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的先進材料
時間:2022-06-17 10:28:00
導語:村黨支部的先進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位于*鎮西24公里處,轄十一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232戶,總人口4604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109人,其中男黨員95人,女黨員14人。村支部在上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指導方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進取,以創建高標準“五個好”村支部,建設小康文明新農村為目標,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積極開展“雙鏈雙推”活動,廣泛征集意見和建議,探討新形勢下的新辦法,活動開展扎實有效取得了可喜成績,使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全面完成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各項任務。
村支部以實現高標準“五個好”為目標。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有了長足發展,現在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了7萬元。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解決了有錢辦事的問題。支部、村委的領導深感自己文化少,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帶領群眾達小康的方法簡單、辦法不多,向知識要管理水平、要領導藝術,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紛紛報名參加農廣校和實用技術培訓班,現已有2名同志拿到畢業證書,取得中專文憑,還有3名同志正在參加農廣校的學習。廣大黨員積極參加實用技術培訓活動,有13名農村黨員領到綠色證書。
二、以村黨支部高標準“五個好”為目標,狠抓了基層組織建設。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層組織中的廣大黨員干部,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是聯系群眾最廣、解決群眾問題最多、帶領群眾致富達小康的領路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主要是通過基層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去落實、去執行,基層組織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關系到各項事業的成敗。*村把基層組織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常抓不懈。
一是抓班子,解決有人辦事的問題。在班子建設上,堅持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備的原則,注重班子的整體結構,堅持從實際出發,逐步解決班子中年齡偏高、文化偏低、能力較差的問題,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行了第六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通過“直選”的方法,由村民直接選出了自己的當家人。
二是抓學習,提高黨員干部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隨著改革的深化,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會不斷的出現。如果不加強學習,就無法改變舊的觀念,更無法駕馭市場經濟,村支部一班人深深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村支部始終如一地把堅持學習作為認識新形勢、適應新環境、解決新問題的基礎工程來抓。開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大學習,對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主要問題,資源優勢如何才能轉化為經濟優勢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廣泛的學習討論;幾年來共舉辦村培訓班12期,培訓黨員268人次,積極分子58人次,使每個黨員的黨性觀念、組織紀律觀念明顯增強,對市場經濟的認識有了新的提高,帶領群眾闖市場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是抓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制度的規范約束作用。進一步完善了村支部工作制度,集體經濟管理制度,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村干部廉潔自律制度,村民大會、黨員大會議事制度,黨員目標管理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員聯系戶制度,評議干部制度和村規民約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把基層組織和村務活動納入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用制度規范政務、村務,用制度規范言行,增強了干部群眾的民主意識和依制度辦事的自覺性。
四是抓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充分發揮了村委會、婦聯、團組織、民兵組織的職能作用。形成了以黨支部為核心,帶領群眾勤勞致富的堅強的領導集體。
五是抓黨員的發展,充實和壯大黨員隊伍。積極慎重地發展黨員,改善黨員隊伍中文化低、年齡高、少數民族黨員少的結構。在發展黨員中他們做到了堅持標準、嚴格程序、保證質量,發展的重點放在有文化的青年農民,并注重從婦女和少數民族中發展黨員,三年來共發展黨員18名,其中,婦女6名。幫助入黨積極分子加強學習,幫助他們端正入黨的動機,嚴格了入黨手續,支部建立起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檔案,定期對積極分子進行考核,全面了解重點培養對象的政治覺悟、思想品德、現實表現等方面的情況。真正體現了黨的組織建設的嚴肅性和組織發展的廣泛性。
六是抓政務、村務、財務公開取得了實效。在全村范圍內堅持開展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村組費用的支出,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并定期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多年來,沒有發生一件因為村務、財務不公開引發的群眾上訪事件。
三、認真抓好黨員“三結合”致富鏈工作,調動黨員和本村的富裕戶積極參與到致富鏈活動中。三年來,支部黨員中已有82名參與到致富鏈活動中,結鏈82對,幫助本村82個困難戶。目前,已有58個在致富鏈活動中脫貧。
四、先進性教育活動嚴格程序、狠抓落實,取得顯著成效。
為了突出活動成效,真正把先進性教育活動滲透到農村工作中去,抓好“四個結合”,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使先進性教育活動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一是與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相結合。村支部根據黨員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邊學邊改,幫助群眾解決“行路難”、“飲水難”、“讀書難”、“看病難”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1、積極動員群眾對全村的主要路段整修擴道,全部墊土鋪沙,改善了群眾行路條件;2、合理規劃,組織利民組集資6萬元對組內268戶農戶全部安裝上了自來水,解決了1000多口人吃水難問題;3、積極聯系學校,村“兩委”成員個人集資1000元,解決了貧困戶郝紅偉兩個子女上學難問題;4、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幫助因病致貧戶楊蓮,申請到救助資金2000元。
二是與開展“農家課堂”相結合。我村把實施“農家課堂”的實用技術培訓內容納入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培訓計劃中去,發揮“黨員富裕戶”的典型示范引導作用,要求他們當好宣傳員、輔導員和聯絡員,延伸他們的“傳、幫、帶”作用,以他們的致富經驗,建立起靈活高效的農民科技培訓方式,提高農民致富能力。使廣大農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先進性教育活動帶來的變化,從思想上受到教育,在物質上得到實惠。黨員富裕戶張蘭庭,是全村的養殖大戶,養殖經驗豐富,管理水平高,村支部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把學習課堂設在了張蘭庭家中,讓黨員現場觀摩,讓他充當輔導員,實地介紹經驗,有效的提高了培訓質量和效率。農民經紀人李永,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多次主動和黨支部聯系,和黨員交流致富經驗,動員他們加入農民經紀人隊伍,壯大服務團體,帶領群眾共同富裕。
三是與創建生態文明村相結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主要內容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對全村的道路進行了統一規劃,改觀村容村貌;立足資源條件,研究規劃村域經濟發展方向;建立健全全村各項財務管理、黨建工作制度;組建了文藝宣傳隊和秧歌隊,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地改善了冬閑群眾賭博、喝酒等惡習,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農村的新變化,感受到了農村發展的新氣象。
四是與培育、宣傳自己“家門口”的先進典型相結合。在充分發揮“黨員致富人”和“農家課堂”模范作用的基礎上,學習、宣傳先進典型,我村選樹了黨員致富人張蘭庭、農民經紀人李永等先進典型,讓他們現身講解致富經驗,用身邊的人講述身邊的事,用身邊的事感動身邊的人,從而激勵全村黨員群眾發家致富的內在動力,使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人心、影響深遠。
- 上一篇:法院辦公室主任先進事跡
- 下一篇:優秀教師的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