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課材料

時間:2022-07-09 09:40:00

導語: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課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課材料

黨課材料

授課對象:黨員入黨積極分子

授課目的:能過本次黨課學習,使基層干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極端重要性;全面、正確、辯證地認識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內涵;明確怎樣去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實踐“三個代表”。

授課時間:2小時(講課、討論各1小時)。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如同志在“5.31”講話中指出的那樣:“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因此,深刻理解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最后一個“代表”極為重要。本課講以下幾個問題:

一、深刻認識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極端重要性

(一)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的性質、宗旨的體現

1、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參看本課“理論參考”欄目馬克思、恩格斯的有關論述)。

2、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的宗旨的最新概括。

3、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工人階級政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是歷史活動的主體。能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一個政黨進步與落后的標準,也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

(二)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1、中國共產黨的80余年的歷史,是為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斗的歷史。

2、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綜觀中國共產黨80余年的歷史,可以發現,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3、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在新形勢下,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使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保證。

(1)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和一切工作就無從談起。

(2)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的歷史條件下,能不能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對我們黨的一個考驗。只有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才能經受新考驗,奪取新的勝利,創造新的輝煌,鞏固黨的執政之基。

(三)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深刻警示。

前蘇聯共產黨是一個有著93年黨史、74年執政地位、擁有眾多黨員的大黨,一夜之間頃刻瓦解,其根本原因就是蘇共沒有始終代表蘇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喪失了人民群眾的的擁護與支持。因此,我們必須認真汲取蘇共亡黨、丟失政權的沉痛教訓,深刻理解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極端重要性。

二、全面、正確地理解“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內涵

(一)利益、根本利益的涵義。

1、利益的涵義。

關于利益的涵義,在《辭海》中的解釋有兩層意思:一指好處。如集體利益、個人利益。二指有益于他人的事。

2、根本利益的涵義。

所謂“根本”,有五層意思。一是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二是指主要的、重要的;三是指本來;四是指從頭到尾、始終;五是指徹底。根本利益的內涵,是指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全局的、長遠的、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徹底解放”的利益,它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利益。

(二)人民、最廣大人民的涵義。

1、人民的涵義。

人民是指相對于敵人的廣大人民群眾。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一般是指在歷史上一定時期起進步作用的階級和階層的總體。人民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體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屬于人民的范疇。

2、最廣大人民的涵義。

現階段,最廣大人民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解放軍指戰員,也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以及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和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新興社會階層。

(三)“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內涵。

1、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2、正確處理好下面四種關系:

(1)正確處理黨群、干群關系。黨的各級干部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絕不允許以權謀私。

(2)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的關系。局部服從全局,地方服從中央。

(3)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為了人民的長遠利益,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

(4)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并有利于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但是最要緊的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

三、共產黨員怎樣才能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們黨如何才能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在“七一”講話中作了精辟的論述:“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這里主要講講作為一般基層干部、普通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如何實踐“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重要思想。

(一)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實現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

1、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根據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制定的,黨代表人民的利益,集中體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因此,我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創造性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是實踐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重要思想。

2、向群眾努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組織群眾、帶領群眾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當改革開放的尖兵,做發展經濟的模范。

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我們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最廣大人民享受到改革發展的實際成果,獲得更多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利益。因此,作為共產黨員就要在改革開放中當尖兵,在發展經濟中做模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三)正確處理三個關系。

1、正確處理黨群、干群關系。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黨和群眾的關系是魚水關系。共產黨是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黨。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掌握一定權力的黨員,要有正確的權力觀,樹立強烈的公仆意識,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

2、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系。自覺做到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3、正確處理先富與后富、個人富與共同富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黨提出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的政策。我們要繼續堅持貫徹執行這一政策,努力帶領人民致富。作為黨員有利用體力、技能和智慧先致富的可能性和合法性,但當我們在可以先富的條件下,讓人民先富,這就更能體現黨的宗旨,展現黨員的崇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