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書記優秀事跡
時間:2022-01-25 05:26:00
導語:村黨支部書記優秀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扎蘭村過去是窮掉底的后進村,郭書記上任10年,我們村徹底翻了身。”
“別看郭書記貌不壓眾,還操勞了滿臉‘褶子’,可他心里裝著大家的事,在老百姓心里最有位置。”
在*縣大四家子鄉扎蘭村,只要你提起村黨支部書記*,不論是村干部,還是村民講起他的故事都是滔滔不絕。他們說,貫徹“三個代表”,*就是做得好。
為公家辦事不摻假,一分錢掰成兩瓣花
說起*,村民們最佩服的是他為集體當家,比過自己家日子還仔細。
1993年1月,*當選為村支部書記。那時候,村里是個“破大家”,光外債就欠了37萬元。村里本來就窮,村里花錢大手大腳,老百姓最看不慣。*上任后首先狠剎吃喝風,壓縮招待費。村里立了一套規矩,規定村民小組長以上的村干部一律不準用公款下飯店;到扎蘭村來工作的縣鄉干部需要就餐的,一律吃派飯,村干部不陪餐;村干部到村民家辦事也不準在村民家吃飯。村干部外出開會、辦事規定了“三不準”,即不準雇車,近處騎自行車,遠處坐公共汽車;不準下飯店;不準住宿費高的旅館。
這些規定,剛開始實行時,有個別村干部認為有點太嚴了,太死性了。*就對他們說:“本來村子就窮,如果當干部的再吃點、喝點、摟點,就永遠別想翻身了。既然老百姓信任咱們了,就應該管好村上的錢,讓全村老百姓放心。
執行這些規定,*首先從自己做起。1994年村里要辦個養雞場,他和村干部去沈陽考察學習,進雞雛、買飼料,前后去沈陽23趟,可誰也沒在沈陽下過一次館子。會計算了一筆帳,1993年以前,村上招待費每年都在1.5萬元上,1993年后,一年只花幾百元。10年來,村上僅招待費一項就節省十幾萬元。
*就任前,扎蘭村還有一項開銷,就是村級用工費,村里有點活雇人干,哪年都得花幾千元。*上任后,所有活計都由幾個村干部自己干,不記報酬,也不攤派到村民身上。
原來的村部7間土房,房蓋露天,“風天一屋土,雨天一地泥。”*上任的第二天,就和全體村干部一起動手維修村部,抹墻換房蓋,他用自己家的車拉土、拉水,修繕7間房屋沒花一分錢,為集體節約開支2000多元。
20*年5月份,扎蘭村有三個村民組進行低壓電網改造,需要更換200多根水泥電線桿,*帶領村干部挖坑、抬桿,為村上節約開支1400多元。10年來,村部收糧、村小學修圍墻以及泥抹小修等活計,都是村干部自己動手,累計節省雇工開支3萬多元。
*帶了個好頭,其他村干部也學著處處節儉,不該花的絕對不花,該花的錢盡量少花。有一次村小學的圍墻要抹一條水泥墻帶,這種瓦工技術活村干部干不了,村主任找了瓦工,當時瓦工說需要一個工時,要20元錢,可村主任丈量一下,估算頂多用半個工時,就給5塊錢,這個瓦工說:“反正是集體的事,干嘛這樣較真?”村主任對他說:“我可不能拿村上的錢去敗家,送人情。”
1995年秋天,*縣糖廠指定扎蘭村為甜菜收購點,收購數量達850噸。*和幾個村干部合計后,沒雇一個小工,承擔了從驗質、檢斤、倒袋、上垛、封垛等全部活計。那時候天寒地凍,*手凍得生疼,可他毫無怨言,帶領大家起早貪黑,連續忙碌了20多天。為了防止甜菜凍壞,保證含糖量,*從自己家拉來500多捆高梁秸,苫蓋甜菜。在他的帶動下,別的村干部也紛紛拉來自己家的高梁秸。由于他們的辛勤勞動,這一年,村里收甜菜掙了5600多元。
這些年村干部精打細算過日子,象小燕子壘窩似的一點點積攢,不僅還上了債,有了積累,還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贏得了民心。
為領大伙奔富路,他事事都做出樣子
*說:“僅僅靠嚴格管理,靠口挪肚攢,集體經濟不能壯大,老百姓也富不起來。必須求發展,探尋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可是村民們種大田種慣了,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就事事帶頭干,先給大家做出樣子。
他先是動員大家搞養殖,村民們都怕瘟啊疫的,沒人敢干。*就領著村干部先搞養雞。1994年,7名村干部集資辦了一個養雞場。他們自己動手修雞舍,掏錢買雞雛,輪流值班飼養。在他們精心照料下,1000只雞當年純收入就達1500多元。養雞的成功為村民帶了個好頭。
聽說*鎮吉子村養牛發了財,他先后兩次帶領40多人去參觀學習先進的養牛經驗。大家養牛沒本錢,他又幫助張羅貸款。現在,小官屯村民組已經發展成養牛一條街,37戶人家中有13戶大棚養牛,11戶散養牛,137名村民養牛160多頭。整個扎蘭村養牛800多頭。
為了改變大家只種高梁苞米的老習慣,*帶領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到周邊的康平、法庫地區考察咨詢,學習成功的經驗,研究市場的需求。回來后,*召開聯戶代表會進行討論,召開村民大會宣傳,引導農民破除傳統的耕種觀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他首先組織7戶農民試種10畝朝天椒,雖然遇到天旱,但每畝收益最高的達到600元,與種高梁、苞米相比,收入高出近兩倍。有3戶農民試種20畝紫花苜蓿,每畝多獲利200元。在示范戶的帶動下,20*年全村種植的經濟作物面積增加到310畝。他們還重點抓了庭院經濟,全村450戶的庭院有70%都變成了商品菜園。
近兩年,國家給*縣退耕還林政策,*看到這是一條富路,就動員大家栽樹。起初,多數村民對退耕還林有顧慮,*在全村大會上說:“誰不愿意栽樹,可以和我換地,我家的地你們隨便挑,我栽樹。”他家的14畝大田被換走了,全村人看到書記領頭栽樹,也堅定了退耕還林的信心。去年全村退耕還800畝,全部栽上速生楊,今年初,全村又退耕2300畝,栽上了大扁杏和南果梨。
*的心沒白操,他幫助大家找致富門路,全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最好年景時達到2300元。
為老百姓操碎了心,他從不占集體一點便宜
這些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精打細算,廉潔奉公,得到了全村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可他自己家卻一點光也沒沾著。他老伴埋怨他說:“你把家當成旅店了,啥也指不上。”
*惦記著全村每一家的事。村民劉炳華一直是有名的“國救戶”,因為是早些年養牛失敗,欠了一屁股債。為了幫他謀出路,*費盡了心思。20*年7月,*得知有人來村里賣羊,便找到劉炳會,勸他養羊。劉炳華心里十分猶豫,怕再出岔子。為了給他鼓勁兒,*對他說:“你很能干,只要多操點兒心,多吃點苦,肯定能把羊養好,錢的方面我可以幫助你解決。”在他的支持下,劉炳華買了43只羊,現在收到了效益。
為了公家和別人的事,他舍得犧牲個人的利益,卻從不靠權力為個人撈取好處。1999年,*家翻蓋房子,買了一車沙子,卸完沙子已到中午飯時。*同司機在街上的飯店就餐,花了41塊錢,由于手頭錢不夠,*在飯條上簽名并注明自付。誰知他幾天后付款時,聽說村會計已經結了,*馬上找到村會計,對他說:“你的心情我領了,但這頓飯是我個人的事,不能讓村上報銷,我立的規矩,我不能帶頭破壞。”就這樣,*把41塊錢如數交給了會計。
20*年,扎蘭村有塊田地要重新劃分,*和大家一起抓鬮,結果抓了最差的6畝山坡地。他老伴知道后非常生氣,跟他鬧別扭,村干部也勸他重新分一下。*卻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誰都想自己家有塊兒好地,我如果亂用手中權力為自己謀取好處,那我就不配做一個村支書。”
*剛上任時,村上欠的債務是37萬元,而現在,扎蘭村不但還清了所有的債務,還有了40多萬元的積蓄,全村的公共設施建設也有了改善。
扎蘭村地處山區,衛星信號很不穩定,天頭不好時,電視根本收不著臺。為了豐富鄉親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村干部商量后,投資12.3萬元,為全村村民安上了閉路電視,現在,村民們晚上坐在炕頭上,可以看到16個頻道的電視節目。
扎蘭村交通不夠便利,村前有一段路下雨后無法通車,新鮮蔬菜難以運出,商人也不愿到這里來。20*年,村里投資1.6萬元,把這段路改成標準的沙石路,又建起一座便民橋。
“窮啥也不能窮教育。”*非常希望全村的孩子們都能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他曾特意跟村小學校長說:“只要學校有困難,村里一定會給予幫助。”20*年,扎蘭村投資3.4萬元,為村小學購置17臺微機,使山村小學的孩子們也趕上了現代化的步伐。
*真心實意為老百姓服務,連續五年被*縣委命名為優秀共產黨員,去年又當選市、縣兩級人大代表。*的一言一行都牢牢印在全村父老鄉親的心中,20*年5月,村支部換屆實行“兩推一選”,全村43名黨員,全投了他的票。一些村民逢人便說,像這樣的好干部,應該得滿票。
- 上一篇:銀行金融理財分析論文
- 下一篇:和諧金融體制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