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13 01:28:00
導語:民營經濟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民營經濟在武清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突顯出來。民營經濟在《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天津市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的政策支持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保持了強勁增長的良好態勢,為武清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整體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全區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區民營經濟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特別是近幾年,全區民營經濟綜合指標全面提升,發展速度逐漸加快,經濟總量迅速擴張,經濟效益大幅提高,進入了全面提速的新階段。2007年全區民營企業戶數已達2.69萬戶(含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7.6萬人,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8億元,比上年增長24%;上交稅金7.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出口創稅完成2億元。同時,還涌現出一批經濟效益好、實力強、發展速度快、有規模的民營企業,其中注冊資金在1億元以上的已有17家。
(二)民營經濟發展進程
我區民營經濟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
1、大力發展工商專業村,積極扶持培育民營經濟萌芽。改革開放后,一部分人做起了二、三產業,并很快使相同的產業、相同的產品在一個村、一個鄉迅速蔓延。全區各級黨委政府敏銳地感覺到這是農民發家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并在“不重視個體私營經濟的領導是不明智的領導,不抓特色產業的領導是不稱職的領導”的認識上統一了思想,先后制定實施了一系列鼓勵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成立專門機構,加強對工商專業村的政策扶持、工作推動和行業管理,使工商專業村得到快速健康發展,成為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的重要力量。
2、積極創建產業功能區,為民營經濟發展搭設平臺。為了適應民營企業發展需要,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著眼于實現資源共享、發揮聚集效益、降低經營成本,通過學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全區積極發展了產業功能區這一民營經濟創業載體。區政府通過著重抓協調機制、管理機制和土地流轉機制,有效解決了園區建設中的規劃建設、服務管理和土地指標等問題,從而推動園區經濟得到了健康穩步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先后成功創建了楊村、下朱莊、梅廠、王慶坨、豆張莊等十幾個產業功能區。
3、努力優化政策環境,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民營經濟。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去年在市第九次黨代會以后,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了“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會議”,并出臺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市各有關部門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職能也先后制定了配套文件。近期,區政府深入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并在創造寬松和諧的政策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全民創業的社會環境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進一步促進了民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區政府對企業品牌建設進行了扶持和鼓勵,對行業龍頭和民企大戶進行了扶持和培育,還著眼于優化服務環境深入開展了服務型武清創建活動,而且正在積極籌建崔黃口地毯產業園和楊村民營產業園,努力打造更加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大型平臺。
(三)發展主要特點
1、特色產業彰顯活力,初步形成產業集群優勢。崔黃口鎮的地毯,南蔡村鎮、王慶坨鎮的自行車,曹子里鄉的絹花,已經成為區域內優勢特色產業,帶動了產業集群發展。這些特色行業的前后序加工企業與全序生產企業、零部件加工企業與成品生產企業、加工生產企業與外向型企業之間具有分工協作明確、資源共享程度高等特點,配套設施基本完善,形成了產業特色和強大競爭力,在全國范圍內都具有較強影響力。
2、民營制造名品迭出,科技力量逐步壯大。到2007年,全區民營企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1件,即天獅集團的生物發展有限公司;獲得“天津市著名商標”18件,如黑馬公司的“黑馬”商標、龍甲門業公司的“龍甲”商標、強源食品廠的“飄香”商標等等。同時,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更加注重人才、技術、管理等知識型要素投入,注重原始創新、引進技術再創新和集成創新。近年來,先后培育建立了飛鷹制藥、天獅集團、宇傲工程等7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專利293個,申報市級技術創新項目20個。民營企業的科技力量逐步壯大,創新能力逐步增強,為今后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3、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競爭實力日益增強。截止上半年,注冊資金超過1000萬元的民營企業達到55家,注冊資金超過1億元的民營企業達到8家。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的達到20家,超過1億元的達到10家。一些發展較快的企業已由原來的單一企業成長為企業集團。另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向“資本股份化、技術創新化、管理科學化、產業規模化、融資多元化、經營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天獅生物發展有限公司、金輪自行車集團有限公司、田歌紡織有限公司、騰達集團等一批企業已經成為或正在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
4、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日益增大。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同步增大,在擴大經濟總量、優化經濟結構、增強經濟活力、增加財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擴大社會就業等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今年上半年民營經濟繳納稅金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額,占區級財政收入的30%左右,安置就業7.6萬余人,占全區就業人數的14%。
(四)存在的不足
我區民營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和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著明顯差距,與我們所具備的各方面優勢相比發展水平還不高。
1、從社會層面看,崇尚競爭、鼓勵創業、追求創新的社會氛圍還不夠濃厚,亟待打破小富即安的思維模式,形成富而思進的良好創業氛圍。全區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都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身體力行,為實現民營經濟大發展營造更為有利的社會環境。
2、從產業發展層面看,我區民營經濟總量規模不大,骨干名牌企業不多,產業集中度不高,外向開拓能力不足,稅收貢獻力不強,亟待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盡快建立起與武清環境資源優勢和發展定位相適應的民營經濟產業體系。
3、從民營企業自身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營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資本實力較弱。優秀企業家隊伍亟待壯大,有的經營者對于政策的把握也有欠缺,許多企業捧著政策不知如何運用,還有少數企業不重視規范經營和守法經營。
二、今后幾年發展民營經濟的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發展民營經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建成京津之間乃至環渤海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新高地為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大膽改革,創造寬松和諧的政策環境;放開領域,放寬條件,放手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支持民營企業依法經營,做大做強做優,增加社會財富,承擔社會責任,創造全民創業的社會環境;引導民營經濟由單純依賴資源向以資源為基礎的多元化方向發展轉變,由以第二產業為主導向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轉變,成為國民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和安排勞動就業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則
1、積極培育市場主體。民營經濟就是民本經濟。要把培育千千萬萬個市場主體作為發展目標,狠抓政策措施的落實,激發蘊藏在民眾之中的創業力量,使發展民營經濟成為壯大實力、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撐。
2、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做優。促進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實現綜合競爭力的大幅提升。
3、公平、公正、平等對待。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解放思想,對待民營經濟要以公平、公正、公開,一視同仁的態度看待,不存偏見,不出難題,給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三)預期目標
——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25%左右。到2013年,全區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力爭超過150億元,占全區經濟比重達到40%左右。
——重點扶持一批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到2013年,全區民營企業發展到1.3萬家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00家以上,其中企業集團發展到4個;注冊資金在1億元以上的24個;注冊資金在1000萬元至1億元的500個。
——民營經濟財政貢獻能力明顯提高。到2013年,全區民營經濟實繳稅金力爭突破90億元,占全區稅收比重達到40%左右。
——民營經濟吸納就業能力顯著增強。到2013年,民營經濟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
(四)主要措施
1、進一步深刻認識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引導全區上下增強差距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認識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對于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擴大社會就業、改善人民生活、優化經濟結構、實現富民強區,具有的重要戰略意義。充分認識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是武清全面聚集優勢,加快開發開放,建成京津之間最具實力和競爭力地區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實施城市化為主導率先發展戰略,開發建設武清新城和城鎮組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緊迫任務。充分認識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關乎整體經濟的實力和地位,關乎人民群眾富足安康,關乎現代化新武清建設的興衰成敗。要大力營造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民眾自主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條件,推進民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加強對民營經濟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發展民營經濟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層層分解落實民營經濟發展目標,確保各項任務的出色完成。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做到上下協調統一。選配精干人員,充實和加強民營經濟工作管理力量。區政府成立由區長任組長的發展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商委),加強對民營經濟工作的政策研究、組織領導和協調推動。將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納入工作考核和領導班子政績考核體系。建立重點民營企業聯系制度、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和工商聯、個私協會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3、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進民營經濟實現發展新跨越。要大力拓展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堅持“非禁即入,有需則讓”的原則,實施市場公平準入政策,放開民營經濟經營領域,放寬民營經濟市場準入條件。要著力提升民營經濟競爭力,積極推進民營經濟的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民營經濟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變增長方式,鼓勵民營高科技企業發展,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強”的民營企業群體。要積極打造民營企業發展載體,充分發揮路口帶動效應,依托武清新城和城鎮組團建設,加快發展各類市場、商貿物流功能區和鄉鎮產業功能區,優化配置民營經濟發展所必需的人、財、物等生產要素。要不斷優化政務環境,進一步強化“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的理念,改進管理方式,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質量。要進一步改善財政、金融、稅收和土地政策環境,力爭下半年制定、出臺《武清區民營經濟扶持辦法》,逐步形成更為有效的引導、扶持、鼓勵和培育機制。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問題和對策調研報告
- 下一篇:局長學習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