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人事人才工作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31 09:06:00

導語:獨家原創:人事人才工作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人事人才工作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

人事部門作為政府系統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擔負著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事人才保障的重要任務。隨著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人事人才工作較之以往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變化。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人事人才工作實際,推進人事人才工作科學發展,首先就要切實完善人事工作機制建設,牢固樹立服務社會、服務經濟、服務基層的“三服務”理念,從完善教育、管理、監督機制入手,強化隊伍建設,推進人事人才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促進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的改善,樹立新時期人事部門的良好形象。

一、基本情況:

全面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使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是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性工作。人事局學習實踐活動主要抓了“三個環節”、“四個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在人事工作領域全面推行陽光政,扎實推進《公務員法》學習活動,進一步加強了公務員隊伍的能力建設。

(一)我*人才隊伍現狀

據對我*各類人才隊伍調查,目前我*各類人才有**人,占全*總人口的*%,其中民政、勞動保障、司法、計生、衛生、教育、工青婦等系統**人,約占*%;其他**人,約占*%。我*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約占*%;高中或中專以下**人,約占*%。35周歲以下**人,36周歲以上**人,平均年齡**歲。人才總量不斷增加。到去年底,全*共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職稱人員**人,比2007年增加**人。其中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人,企業單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人。

(二)我*人事人才工作現狀

1.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深化了干部調配職能改革,制定了《干部調配職能調整和工作程序的意見》。二是規范了事業單位人員準入方式,制定了《**事業單位招考工作人員實施細則》。借鑒公務員凡進必考的錄用方式,將公平競爭機制從機關擴大到事業單位。三是規范了臨時用工聘用行為,制定了《**直機關事業單位臨時用工管理辦法》,按規定標準對市直各部門重新核定臨時用工計劃。同時,進一步加強機關事業單位臨時用工的管理,規范了人員聘用行為,明確了工資保險待遇,使臨時工聘用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四是加強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流動管理,制定了《關于加強人員和工資計劃管理的意見》。在人事管理上嚴格控制逆向流動,規定原則上企業人員不得向事業單位流動,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得向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流動,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得向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流動,并通過組織手段清理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混崗、混編問題,使人事調配工作步入了規范化軌道。

2.人才資源開發取得新成效。一是招才引智工作初見成效。二是堅持“凡進必考”。三是積極參與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和加強學科(專業)梯隊建設。獲批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人、省政府特貼專家*人。四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促進畢業生就業的相關政策,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邊遠地區開展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

3.人才市場建設取得新飛躍。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明確**人才服務中心與**人才服務中心的工作分工和運行方式,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合署辦公,*人才服務中心側重人事人才公共服務,**人才服務中心側重市場化服務,一體化人才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二是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人才市場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人才市場建設的補充意見》,提出了政事分開、管辦分離、企業化運作的人才市場建設新思路,明確了人才市場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政策。同時,積極調整人才市場內部架構,延伸人才市場服務觸角。

4.公務員隊伍建設水平取得新提升。一是按照既堅持原則、依法辦事,又實事求是、穩慎處理的原則,做好公務員登記工作,全*各級行政機關2008年共登記公務員**人,完成了公務員登記工作,實現了制度順利入軌、人員平穩入位。二是依據具有法律法規授權的公共事務管理職能、使用事業編制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要件規定,對全*事業單位申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進行了初審,并已上報省廳審批。三是做好公務員日常管理工作,認真組織公務員及參照管理單位的年度考核工作。

二、存在問題

一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識程度還不夠,鼓勵高層次、有專業特長人才投資創業的機制沒有形成。我們在科研機構的建設和扶持上做的還很不夠。特別是一些高科技項目,尤其是科研轉化項目需要一定的風險投資,需要一系列的初始扶持,我們還沒有制定針對性的對策。另一方面,我們在思想觀念上,對人力資源開發、運用、配置沒有真正重視起來,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經濟發展的背后依靠的是人才的競爭。我*一些部門、單位和企業對人才這一戰略資源的認識程度還不到位,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還沒有切膚之痛。沒有一個長遠的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沒有從經濟社會發展與事業成敗興衰的高度,認識人才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體制機制相對滯后。我*人才隊伍建設已初步形成了領導機制、考核評價機制、使用機制、激勵機制、流動機制等多項制度,但機制的建設還是在起步階段,有些內容還不夠健全,還需進一步完善。

三是在人才理念上存在不完全適應問題。在人才評價上,堅持大人才觀,打破身份和所有制界限,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職稱、不唯身份等方面存在的人才觀念狹隘問題;在人才引進上,堅持需求就是需要,鼓勵柔性流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方面存在的政策執行僵化問題;在人才使用上,打破編制、職數、結構比例限制,允許先進后出、超職配備等方面存在的引才手段單一問題。

四是人事制度以及育才環境有待改善。

三、解決措施

1.注重發現和挖掘業務精通創業創新人才,發現在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或深得群眾信賴和喜愛的舟山普陀海洋地方特設創業創新型工作人才,加強對他們典型事跡的宣傳報道和學習推廣;積極開展全區優秀創新人才評選活動,享受與區優秀專業人才同等的待遇,切實逐步提高社會工作的職業地位和社會工作人才的社會地位,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

2.完善獎勵機制,為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奠定扎實的政策基礎。一是出臺政策制度,規范人才管理。在現有的管理創新人才的基礎上,繼續完善人才隊伍建設制度體系,研究制定人才隊伍建設的制度保障體系,規范人才隊伍管理,確保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有效運行。二是加強激勵保障,激發人才活力。完善公共財政支持體系,拓寬社會融資渠道,建立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強對全區創新人才培養、引進、獎勵等方面的投入。

3.出臺優惠政策,舍得投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結合我*實際,研究制定鼓勵人才創業的保障措施。對領軍型海歸創業人才,經專家評審,所攜項目符合我*產業發展重點的,給予一定數量的創業啟動資金;提供不低于先進地*提供的創業場所和住房,并免收租金;在項目產業化過程中,給予相應的融資擔保和貸款貼息。對引進的高層次技術人才,不受編制、職數、結構比例限制,直接聘用;連續五年發放安家補助和工作津貼,安家補助和工作津貼的標準不低于先進地*標準;提供實驗室、活動經費、配備助手,安排工作及生活用車。對重點院校畢業生,敞開接收,直接落戶;進入公益性質事業單位可免于筆試,直接面試考核確定;進入企業的,其人事關系、檔案可由*人才中心免費;自主創業的,政府予以一定數額的貼息貸款支持。同時,政府出資辟建人才公寓,供創業畢業生居住。

4.探索建立組織人事工作新機制,形成良性運行環境。各組織人事部門要通過自查、互查和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廣泛聽取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意見。結合本部門實際,就新形勢下組織人事干部公道正派形象是什么、存在的差距在哪里和今后努力的方向開展討論,以嚴于律己的精神查找不公正、不正派的表現,深入剖析原因。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著眼于中心工作,著眼于自身發展的需要,制定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明確完成時限,縣“樹形象辦”將適時對查找問題和整改情況進行檢查驗收。活動具體時間安排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并及時上報階段性安排和總結。推進創新,樹立人才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轉變不適應、不符合人才工作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解決片面、盲目和只顧眼前發展,尤其是人才工作與其他行業不相協調發展等問題;克服全局意識不強、缺乏戰略思維、不能妥善處理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等傾向;把解決現實性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緊密結合起來,改革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中與科學發展不適應的地方。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尊重個性、鼓勵創新、信任理解的用人環境。營造愛惜人才、關心人才、重視人才,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社會氛圍,為人人競相成才和充分施展才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社會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