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所長優秀事跡材料

時間:2022-10-23 08:46:12

導語:司法所所長優秀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所所長優秀事跡材料

2014年,司法所在鄉黨委、鄉政府及縣司法局的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穩定、改革、發展這一主題,充分發揮司法所在法制宣傳、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等職能作用,內部管理規范、制度健全、職責明確,在維護基層社會穩定中較好地發揮了“第一道防線”作用,為建設和諧平安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主要體現在:

一、認真指導,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為迎接2014年“六五”普法法制宣傳教育啟動工作,在“五五”普法的基礎上,制定了《鄉年度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計劃》和《鄉“六五”普法規劃》。配合鄉黨委、政府各個階段中心工作,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廣泛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重點宣傳了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宣傳,逐步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素質,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以合法的方式和途徑表達利益訴求。一年來,在鄉文化長廊編寫法制宣傳專欄12期,開展各種形式的法律咨詢4次,發送各種法律宣傳資料600余份,受教育面達1200余人,針對本地區的突出問題和事件,做到邊宣傳邊整治,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為推進依法治鄉工作進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健全完善調解組織網絡,化解社會矛盾。一是進一步加強完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指導和管理村級調委會工作,全鄉有鄉級調委會1個、村級調委會9個、有調解員54人。二是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把糾紛矛盾處理在萌芽之中。完善了早發現、早排查、早報告和及時調處的調處反饋機制,做到預警在先,苗頭、問題早消化,教育在先,重點對象早轉變,調解在先,矛盾糾紛早處理。如2014年3月份,鄉河口村洞下村民小組村民因遭受2009年“7·3”特大洪災,該組村民大部分耕地農田座落在河口電站庫尾,由于受河口電站大壩攔水影響,河水稍漲村民耕種的農田作物就被洪水淹沒,造成減產或絕收,曾三次到電站關閘,致使電站停產、該村民小組二次組織十幾人到鄉政府要求對事件要作出處理。司法所接到該糾紛后,及時組織電站老板和村民進行調解,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提出方案,雙方都表示愿意接受,并同時簽訂了調解協議書。由于調解及時,預防了矛盾激化和集體上訪事件,充分發揮了第一道防線作用。一年來,鄉、村調解組織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75起,調解成功的74起,調解成功率達98.67%,挽回經濟損失6.44萬元,防止集體上訪事件4起55人次。三是認真做好矛盾糾紛排查,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機制,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堅持專項排查與集中排查相結合,做到村級每周排查一次,鄉級每十天排查一次,并將排查結果每月及時上報到縣主管局,對已排查掌握的矛盾糾紛進行認真梳理和分析,采取駐村工作組包干,明確專人負責調處,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防止矛盾糾紛激化。

三、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和無縫對接工作。為了進一步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促進和諧穩定,今年初,司法所根據年度目標管理,強化領導,因人施教,安置到位,為幫助他們重新走上社會、克服和防止重新犯罪行為,始終堅持把“教育、感化、挽救”這一工作方針作為安置幫教工作的重要內容,緊緊圍繞以維護社會穩定為目標,為幫助其順利回歸為根本,以加強銜接、幫教、安置、管理為重點,實現了放出有人接、接回有人管、無業有人幫、創業有人扶的要求。2014年主要抓了:1、進一步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制定《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計劃》。全鄉五年內有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人員16人,做到了人員清、數據準、去向明;2、建立了一個刑釋解教人員過渡性安置幫教工作基地,對符合基地工作條件的刑釋解教人員,盡量安排在基地就業。到目前為止基地就業人員1人;3、通過走訪回訪、個別訪談等方式進行幫教,通過教育,進一步激發他們積極改造、重新做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4、成立幫教小組,開展“二幫一”的幫教活動,即一名刑釋解教人員由一名鄉干部、一名村干部進行幫教,簽訂連心書,采取屬地管理,責任到人的幫教措施進行幫教;5、對外出打工的刑釋解教人員進行了跟蹤,掌握去向和具體情況;6、對符合農村特困戶救助條件的刑釋解教人員和家庭,協助辦理了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7.積極做好“無縫對接’’工作,及時發放刑釋解教回籍人員的生活補助費,并同時開展安置幫教;8.對重點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人員,尤其對二次以上犯罪刑釋解教人員進行了重點跟蹤管理,落實幫教責任制。司法所對所有刑釋解教人員建立了一人一檔登記管理,鄉、村二級對幫教對象從精神上、生活上給予關心,做到了刑釋解教人員有地方落腳,有工作可做,有技術可學,有專人幫教,不脫管、不失控、不漏登、全年未發生重新犯罪人員。

四、深挖案源,強服務。為抓好法律援助這一工作,該所首先健全和完善了法律援助組織網絡建設,落實了各項制度,同時結合把“對困難群眾、實施法律援助”列入民生工程的有利時機,廣泛宣傳《法律援助條例》,擴大公眾知曉率,拓寬法律援助案源,使更多的弱勢群眾享有平等的法律權利,為群眾提供全面更好的法律服務,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一年來共完成法律援助案件8件,接待法律援助來電、來訪、來信咨詢登記75件。

五、深入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為深入開展社區矯正工作,防止社區矯正對象漏管、脫管,按照縣司法局的具體部署和要求,該所在2014年12月在接受6名社區矯正對象入矯時舉行了入矯儀式,社區矯正對象入矯后,司法所與社區矯正工作者、志愿者進行監督和管理,根據《省社區矯正工作暫行辦法》的規定,及時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時事政策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法規教育和參與公益勞動,并建立了一人二檔的檔案資料(即服刑人員檔案和服刑人員監管檔案),有工作臺賬。到目前為止6名社區矯正對象表現良好,認罪服法,未發生漏管、脫管現象。

六、爭取領導,抓好內部建設。2014年該所嚴格按照縣司法局的要求,認真履行司法所的工作職責,為此,司法所按照上為黨委政府分憂,下為人民群眾解難的原則,工作中搶抓主動、勤匯報,密切與當地黨委、政府的關系,在抓司法所內部建設著力朝規范化方向發展中,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解決了許多具體問題和困難。2014年該所主要抓了司法所工作制度上墻公示、檔案分類管理以及建章立制,逐步形成了管理有序、職責明確、制度完善的發展機制和工作格局,為建設規范化司法所奠定了基礎。

總之,該所深知肩上的責任,在今后工作中,將繼續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為平安和諧建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