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新模式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7-17 11:33:00

導語:黨員新模式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新模式先進事跡材料

在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中,××省××市創新學習實踐形式,把“擴大的支部會”開到困難群眾的“小院內“,為群眾排憂解難,以此轉變干部作風、密切干群關系、謀求科學發展。5月中旬,由人民日報《黨建周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與實踐網聯合推出的“‘抓黨建、促發展’特別報道走進××省××市,就“擴大的支部會”進行采訪。

聽民聲——“支部會”開到群眾“小院內”

5月,被譽為“三峽明珠”的××市××縣四處展現出勃勃生機。16日上午,記者跟隨該縣縣委書記羅平烺來到茅坪鎮楊貴店村第一社區,走進村民龔發菊的家里,參加縣委辦公室總支第一支部召開的“擴大的支部會”。該村支部書記韓慶戰、村主任萬承奎,老支書王合田、老黨員金昌銀等9名黨員和群眾代表,也從田間趕來,參加這次特殊的“支部會”。

種了半輩子地的王合田有些激動地說,平生第一次與縣委書記一起參加“支部會”。他說,這幾年村子有變化但不大,建議村“兩委”要在發展集體經濟上下功夫。有40年黨齡的金昌銀說,他帶來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四個。接著,他從村內的公路建設談到產業發展、建房難。66歲的老黨員望開均反映,“水龍頭上缸了,池子里卻沒水”。

村民們反映的農業科技服務、社會治安、婦女就業等問題以及個人的實際困難,縣委辦第一支部成員都一一記入《民情記載卡》。隨后,議定形成《聯合會議備忘錄》,并將逐一解決落實。類似的鏡頭正在××××不斷上演。縣紀委黨總支帶著《民情記載卡》,專程來到水田壩鄉石埡村,深入81歲老黨員王恩榮家“辦公”。王老熱情地反映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的四個問題,并提出“丈夫過世早,兒子癡呆,自己身體不便”的家庭困難。采訪中,記者在縣紀委翻閱了《“家庭辦公”會議紀要》,只見王老所反映的問題件件都有“議定”。村支部書記胡學仝說,對于她的生活困難問題,“擴大的支部會”已“建議將其納入低保戶申請名單,提請群眾會上討論”。

位居三峽工程庫首的××××,是移民大縣、農業大縣,也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諸多原因致使群眾關注的移民、扶貧等熱點難點問題多,困難群眾多、類型復雜。早在4月上旬,××縣就發出《關于認真落實“擴大的支部會”進一步加強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的通知》,要求參加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的138個單位2669名黨員,進一步把“擴大的支部會”開到困難群眾的“小院內”,實實在在為群眾排憂解難。

據該縣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縣委副書記羅聯峰介紹說,4月底以前,各參學單位黨組(委)或支部必須到聯系村(社區、企業)、困難群眾家庭,召集當地黨總支(支部)、黨員群眾代表,普遍聯合召開1次以上的“擴大的支部會”。

為增強“擴大的支部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該縣黨員干部通過“七一關懷熱線”、發放征求意見表及走訪調研村(社區、企業)、農戶、普通黨員等形式,還聘請885名黨代表作為“七一關懷熱線”信息員,聘請農村和城鎮社區241名無職黨員作為和諧社會工作者,搜集相關民情信息,準確掌握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再進行歸類分析,轉發到各部門。

目前,全縣已有60多個單位進村入戶召開了“擴大的支部會”,找準并議定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240余個。這種形式深受群眾好評。楊貴店村老黨員望開均感激地說,“擴大的支部會”開到家門口,了解群眾的米壇子、鹽罐子,我們的心里熱乎乎的。

解民憂——“備忘錄”辦到群眾“心窩里”

4月12日,××縣××鄉××村收到縣民政局拔付的3萬元資金,用于新修3公里通組公路。該村村支部書記肖秀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做夢都沒想到“備忘錄”落實得這么好這么快。

四天前,縣民政局黨總支來到××村,與鄉、村聯合召開“擴大的支部會”,議定了新修公路3公里、新發展核桃200畝、建設抗旱飲水池等問題,并寫進《聯合會議備忘錄》。民政局黨組書記宋正榮介紹說,他們還為20名困難黨員捐贈現金6000元、棉被20床。他說,能現場解決的問題,一個都沒遺留;涉及資金數額大、部門多的事情,如修公路、種核桃、建水池,已與幫扶該村的市民政局及當地鄉政府進行了聯系、協商,議定了共同解決的具體辦法。

記者在××縣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了解到,該縣對“擴大的支部會”商定的事項,提出了明確的督辦要求。即對《“家庭辦公”會議紀要》或《聯合會議備忘錄》議定的事項,能現場解決的問題,由參學單位現場落實;需要基層黨組織負責落實的,由參學單位定期訪談幫扶戶,了解落實情況;需要上級黨組織和各部門協助解決的問題,由參學單位請示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經梳理匯總后與“七一關懷熱線”辦公室共同牽頭解決。

據了解,該縣在一年前開通的“七一關懷熱線”,重點受理黨員、干部、人才的訴求,同時兼顧邊緣弱勢群眾的訴求。經過一年探索,該“熱線”已建立起“專項資金”援助、“部門承諾”扶助、“熱線義工”幫扶、“綠色通道”關愛等長效機制。民政、扶貧、勞動等18個部門,公開承諾優撫政策措施50條,對患重病、受災、入學等特困群眾予以扶助。

“這些實惠都辦到了我們的‘心窩里’”,參加“擴大的支部會”后,九畹溪鎮穿心店村村民向方宏說。縣財政局黨組在該村“擴大的支部會”上,得知該村35個困難戶發展烤煙有困難時,當場表態為每戶送2袋化肥。同時,縣財政局黨組還現場引導參會群眾代表和黨員代表理清了“科學發展謀致富、咬定烤煙不放松、庭院經濟為補充”的發展思路,確立了“財政局黨組主導扶、村委會協助扶、黨員干部結對扶”的“三級聯扶”長效幫扶機制,并現場議定在今年真情扶持一個產業(烤煙)、力助維修新修兩條公路(村一條,組一條)、重點實施“三扶”工程(扶智力、扶產業、扶項目)。目前,這些寫進“備忘錄”的議定事項,已成為縣財政局黨組的重點工作之一。

得民心——“黨給了我活下去的信心”

5月16日下午,記者跟隨××省××縣物價局黨組一行九人,乘車顛波4個多小時,來到梅家河鄉鄭家嶺村。與黨員群眾代表及村干部進行座談,參觀整齊、洋氣的新農村建設居民點……幾位常年在辦公室工作的黨員感嘆道,沒想到邊遠山區的村干部工作如此出色,沒想到邊遠山區的群眾對物價工作如此關注。

談及“擴大的支部會”,該局黨組書記劉興遠頗有感觸地說,沉下去才能聽到最真實最迫切的民聲,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擴大的支部會”這個平臺“逼迫”黨員干部作風變得更務實、更扎實。在“擴大的支部會”召開的第二天,他們即著手組織專班,對鄉鎮的藥品價格和服務價格進行大檢查,解決村民們關注的藥品貴問題。

78歲的李文玉,是桔頌社區的一名老黨員。1996年老伴去世,女兒、女婿都有病且都下崗,她靠低保和撿垃圾維持生活。去年,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真想一死了之。得知這一情況后,社區黨總支書記、支部書記、黨小組長等人來到她家,召開“擴大的支部會”,專門研究解決她的生活問題。一個月后,還給她送來一臺電視機,看上了有線電視,并指定了一人結對幫扶她,照顧她的日常生活。她感激地說,共產黨是我的恩人啊,是黨給了我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她說,只要能動就還要繼續撿垃圾補貼家用,讓黨組織把關懷送給更困難的群眾。

“要把具體服務好一個家庭成員的發展作為基層黨組織的重要內容”,××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厚軍說。“擴大的黨支部”正是運用全新的組織工作理念,聯系好、服務好每一個家庭,使黨群、干群關系密切起來,使社會的家庭細胞和諧起來。

槐樹坪村是縣扶貧開發辦的聯系點。縣扶貧開發辦黨組深入該村,召開“擴大的支部會”后,協調聯系了8家企業,結對幫扶16戶貧困戶。惠農食品公司總經理、黨員韓慶山,到幫扶對象鄒維英家里“辦公”,把她和患腦膜炎后遺癥的兒子一起安排到公司養豬,幫其“還債”致富,鄒維英的臉上露出了多年未見的笑容。她逢人便說,黨的政策好、干部好,我才有了今天的“好窩窩兒”。

像鄒維英一樣幸運的人,在××舉不勝舉。“擴大的支部會”正以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于廣大黨員干部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新平臺。一戶又一戶困難群眾,在上級黨組織細致入微的關懷中,得到溫暖、得到實惠、得到“尊嚴”。

“擴大的支部會”正以旺盛的生命力,成為××省××縣廣大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新平臺。××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厚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擴大的支部會”使黨員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到了實惠,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社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