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3 08:44:00
導語:統計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制約我縣統計事業科學發展的三大因素
根據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領導小組的要求,我局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于4月15日至21日深入石鼓、巨甸等8個鄉鎮及瓦莎畢、合恩、得一等5家企業就如何使我縣統計事業科學發展進行了認真的調研。通過訪、查、看、座談,總的來說,自區縣分設以來,我縣的統計事業在不斷有序發展,但通過調研,面對新時期新任務、新形勢有三大“因素”制約著我縣統計事業的科學發展,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我縣統計事業現狀
我縣專職統計機構有縣統計局一個(縣人民政府組成部門)正科級規格,局內設股室2個,調查隊一個(局機關下屬事業單位),局機關核定編制數12人,其中行政編制6人,事業編制4人,工勤人員編制2人。調查隊核定編制人數5人(事業編制)。局機關現有人員13人,調查隊一人。年齡結構40歲以上有11人,占78。6%,文化結構,大專以上8人,占57%,其中國民教育文憑的3人,占21%,有統計師任職資格的2人,占14%,全局無一人是統計專業畢業。到目前全縣共有行政事業單位570家,其中法人單位161家,但設有專職統計人員的只有34家,社會團體,61家,但設有專職統計人員的只有12家,民辦非企業111家,其中法人單位104家,但設有專職統計人員的只占7%,企業387家,其中法人資格企業有283家,但設有專職統計人員的只有86家。
二、三大“因素”制約我縣統計事業的科學發展
“因素”一,人員流動不暢,統計專業人才缺乏。
統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強,專業知識要求高的工作,統計人員專業素質的高底直接關系著統計數據質量的高底,而統計數據是支撐各級政府、企業、社會團體決策的必須的科學依據。縣統計局承擔著搜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各種信息并進行加工,最后形成統計產品,依法為各級政府的科學決策、科學發展提供服務,依法服務于社會的統計需求提供服務的職能,同時還承擔著研究指導,統計監督全縣統計事務活動的職能。所以局機關統計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的高低與我縣統計事業能否科學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目前我縣統計局存在著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結構層次底,專業人才缺乏,人員流動進出口不暢的的問題,由于編制體制等諸多因素,老人員無法分流,新人員無法進入,多年來從未通過招考進人的客觀事實,人是社會活動諸多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而人才更是要素中的要素,以上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現,必將會嚴重阻礙我縣統計事業的科學發展。
“因素”二、人員編制不足,現有機構滯后。
我縣統計局承擔著13大類40小類的日常統計核算工作,統計執法,監督工作和對全縣各行各業的統計業務進行指導,但目前局機關的核定編制人數為12人,局下屬調查隊5人。每個工作人員承擔了多份報表的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上報。每天只忙于應付這些報表,很難有時間靜下來對這些所收集到的統計信息進行科學的深層次的分析研究,并形成意見建議等統計產品。更談不上探索和發現問題、創新性地開展工作。只有照葫蘆畫瓢地開展工作。鄉鎮一級的統計工作就更難以規范。因為我縣十六個鄉鎮的統計助理員幾乎都是兼職的,工作雜、事情多,很難專心致致地搞好統計工作,更談不上研究本鄉鎮的統計數據,并用來服務本鄉鎮的經濟社會。由于人手少,根本抽不出人來經常性從事統計執法檢督工作、統計業務知識的更新培訓和統計法制宣傳工作。由于缺乏對企事業單位的統計監督檢查及業務指導,致使許多單位對統計工作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從而嚴重阻礙了統計事業的科學發展。
我縣統計局現有的內設機構不足,致使與上級統計部門的內設機構出現了不對稱,致使日常工作的上下左右銜接帶來了諸多不便。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現有的鄉鎮統計機構人員編制已適應不了科學發展的新要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現有的鄉鎮統計模式和人員編制基本上是沿續了計劃經濟時期的統計模式和人員編制。隨著我國農村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鄉鎮經濟成份發生了質的變化,現有的統計模式很難滿足新時期農村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需求,同時阻礙了鄉鎮一級政府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宏觀管理的科學決策。由于鄉鎮一級統計人員編制的不足和調換頻繁致使許多鄉鎮的統計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延續,統計臺帳不全的情況時有發生,所搜集到的統計信息難以反映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貌。
“因素”三,投入不足。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加大,經濟社會得到了持續健康的發展,經濟成份和社會成份更趨向多樣化和復雜化。由于我國經濟成份和社會成份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大大,增加了統計工作的內涵和外延。統計成本已越來越大。我××縣自區縣分設以來由于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我縣的經濟社會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經濟總量由區縣分設時(2003年)的6364。7萬元增加到了149882萬元,增幅為135。5%。縣域內的經濟社會成份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大大增加了統計工作的難度和成本。為了能客觀真實地反映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全縣統計人克服困難,跋山涉水日以繼夜的忘我工作。但很多時候由于缺乏經費,很多問題無法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和認知,難以使所獲得的信息轉有效轉化為生產力。以下兩組投入統計日常工作的數據可以說明投入不足的一些問題。2003年區縣分設后縣統計局每年縣財政預算的人員辦公經費為每年每人600元,車輛費用每年1萬元,上級補助每年1.5萬元到2008直縣財政預算的人員辦公經費為每年每人800元,車輛費用1.5萬元,上級補助2萬元。而統計部門有其行業的特殊性,由于現行的統計工作只有支出沒有收入。一切所需經費只有從財政安排,依靠財政。區縣分設以來有數據表明我縣經濟社會得到了健康持續有序的科學發展,惠及了全縣各族人民。由于我縣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對統計工作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經濟成份的多樣化程度的越來越大,統計成本也越來越高。對統計人員自身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經常性地對全縣各行各業的統計人員進行培訓。特別是鄉鎮、村一級統計人員由于流動較大培訓成本也隨之加大,獲取統計信息也越來越必要到實地進行調查。區縣分設以來,縣財政對統計事業的投入得到了逐年提高,但實踐證明現有的投入遠遠滿足不了統計工作自身發展的需求,更難滿足統計信息獲取成本的需求。
三、意見和建議。
(一)、疏通人員進出渠道,使專業人才學有所用。
統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業務人員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統計數據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統計信息能否轉化為生產力。
同志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議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進一步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投身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做到謀劃發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思路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落實科學發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這實際上把統計調查工作引入發展理論和科學發展觀。把統計調查工作提高到發展和科學發展重要手段的高度。
總理在國家統計局報送的《國家統計局關于2008年工作總結和2009年工作要點的報告》上批示:努力做好統計工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準確的信息,科學的判斷和政策依據,這在今年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在調研統計工作時指出:“統計是引導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科學發展政策的重要依據,是監測科學發展進程的重要方式,是反映科學發展成果的重要載體。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宏觀調控的正確選擇,必須建立在可靠的統計基礎和靈敏的統計信息之上;統計部門要為監督各項應對措施是否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供準確的統計數據支撐”。
中央領導的講話和對統計工作的批示充分說明統計數據對制定科學政策的重要性和必須性。但要獲取能滿足制定科學發展政策和監測科學發展進程,需要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來完成。根據我縣統計隊伍現狀,希望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我縣統計隊伍人員結構和隊伍的綜合素質,在改善人員結構隊伍建設方面給予直接的關注。
(二)希望編委、組織人事部門對我縣統計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給予高度重視。
自區縣分設以來我縣統計事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但面對快速持續健康、又好又快發展的××經濟社會,現行的統計機構和人員難以滿足科學發展的要求。希望編委在研究機構人員編制時對統計給予重點關注,希望組織人事部門在研究和安排人事時對統計給予重視,為我縣統計隊伍建設注入活力。
(三),希望縣財政在部門辦公經費的安排上給予傾斜。
區縣分設以來縣財政對統計部門的辦公經費安排上給予了一定的增加,但由于我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成份和社會成份越來越趨向多樣化和復雜化,大大增加了統計成本。財政給予增加的辦公經費根本滿足不了統計成本的增長,所以希望財政把我局必須支出的全縣統計年報會議經費、統計人員培訓經費、輔導員補助等列入財政預算。為我縣統計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 上一篇:外國移動數據業務發展分析論文
- 下一篇:我國移動通信研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