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全面指導稅收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12 10:32: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全面指導稅收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全面指導稅收管理調研報告

一、調研地區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做法

(一)調研地區的基本情況

海港區國家稅務局共有出口企業224戶,其中一般納稅人194戶(生產型104戶,外貿企業90戶),小規模納稅人29戶,特行企業1戶。2008年共審核退稅34304萬元,辦理退稅32120萬元。

山海關開發區國家稅務局共有出口企業27戶,其中一般納稅人23戶(生產型20戶,外貿企業3戶),小規模納稅人3戶,特行企業1戶。2008年共審核退稅32284萬元,辦理退稅17030萬元。

(二)調研地區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強培訓,充分認識征退稅銜接工作的重要意義。征稅是退稅的基礎,只有征了稅才有退稅的問題,而退稅工作中也會遇到要征稅的情況。加強征退稅的銜接,實現征稅管理和退稅管理的良性互動,是稅收管理科學化的必然要求。加強征退稅銜接對稅收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①有利于夯實管理基礎,堵塞漏洞,避免稅收風險。相對來說,基層稅收管理員更加熟悉所管轄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出口退稅管理工作和稅源管理工作實現有機的結合,可以降低風險。一旦發現出口退稅申報異常情況,通過及時調查,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變化,理清貨源,查實貨物,發票,貨物等信息,及時做出判斷和處理,可以防止或避免少征多退現象的發生。②有利于降低辦稅成本。實行征退稅銜接,對大多數出口企業來說,可以緩解企業在征稅部門和退稅部門分別跑、多次跑,征退稅部門分別找的矛盾,既方便納稅人,又有利于降低征納雙方的辦稅成本,符合建立服務型政府,優化納稅服務的要求。③有利于緩解出口退稅部門人員少的矛盾。市局專職從事退稅管理工作的人員有限,而出口企業數量每年都在大幅增加,人員少工作量大的矛盾越來越突出?,F把出口退稅的一些基礎性工作放到基層管理部門,出口退稅管理人員就可以集中更多精力加強退稅的評估和預警分析工作,可以解決出口退稅工作中突出矛盾和問題。

二是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推進征退稅銜接工作。征退稅銜接工作就是通過征、退稅信息共享、日常管理的結合、納稅評估和退稅評估的結合實現征稅管理和出口退稅管理的聯通和銜接,堵塞因征、退分離存在的管理漏洞,防范騙退稅行為的發生,進一步提高整個稅收管理的質量和效率。①加強出口企業各種信息溝通。定期到市局退稅部門核對出口企業認定信息,并及時將出口企業稅務登記信息(包括:開業、變更、注銷、納稅人狀態)、納稅信用等級評定信息、一般納稅人資格變更情況(包括:認定一般納稅人、取消一般納稅人)、出口企業基本情況變化信息(包括:投資情況、法人情況、生產地點等)、企業申報信息(包括:內銷收入、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應納稅額、留抵稅額等)、生產企業出口視同自產貨物信息(包括:生產企業生產能力、視同自產產品情況、是否符合視同自產條件)等相關信息向市局出口退稅部門反饋,使出口退稅部門能及時了解出口企業基本信息,防范騙稅行為發生。②加強出口企業出口不退(免)稅貨物的溝通。對市局退稅部門根據實際情況下發的視同內銷征稅數據,如:出口企業發生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退(免)稅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102號)規定的5種情形或《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出口貨物免稅管理辦法(暫行)》(國稅發[2007]123號)規定的6種情形以及出口企業出口少申報的出口貨物、出口貨物已申報退(免)稅審核未通過、出口企業未辦理退(免)稅認定未進行退(免)稅申報等按規定需要計提銷項稅額的情況進行核實,并將核實情況及時反饋給市局退稅部門。③加強對暫不退稅出口企業信息溝通。加強對新辦出口企業、發函未復函出口企業、出口企業涉嫌稅收違法情況等相關信息進行溝通。對于新辦出口企業在辦理第一次退稅前聯合退稅部門對企業進行一次綜合評估,及時掌握出口企業情況(生產銷售情況、稅款繳納情況);對于出口企業涉嫌有違反稅收管理行為,負責檢查企業違法行為,根據檢查結果出具檢查結論及時反饋到退稅部門,退稅部門依據檢查結論決定是否給企業辦理退稅。④落實市局布置出口退稅預警評估工作,對市局下發的應退(免)稅出口額變動率、商品出口額變動率、出口單價變動率、未申報退(免)稅額比重四項預警指標涉及企業進行認真檢查,采取案頭評估、約談、函調及實地核查等方式,對預警指標進行認真分析、判斷,形成定性及定量的分析結果。針對預警分析結果,區別不同情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及時上報市局退稅部門。⑤加強出口貨物退(免)稅評估與納稅評估的銜接。出口貨物退(免)稅評估要與其它納稅評估相互聯運,結合企業的增值稅、所得稅等各稅種的評估,充分利用納稅評估工作的已有成果。也可對出口企業的納稅評估工作與退稅評估工作一起進行,對出口企業稅收管理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對于評估中發現有涉嫌稅收違法情況的,評估部門應及時將相關信息轉交稽查部門,稽查部門應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工作,并將稽查結果及時轉交退稅部門。⑥加強出口企業免稅出口貨物溝通。核對市局出口退稅管理部門下發的一般納稅人免稅出口貨物信息,(如:來料加工復出口)仔細核對出口企業是否按規定將進項稅額進行轉出,防止出口企業即免稅出口貨物又申報抵扣進項稅情況發生;對小規模納稅人免稅出口貨物核銷信息進行核對,對出口企業沒有提供由退稅部門出具的相關免稅證明的銷售收入,不予辦理出口貨物免稅申報,補繳相應的稅金。

(三)調研地區取得的工作成績

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14日,調研地區共向市局退稅部門建議暫停退稅企業1戶,涉及退稅12萬元,查補企業視同內銷征稅24戶,涉及增值稅129萬元,調增利潤3000萬元

二、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全市出口企業戶數不斷增長,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作為支持外貿出口的一項重要的稅收優惠政策,在稅收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從調研地區的工作來看,當前出口企業稅務管理中還存在著一定問題。認真研究這些問題及其原因,并從中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對于進一步加強對外貿企業出口貨物的稅務管理,提高稅收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征退稅銜接管理還不到位。①企業辦理出口退稅認定、變更不及時,根據《河北省國家稅務局出口貨物退(免)稅預警工作制度》要求,企業發生上述行為,征稅機關要在2個工作日內向市局退稅部門進行反饋,但由于征稅部門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時通知企業進行變更,導致企業出現不認定或變更情況。②視同內銷管理不到位,對外貿企業出口商品不能按規定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是出口免稅農產品等原因,許多外貿企業在貨物報關出口后沒有按照規定申報辦理出口退(免)稅。對于這部分出口貨物,有些外貿企業不入賬核算,不記收入,不記庫存,不記收付款,致使有些業務的上一環節偷漏了增值稅,本環節少繳了企業所得稅,從而在稅收管理上形成了空白地帶。③出口銷售收入確認滯后,按照現行出口退稅政策規定,出口企業只有貨物報關出口并在財務上作銷售后,才能申報出口退稅。對于出口銷售收入的確認時間,現行會計法規及稅收政策都有規定,要按權責發生制的原則確定記賬時間。但多數企業在貨物報關出口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確認收入,或跨期確認出口收入。

(二)培訓工作不到位。①納稅申報數據不準確,納稅申報數據必須與納稅人賬務處理情況相一致,并且必須與實際發生的業務為基礎,這是保證納稅申報數據準確性的一項基本要求。但由于企業財務人員的個人水平及能力原因,經常出現企業增值稅納稅申報與出口貨物退免稅申報不至情況,造成兩者對審不能通過。②會計科目設置及賬務處理不規范,有些出口企業財務人員不論是從人員素質上來說,還是從業務處理方面來看都不能適應現有的工作。他們對會計科目設置及相關賬務處理不清楚,設置的會計科目不符合政策規定,處理賬務不遵循政策要求。這就為出口退稅管理工作埋下了隱患。

三、相關建議

(一)下放審核權限,充分發揮廣大稅收管理員的作用

將生產企業的“免、抵、退”的申報受理由市局下放到縣(區)級稅務機關,市局負責“免、抵、退”申報的審批,退稅、調庫指標的下達。具體要求做到以下幾點:①按行業管理的原則,將所有出口企業全部集中到一個分局(所)或稅源管理科進行管理,出口企業管理員除進行日常管理還要負責出口企業的出口退(免)稅認定、變更、非正常戶認定、注銷認定的初審,生產企業退(免)稅申報資料受理、人工審核、疑點調查、審核、處理、退稅評估、單證辦理等日常管理事項。②調整相關業務流程,出口企業稅收管理員在企業進行增值稅申報前要對企業“免、抵、退”申報進行預審,并核對企業的電子信息,相關單證信息,在預審通過后企業進行增值稅申報,再進行“免、抵、退”稅申報,縣(區)局出口退稅管理員審核后報相關領導批準后報市局進出口稅收管理科進行再次審核、簽批,后報科長審批。③按權限進行細化分工,市局負責全市退稅申報的政策解答,并對全市的出口企業宏觀數據進行分析,定期出口企業相關預警分析指標,對縣(區)級稅收局進行出口退稅執法督查等職能;縣(區)局負責出口企業的日常管理,并對市局下發的預警數據進行調查核實。

(二)加強征、退稅信息溝通,共同進行管理

我們要制訂征、退稅銜接的相關工作流程,在制度上對征、退稅信息交流提供保障,突破征退稅信息溝通不暢,工作銜接不力的管理瓶頸,提高征、退稅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①要明確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出口退稅管理科要明確專人全面負責指導、督查全市出口退稅管理工作開展;各縣(區)局也要明確專人負責與市局進行信息溝通,將出口企業相關信息通過市局的信息傳遞網及時向市進行傳遞,各縣(區)局出口企業管理局(所)也要有專人負責,將出口企業相關信息及時上報縣(區)局,這樣就將征稅與退稅很自然的鉚在一個點上,形成一個管理上的合力。②要明確市、縣兩級出口退稅管理臺賬建立,對出口企業的退(免)稅認定、數據調整、出口退稅疑點審批、延期申報等數據要求建立完整的臺賬,全面地記載和反映退(免)稅認定變更、數據調整、疑點審批、延期申報后續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痕跡,要求由縣(區)局出口退稅管理員負責臺賬內容的記載、調查,縣(區)局稅政管理部門負責傳遞到市局進出口稅收管理部門,市局退稅部門負責核實、備案及后續管理工作,有效避免由于信息不暢導致征退稅管理脫節的發生。③要明確預警評估的重要作用,市局退稅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省局的出口退稅預警評估管理軟件,結合企業的退稅資料及本市的出口企業相關電子信息設置相應評估指標和預警值,通過計算機綜合分析篩選出疑點企業,并通過信息平臺定期將稅負異常出口企業名單下發到各縣(區)級稅務機關,各縣(區)級稅務機關對疑點企業實施分析、約談及實地調查,并將結果報送市出口退稅管理部門備案。通過評估分析進一步提高防范出口騙稅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征退稅銜接質量

出口退稅企業管理涉及到防偽稅控系統、征管信息系統和出口退稅信息系統三個系統,在現有模式下實現了征管中增值稅申報表相關數據與出口退稅信息系統增值稅申報表相關數據自動對比,其它數據如:出口企業基礎檔案信息(稅務登記、退稅認定)、發票認證、稽核信息、退稅審核審批數據、出口退調庫情況等信息勻不能自動共享,需要人工查詢。要真正充分利用三大系統信息數據加強征、退稅銜接管理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出口企業基本信息由三大系統軟件自動共享,對出口企業基礎檔案信息只需錄入一次,不必在征管與退稅系統中分別錄入;對企業的認證、稽核信息應由防偽稅控系統自動寫入到出口退稅系統;在退稅系統進行的申報審核審批數據、出口退稅調庫情況應由退稅系統自動導入到征管信息系統,可由征管系統自動打印稅票和完成調庫手續不必重復錄入相同數據。②更換現有出口退稅管理系統,增加現有管理系統功能?,F有管理系統功能比較單一,對特殊退稅情況如:19種特準退稅、出口卷煙、小規模企業免稅管理、外貿企業申報期限可延至下一個納稅申報期、企業申報期的節假日順延等問題無法處理,希望開發出更新的管理核審軟件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并要求新軟件增加會計和統計功能、預警分析功能、遠程申報功能,這樣即方便加強稅收管理,也便于納稅人申報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