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地稅局稅法宣傳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9 08:25:00

導語:獨家原創:地稅局稅法宣傳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地稅局稅法宣傳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提出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認識上的重要升華,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的一個飛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其意義不僅在于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現實中面臨的問題和矛盾,而且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妥善應對我國經濟發展關鍵時期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正確選擇。就是要把黨中央關于“樹立科學發展觀”這個我國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落實到稅收工作的實踐之中,充分發揮稅收在調節和促進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的應有作用。

一、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把促進經濟發展作為稅收工作的指導思想,謀發展、干發展、促發展

學習理論要緊密聯系實際,用以指導工作。稅務部門作為行政執法和宏觀經濟部門,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必須把促進發展作為稅收工作的指導思想,自覺地為經濟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服務。

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腳踏實地,恪盡職守,真抓實干

科學的發展觀引領著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來源于科學的發展觀。一個缺乏正確的政績觀的干部往往同時也缺乏科學的發展觀。

三、樹立現代稅收觀,解放思想,勇于創新,不斷推進稅收征管現代化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不等于按部就班,不等于因循守舊,不等于看攤守業。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勇于開拓創新,這是黨對各級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黨的事業不斷開拓前進的重要保障。

中央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是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重要升華,也是黨的執政理念的一次飛躍??茖W發展觀的內涵十分豐富,對稅收工作有許多重要啟示。稅務部門作為執法部門和國家宏觀經濟調控部門,必須自覺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引領各項工作,用科學、發展的觀點研究工作,開展工作,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稅收工作水平,推動稅收事業全面發展。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沖擊與影響下,今年整個經濟稅收形勢不容樂觀,而相對于組織收入工作,企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和壓力。市委書記王培廷在全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上曾指出,“要牢固樹立保企業就是保增長、保就業、保民生、保財政的思想”。地稅作為政府的經濟主管部門,在確保完成組織收入任務的同時,必須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扶持企業發展、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

為推進稅收宣傳的深入開展,把稅法知識送到城鄉群眾手中,在為企業做好稅收宣傳、服務的同時,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科教知識片和經典流行電影免費送至各人口大鎮的文化廣場和生態文明村,讓稅收法規知識和辦稅服務內容走進城鄉的千家萬戶。

每到一地,放映人員都要在電影正式放映前反復播放稅收宣傳標語和稅務形象宣傳片。使社會各界進一步理解了稅收的特點和作用、分管的稅種和征管范圍、稅與費的區別、征管法基本知識、涉農稅收優惠、辦稅業務流程以及納稅服務內容等。

將稅收宣傳與請農民群眾看電影巧妙結合,這種“寓教于樂”的文化宣傳活動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貼近實際,既豐富了城鄉文化生活,又使農民群眾在享受電影藝術的同時,輕松地接受了稅法知識教育,從而深受廣大農民朋友和學生的歡迎。

目前,發展高效農業正在我國各地蓬勃興起。然而在發展高效農業過程中,出于地區差別、經濟基礎不同等因素,有的地方農業效益提升很快,有的地方發展緩慢,有的地方甚至發展不起來。

在發展現代農業當中,要實現四個突破,一個就是要做高效農業,我們對高效農業做了研究,也制定了標準,要在各個縣市形成特色產業。要形成產業集群,在整個產業發展過程中,從生產到加工,特別是加工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再一個吸引大量的社會資金,這是突破第一,做高效農業。第二個要突破,要使江蘇農產品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能夠走向國內,而且打向國際市場,這里構造了幾個基本平臺,比如說江蘇農業交易會,每年組織大量的農業企業到國外宣傳我們的產品。再就是政府進行投資,建立許多農產品基地。第三個突破生態,農業做好生態,這里有三個作用,要讓人們群眾吃上放心的農產品。再就是大力推進植樹造林,再就是推進鄉村旅游,去年十一黃金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鄉村旅游節目,特別是農民建立的農家樂。第四個突破就是做品牌,農業品牌。我們認為農業要有國際理念指導,做成一批品牌村,促進農產品能夠更好地開拓市場。這是我簡單給大家介紹江蘇現代農業巨大考慮,六大產業,實現四個突破。總的考慮,要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整個農業有很多亮點,現在把這些亮點放大,形成優勢特色產業。

為加快推進我市農業結構調整,建設現代高效農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為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體現諸城特色,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支持、示范帶動,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加快構建“六大高效農業生產區”,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洜I、社會化服務,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產業基礎。

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夯實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基礎。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高效農業。一是健全農業科技開發推廣體系。發揮現有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作用,整合現有農業技術推廣力量,抓好龍頭企業建設,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圍繞農業產業化升級,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增強其在現代高效農業發展中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快培植新的龍頭企業,新發展一批農業龍頭加工企業,走“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路子,延長產業鏈條,帶動周邊地區農民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尤其對市場發展前景好、管理能力強,具有一定基礎和實力的龍頭企業,在信貸、土地、稅收、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促其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龍頭企業的生產水平和產品檔次。對新上項目及老企業改造,都要堅持高標準,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高度重視龍頭企業的技術革新,搞活經營機制,盡快生產形成一批高質量、高占有率、高附加值的產品,增強企業活力,帶動農民增收。

完善市場和社會化服務體系,搞好配套服務。認真搞好現代高效農業的組織、協調、指導、服務等項工作。一是培育、規范和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有計劃地在農產品集中產區、傳統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建立一批專業化大型批發市場,形成布局合理、管理科學、流通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為農民增收搭建平臺。二是加快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以各類示范基地、重點村或大戶為依托,加快建立行業協會、農產品協會和合作社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合作組織把市場、龍頭企業和基地連接起來,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三是開展新型農技服務。發展以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為主導,以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補充的新型農技服務體系,圍繞高效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搞好產前、產中、產后的系列化服務。四是健全現代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市里成立“110”式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中心,并配齊市鄉村三級信息員,對農業人才、產品、市場信息進行控制匯總處理,充分利用網絡、報紙、電視等手段,及時為農民和傳遞國內外農產品市場信息。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必須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并把現代高效農業發展情況列入對鄉鎮(街道)、開發區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各鄉鎮(街道)、開發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明確發展目標,制訂發展規劃。農口各部門要樹立大農業觀念,把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工作之一,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找準扶持和引導產業發展的最佳方式,全力支持現代高產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