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創文明單位事跡材料
時間:2022-03-12 12:14:00
導語:醫院創文明單位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衛生廳、省中醫藥局的幫助支持下,我院領導班子更新觀念,開拓創新,銳意改革,帶領全院職工堅持“振興中醫、突出專科、堅持中西結合”的辦院模式,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堅持三個文明協調發展,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把創建文明單位活動擺上領導班子議事日程,努力打造文明醫院、特色醫院、優質高效醫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年醫院被*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被*市衛生局授予先進單位稱號。
一、重醫德求規范,創一流服務
(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職工職業道德素養。
我們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以及在群眾中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活動,在醫務人員中大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素質。開展醫風、職業責任和職業紀律教育。深入學習郭春園和人民的好醫生王玲等同志的先進事跡,加強行業作風建設,樹立患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樹立以人為本思想,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誠信意識和質量意識,在醫療工作中自覺做到尊重病人、關愛病人、服務病人、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發揚愛崗敬業、開拓進取,精益求精,樂于奉獻,文明行醫的行業作風,努力營造奮發向上、勇于創新、比學趕幫、爭先創優的氛圍。
(二)以質量為核心,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質量是醫院的生命,是服務的前提。我院嚴格貫徹執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按照二甲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的質量標準和“醫院管理年”要求,健全了醫護質量管理機構和質控網絡。堅持執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院長周查制度和急、重、危病人會診制度,做到主任醫師每周查房兩次,主治醫師每天查房一次,住院醫師每天查房兩次,并有記錄。開展個案和疑難病例及死亡病例討論,規范門診處方和門診、住院病歷以及護理四種表格的書寫,將質量管理與獎金及年終評優掛鉤。從而提高了醫療護理質量,減少了差錯,杜絕醫療事故發生。
(三)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
為了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我院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因病施治。堅持抗菌藥物分級使用,制定使用規定。處方用藥以療效好、價格合理的普通藥物為主,合理檢查,合理使用貴重藥和進口藥,不開大處方、人情方,從而降低了藥品收入的比例,減輕了病人負擔。我院積極參加了*市衛生局組織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我院*年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金額950萬元,中標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26.47%,讓利給患者107.5萬元。
(四)改進服務流程,增加服務項目。
我院對窄小門診西藥房服務窗口進行改造,增加了4個發藥窗口。對藥房、收費處、住院病區實行電腦管理,統一進行電腦劃價、入帳和收費。設立門診導診咨詢服務,在門診設置一批候診座椅,免費提供開水和水杯,實行內、外、婦、急診科醫師24小時應診,建立了醫生專長、醫療設備專欄介紹,使不同層次、不同病種的病人能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就醫選擇。對住院病人實行“一日清單”制度。對革命烈屬、傷殘軍人、享受定期定量補助的老復員軍人到我院就診實行看病優先的制度,免收其門診掛號費,并在門診大廳設立了“優撫對象優先優惠窗口”及“軍人優先”窗口。繼續實施“扶貧病房”制度,對特困病人除藥品、衛生材料費外,實行八至九折收費,對下崗職工實行七折收費,對70歲以上老人免收掛號費,對城區內救護車出診接回住院的病人免收車費。
二、重人才強業務,創一流技術
認真實施《人才培訓規劃》、《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方案》和《業務學習制度》,采用走出去、請進來、院內講評、“三基三嚴”培訓、考核等多種形式,加強業務學習。不拘一格招聘人才。*年我院在全國公開招聘人才,招調了8名有豐富臨床經驗及專長的醫療骨干,從基層醫院等招聘了多名業務能力強的醫護人員,充實了各科室的技術力量。此外,我院還制定政策鼓勵科研,加快人才培養,依靠科研成果、技術特色提高競爭力。營造愛才、惜才、用才氛圍,使醫療、科研、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兩年來,我院獲得國家級科研立項1項,省級科研成果1項,省級以上刊物28篇,市級刊物37篇。廣東衛視臺新聞報道1次,*電視臺專題報道2次,*日報報道2次,《*》刊載10次。積極與省等上級醫院、醫學院校聯系、合作,聘請專家教授到我院坐診,增強醫院的醫療實力。*年5月,我院聘請和引進專家到我院開展腫瘤介入治療、顱腦外科、胸腹外科等手術及綜合治療。腫瘤介入治療方法為全市腫瘤患者開辟了一條康復道路。
三、重設施優環境,創一流形象
(一)優化資源配置。
我院以不斷滿足群眾的醫療保健服務需求為出發點,找準自身的功能定位,調整了業務科室結構,科學合理地配置了醫院病床和醫療設備,使現有的衛生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近兩年來,調整了業務用房布局,增加骨傷科、普外科的床位,擴大住院病區,床位由80張增至200張,緩解了工作用房緊張的狀況。同時,調整了醫療業務技術結構,擴大業務范圍,重點加強了中醫骨傷科、外科、急診中心和康復科建設,充實人員,添置設備,改善條件,增強綜合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了重點專科的作用,形成了療效優勢。
(二)添置先進設備。
近年來,我院投入776萬元,引進螺旋CT、進口彩B、500MA隔室遙控X光機、動態心電圖機、肺功能測試儀、紅外線乳腺透照儀、多功能麻醉機、心電監護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射頻治療儀、高壓液氧治療儀、中藥熏蒸床、r-免疫計數儀、DSA數字減影造影機等53臺(件)大型先進醫療設備,此外還購置了裝備先進的救護車3輛,車內急救藥械齊全,每輛車均設有搶救床1張、留觀床4張、呼吸機1臺、除顫儀1臺、洗胃機1臺、負壓吸引器1臺。開設“綠色通道”,急診出車5分鐘內到達,居全市之首。“綠色通道”運行暢順,搶救成功率達93.77%。
(三)營造優美環境。
為改善醫療環境及條件,我院多方籌措資金,對門診及舊病區進行全面改造,美化亮化,營造優雅舒適的就醫環境。兩年來,為改善就醫環境,醫院投資203萬元新建門診候診大廳、急診中心注射室,對所有病房進行裝修,安裝了電視、空調。門診輸液安裝了躺椅,讓患者到醫院有到家的感覺。還爭取政府支持貼息貸款投資1200萬元,興建了一幢8層占地面積約781.5m2,建筑面積近6000m2的住院大樓,增加了病床150張。加強環境衛生整治,使我院醫療環境及醫療設備條件大大改善,初步成為一個園林式醫院、無臭味醫院。
四、重品牌促發展,創一流效益
我院通過加強管理,銳意創新,積極開拓,在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年門診診療人數100028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996人次,業務收入2496萬元,比*年增長50.57%。*年1-7月,門診診療人數53104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094人次,業務收入1734萬元,比*年同期增長20.81%。
(一)好品牌促發展。
我院因地制宜,因院制宜,突出做大做強中醫特色專科,注重中醫特色品牌的打造。重點加強康復科、骨傷科等專科建設。我院的康復科是以理療和雜癥科合并而成,該科開展的診療業務有針挑、針灸、推拿按摩、頸腰椎牽引、中藥薰蒸、中藥熏洗、小針刀、中風后遺癥、敷貼療法、磁療、梅花針、穴位注射、灸法、小兒捏脊等項目。采用針灸理療、針挑配合按摩、電腦三維牽引床治療各種頑固性慢性疾病和腰頸椎病。針挑療法1998年獲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2000年被納入了衛生部臨床適宜診療技術整理和研究項目,并于*年通過了國家中醫藥局專家組的驗收。*年以來,我們把骨傷科作為醫院的重點科室來建設發展,通過引進人才,加強人才培養,改造、增加業務用房,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充分發揮中醫特色療法,縮短療程,增強療效,減少病人痛苦,使這個具有明顯傳統中醫特色的臨床科室展現新的生機,住院病人大幅增加,業務收入也明顯提高,由2001年的110萬增至*年430萬。
我們在重視中醫特色專科建設的同時,還注重中醫藥同步發展。我們利用中醫院的優勢,大力培養中藥加炮制方面的人才,炮制中醫特色的丸、散、膏應用于臨床,如我院的趺打藥膏由于便捷、價廉、療效好,在本地區享有較高的信譽,深受群眾好評。中醫參與治療率達到86.17%,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為了進一步搞好中醫專科專病的內涵建設,我院興建了占
地面積400m2的長廊式診室,并于今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該長廊是辟作中醫專科專病診室及藥房。通過返聘或招聘退休的本地老中醫或外地的名老中醫專家,特別是一些有專科專病及疑難診治特長的名老中醫,開展超市式的服務,供病人選擇,利用名醫效應,以突出中醫的品牌優勢,擴大中醫的影響,加強中醫專病專科的建設。
(二)抓好管理促發展。
醫院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實院務公開制度。院制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意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制度和追究制度》、《民主管理和院務公開制度》等,以制度進行管理。每年召開2-3次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醫院的重大建設項目以及經營管理等事項,每季度對醫院重大事項進行公開,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抓好文化促發展。
積極建設醫院文化,在干部職工中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我院在院內通過建立板報、建立文化活動室、編印院報,以及開展系列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醫院文化氛圍。
- 上一篇: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意見
- 下一篇:農村合作醫療會議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