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科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19 09:40:00

導語:醫院急診科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急診科事跡材料

各位領導,姐妹們:

大家好!我叫*,是威海市立醫院急診科的護士長。自19*年從事護理工作,到現在已經有26個春秋了。回首逝去的這段歲月,有過艱辛,有過喜悅,更有收獲,在為病人默默付出的過程中我體味著自身的價值。曾有人這么問我,當個護士有什么好的,整天沒完沒了地在搶救、輸液、換藥、打針,假期少的可憐不說,經常還要披星戴月,工資又不高。是啊,圖什么啊?只要一個電話,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雪花滿天,我們都要義無返顧的走向病房,走向需要我們的每一位患者;也許當別人還在睡夢中時,我們卻要爬出熱被窩走上工作崗位,心里念叨的也是哪個病人該輸液了、搶救車上的藥品是否備齊了,醫生的醫囑是否全都執行了……盡管面對他們的提問,無數次的回答是苦、累,但隨后也總有一個聲音涌上來:值!因為,看到患者康復時展露出的燦爛笑容,聽到病人說的那些感激的話語,我無悔于自己的選擇和多年的追求。

我匯報的第一題目是:愛心做橋,通向健康的彼岸

急診科的護理工作較為復雜,忙而累,工作難度大、強度大、遇到的問題也最多。在這個崗位上工作,需要付出的更多。

急診科的工作沒有規律,一個電話打來,馬上就要投入到緊張的急救工作中去,展開與時間爭奪生命的賽跑。無論是在漆黑的樓道里,還是在荒涼的山頂上,都留有我們嬌小的身影,多少次即使自己凍得瑟瑟發抖,也硬是把軍大衣披到了病人的身上;因為工作的特殊性質,沒有正常的作息時間,沒有了節假日的概念,更談不上有閑暇時間陪伴在父母和孩子身邊。

急診科的護士最辛苦,也曾有人說,我寧可不干護理工作,也不愿意在急診科當護士。車禍、外傷的病人,往往滿身是血,表情痛苦不堪甚至面目全非,看到這些絕大多數人都會頭暈眼花,甚至惡心嘔吐,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投入搶救,一方面積極配合醫生搶救病號,另一方面又要充當擔架工,此外還要照顧好家屬的情緒,及時地安慰和開導他們。有些酗酒的病人,神志恍惚,精神亢奮,動輒謾罵、毆打。有時遇到病情危重的病人,家屬的情緒比較容易激動,經常不分青紅皂白地責罵我們。這些情況遇的多了,我也逐漸學會了忍受委屈,更多的是用寬容平靜的心態去對待,以更好地服務去贏得患者的信任,將委屈的淚水往肚里咽。

一個秋風瑟瑟的傍晚,急診接來一名昏迷的腦溢血患者,大小便失禁,全身散發著刺鼻的臭味,然而我們沒有皺一下眉頭,全身心地投入到搶救工作:吸氧,導尿,輸液……一切進行地緊張有序,忙而不亂。緊急搶救后,病人的病情穩定了下來,我就端來熱水,幫助病人脫下衣服,仔細為病人擦洗,擦洗過程中病人身上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我只好擦一會兒再出去吐一會兒,就這樣反反復復,直到幫病人擦洗干凈。旁邊的一位老大娘見了說:“閨女,你真是不容易,就是自己的家里人也不一定都能做到。”我聽后欣慰地笑了,因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病人的認可。

急診科是個特殊的場所,在這里,每天都上演著生死時速;在這里,我們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在我們的努力下,有多少生命在這里得以延續,有多少家庭在這里得以團圓。

去年初的一天,正值下班的時間,120出診接回一名跳樓自殺的男子,年紀剛剛20,全身有多處骨折,整個人處于休克狀態,情況十分危急。見狀后我馬上換上工作服,投入搶救工作,和值班護士一起給病人接上呼吸機、輸血、加壓輸液……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在大家辛苦地搶救下,傷者的血壓開始逐步回升,開始蘇醒過來,醒過來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還活著?”盡管當時我已是滿頭大汗感覺非常疲倦,但當聽到這微弱的聲音后,我們高興的如同孩子,擁在一起說,“我們又成功了!”

我匯報的第二點是:用心去做,以熱誠的服務對待病人

一切為了患者,一切服務于患者,決不是一句空話,是需要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服務的。做一名好護士,更要富有一顆同情心,需要我們為維護他人的健康付出汗水。

去年冬天,科里收治了一名安眠藥中毒的“三無”病人,在經過洗胃、輸液等治療后,病人的病情穩定下來,但情緒非常低落。看到這種狀況,我便主動與其搭話,可患者就是不配合,閉著眼睛,一言不發。我能理解患者當時的心情,耐心開導的同時又親自為患者擦去身上的嘔吐物,幫他買來小米粥……可能是我的一舉一動感動了他,他淚流滿面,慢慢向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出院時,患者滿臉熱淚地對我說:“大姐,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循循善誘地交談,面對面推心置腹的交心,使得病人心里有什么話,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愿意主動對我說。我就充分利用這些機會,給病人做思想工作,使他們消除了心理上的恐懼,減輕他們精神上的沉重負擔,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護理工作是科學、藝術與愛的結合,作為一名護士長,更要懂得管理的藝術,在工作中,我更加注重用心去管理,用行動去引導和帶動。

20*年,醫院成立了心腦血管救治及冠心病監護病房。這不僅加大了急診護理工作任務,同時也對護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病區管理上,注重強化醫療安全,嚴格質量控制,落實責任到人,從而使每項工作都做到規范化與標準化。同時,進一步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意識,倡導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一番努力下,各項工作逐步進入正常軌道,禮儀般的自我介紹和問候,詳細的病房環境介紹,解除了新入院病人的緊張和陌生感,拉近了雙方的距離,讓病人真正感受到“來有迎聲住有溫馨走有送聲”。我還根據急診科輸液病人多且為臨時性的特點,在領導支持下推行透明輸液、信息化管理及簽名制度,自己動手制作輸液溫馨提示卡,不僅規范了操作,也為病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今年“六一”兒童節,我們還聯合患兒搞了一次聯誼會,在輸液室的窗上貼上卡通畫,輸液椅上掛上了氣球等,為就診的兒童營造一個溫馨、愉快的診療氛圍。患兒家長為我們的細心和耐心所感動,紛紛寫來熱情洋溢的表揚信。現在的輸液室已成為醫院門診的一處亮點,幾乎每個月都要接待各個醫院的參觀學習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正是憑著對護理工作的執著以及對病人無私博大的愛,贏得了領導及公眾的普遍贊譽。我曾先后多次被評為優秀護士,先進工作者,優秀護士長,威海市三八紅旗手,威海市工會積極分子,市優秀護士,榮立過三等功,山東省十佳護士長,所領導的護理隊伍也被評為威海市“巾幗文明崗”和威海市“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領導與同事的支持與關愛,成績是屬于我們整個醫療團隊的。

從事護理工作雖然很累,有煩惱,也有遺憾,但每當看到一個個在死亡邊緣掙扎的生命經過我們的搶救重回生命春天的時候,每當看到一張張痛苦無奈的臉龐經過我們精心的護理帶著開心的笑容與我們道別的時候,我的內心總有一種強烈的震撼,為自己所從事的平凡而深感自豪,我無悔于我的選擇與追求!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