在進村路兩側種植柏樹115棵、倒垂柳115棵;全村共粉刷街道6600多延長米;修建兩室10間,建占地408平方米的高標準文化廣場一座。

都寨和洋河套的巨變,是*向鎮黨委上交的兩份漂亮的答卷,2006年的兩委換屆,*仍是高票當選都寨的村主任、洋河套的村書記,他很忙,繁忙中的他從沒有停止過思索,7月份他向黨委請纓到西陸莊協助村兩委搞生態村創建。西陸莊緊鄰洋河套村東,全村90戶,是多年遠近聞名的花卉、苗木生產專業村,老百姓收入不菲,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村兩室十幾年沒法進人,主街道一直是土路。洋河套、都寨、西陸莊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一體的,兩個大村是生態村了小村怎能扔下?所以*要去。

*的到來,西陸莊新建兩室130平米,各項制度規范上墻。硬化主街道1200延長米,總面積4400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150米,安裝檢查井6個。清除石堆9個、柴草堆22個、沙堆6個、磚堆5個、土堆7個、廁所15個。粉刷墻面1500多延長米,書寫宣傳標語10余條。在村中心建300多平米文化廣場一個。全村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目前花卉、苗圃種植面積486畝,占總耕地面積的90%,從事種植的農戶達84戶,占總戶數的95%,擁有300頭規模豬場一座,扇貝養殖大戶3戶。

在幾年的時間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績,然而他并不滿足,他為自己的家鄉勾畫著美好的藍圖,他在這片沃土上辛勤地耕耘著、奮斗著、拼搏著……展示著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