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舊村改造幾點思考

時間:2022-04-22 11:39:00

導語:社區舊村改造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舊村改造幾點思考

根據區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安排,我在新前街道**村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蹲點調研活動。通過聽取村干部情況介紹,與黨員群眾面對面座談交流,深入企業、農戶、重點工程現場走訪,召開民主懇談會,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大討論,會同區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共同商討發展思路等多種形式,對該村的基本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初步將舊村改造列為該村今年的重中之重工作。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認真分析該村實施舊村改造的背景和優劣勢,并對如何通過舊村改造來科學推進新農村建設作了一些思考。

一、**村基本情況

**村位于**主城區西北部,82省道、北院線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區域優勢明顯。全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6畝,山林面積5畝,轄1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38戶,本地總人口2199人,外來人口3329人,其中黨員65人,團員35人,全村勞動人口1436人,是遠近聞名的羊毛衫之村。20**年,該村工農業總產值為6.8億元,集體經濟凈收入350萬元,人均凈收入達到*元。近幾年來,**村兩委班子成員團結一心,帶領全村人民實施了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等一系列實事民心工程,使**村村容村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心思進、思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當前,**村新區各條道路平坦寬闊,歐式住宅錯落有致,是標準的新農村面貌。同時,我們也看到**村老區的現狀不甚理想。房屋大多單間獨戶,違法用地、違章建筑比較普遍,樓房設計標準低,建筑質量差,建筑密度大,村內道路狹窄彎曲,路面高低不平,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外來人口集聚,環境衛生、生活服務、村莊綠化等各類配套設施不甚完善,社會管理還不夠規范有序,存在一定的社會治安問題;村民的思想觀念仍比較守舊,難以適應現代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等。

二、當前**村舊村改造面臨的形勢分析

(一)路徑選擇分析

破解舊村改造難題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落實黨的**提出的“住有所居”總戰略的客觀要求。對于已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村來說,通過舊村改造工程來深入推進該村的新農村建設,是一條比較切實可行的科學發展之路。本人認為,舊村改造將會對**村的新農村建設起到以下幾點作用:一是可以通過舊村改造轉變該村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擴大發展空間。**村地處城鄉結合部,當前該村經濟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增長方式不夠科學,產業結構過于單一,同時城區的快速發展與土地資源稀缺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我們可以通過對**村舊村改造,逐步盤活存量土地,建設新型住宅區、商業區,做大羊毛衫產業,吸引外來企業投資,在擴大城市發展空間的同時帶動**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二是通過舊村改造能夠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據相關部門統計,通過舊村改造可以節約40%到60%的土地。三是舊村改造能夠加快**村城市化發展。通過舊村改造,可以加快**村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通過農村土地集約利用,可以促進二、三產業的良性發展,使更多農民轉移到二、三產業上來,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進而達到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因此,以舊村改造為切入點,以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為起點,逐步將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開,是**村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一次難得機遇和必然選擇。

(二)優勢資源分析

通過深入走訪調查發現,**村在舊村改造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一是雄厚的集體經濟收入和豐厚的民資優勢。**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300多萬,且年增長率約為12.9%;該村現有羊毛衫加工企業*多家,*多戶加工戶,每家年平均收入在*萬左右,平均每人年收入為5萬左右。二是舊區舊村可利用的閑置宅基地較多。據初步統計,該村舊區舊村改造后,可以盤活利用的土地超過100畝,且這些土地都位于城鄉結合部,如果充分盤活利用好這些土地資源的話,將是村里的一筆寶貴財富,會直接為村集體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動力。三是群眾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呼聲比較強烈。近幾年來,隨著村民收入的不斷增加,眼界不斷寬闊,對住宅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呼聲日益高漲,尤其是一些經商辦企業的富裕戶,對盡快實施舊村改造的愿望十分迫切,積極性和關注度日益在提高。四是擁有堅強的組織保障。區級相關部門對**村舊村改造工作高度重視,區農辦、建設、規劃等部門都明確表示將大力支持該村實施舊村改造工作;新前街道書記多次親自上門就該村舊村改造工作進行思想發動,積極引導、鼓勵,并幫助**村干部初步理清了工作思路。該村兩委班子堅強有力、團結和諧。**村兩委共11人(其中交叉2人),高中以上學歷*人,經商辦企業的有*人,班子關系非常協調,工作配合十分默契,且大都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雙帶能力比較強;該村班子能長期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能正確處理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的關系,既各負其責又通力協作,遇事能多商量多通氣,并經常組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已形成了民主團結的良好氛圍;同時該村主要干部工作責任心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能著眼長遠來謀劃村莊發展,能堅持依法公正處事,并能勇于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深受該村廣大黨員和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三)劣勢因素分析

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該村在推進舊村改造過程中也將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觀念上的束縛。少數村民小農意識根深蒂固,守舊思想嚴重,認為祖屋是祖宗留傳下來的舊業要堅決守住,不愿被拆遷。而且要他們放棄單門獨院的居住環境,像城市居民一樣住入套房,從心理接受上仍需要一個過程。二是貧富狀況不一。雖然總體上說,該村村民確實比較富裕,但尚有相當一部分村民只能解決溫飽問題,有的甚至是低保困難戶,在政府及村級財力無法投入足夠資金搞福利性建房的情況下,只能靠自籌方式解決改造資金,這就必然會有部分村民在經濟上難以承受。三是房屋拆遷安置難度越來越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當前各地拆遷補償標準在不斷提高,土地在不斷升值,商品房價格在不斷攀升,加上近年來**少數地方拆遷工作負面個例的影響,一些村民對拆遷的敵對思想有所上升,不平衡的心理進一步顯現,對拆遷安置補償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而**村又地處城鄉結合部,地理位置優越,信息比較暢通,工業比較發達,許多當地村民的房租收入長期穩定,所以該村村民對拆遷安置的要求可能會比遠郊農民要高一些。四是宅基地的使用權管理關系混亂。**村的一些當地村民已將部分應拆而未拆的舊房子或違章建筑賣給了外村人或外來打工者,而這些買主又對所買的房子進行了翻舊蓋新,造成了目前相當一部分宅基地的歸屬權錯綜復雜,區分起來比較難。

三、加快推進**村舊村改造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1、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合理地建設。村莊規劃是建設新農村的藍圖,是科學建設和管理村莊的前提,是合理、節約用地的保證。只有規劃先行,搞好規劃,才能做到建設的科學化和管理規范化。在做村莊規劃時,既要借鑒周邊已改造先進村的經驗,也要注重繼承歷史,講究實用性,根據本村的實際和特色選擇適合自己的規劃方案。舊村改造要在符合村莊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進行,對不切實際的村莊規劃要按照規定程序及時進行調整,并嚴格按規劃組織實施。

2、堅持實事求是,平穩有序地推進。舊村改造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內容復雜,涉及面廣,也是一項長期工程。在啟動這項工作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決不能把舊村改造工作搞成突擊運動,急功近利。要充分考慮本村經濟實力和發展方向,堅持積極而為,量力而行,杜絕搞“形象工程”。如盲目照搬城市建筑風格造豪華別墅,建氣派廣場等,而不顧廣大村民的實際承受能力,這樣不僅會嚴重浪費農村社會資源,也不利于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在改造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先易后難原則,嚴格按照《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穩步推進,同時強化對農村建房的日常監管,堅決制止、依法從嚴查處違法用地和違法建房現象的發生。

3、堅持農民自愿,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要“以人為本”,舊村改造工作同樣也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各級黨委政府要積極鼓勵、引導和扶持,充分發揮村兩委和村民的主體作用,廣泛調動村兩委和村民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盡可能地讓更多村民參與到這項工程中來,決不能搞包辦和替代。舊村改造一定要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在實際操作中,要統籌經濟發展、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妥善處理村民與集體經濟組織的利益關系,做到既切實維護村民合法權益,又有效控制村集體負債,如基礎設施等公共建設部分可由村集體資金負責,房屋建設等則應以村民自身投資為主。同時要重視關心少數農村貧困戶的住房問題,通過采取政策傾斜、資金補助等方式解決他們的住房困難。

4、堅持科學管理,努力形成各級聯動的工作合力。要整合好相關資源,通盤考慮,科學決策,努力形成村委會管理、開發商運作、街道政府監督的科學模式,運用城市經營的理念,處理好村民、村集體、發展商和政府的各方利益關系。要積極爭取相關職能部門在政策、資金、技術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在規劃的統一指導下,形成部門、街道、村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強大工作合力。同時,在舊村改造過程中,要暢通上下信息溝通的渠道,及時吸收上級部門和專家的意見建議,及時掌握村民的思想動態,盡量把各種矛盾和出現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