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廳學習科學發展觀分析材料
時間:2022-04-22 03:46:00
導語:文化廳學習科學發展觀分析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文化廳安排,從今年10月開始,用5個月時間,在全省省直文化系統黨員干部中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10月17日,省文化廳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張明亮廳長作了“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努力實現文化工作的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掀起全省先進文化建設新高潮”的動員報告。10月29日,中心召開學習文化廳動員大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會議,趙中悅主任作了動員報告并對學習活動作了具體安排。從當日起,中心人員開始進行集體學習,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交流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從12月上旬開始,中心開始第二階段的學習。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只有幾年的時間,理論基礎薄弱,經驗缺乏,許多工作都是在摸索中開展進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近兩年以來,在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穩步推進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省中心在全省的保護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帶頭和示范作用。但通過這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們認識到,我們取得的成績只是初步的,工作中的突破也還是局部的。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緊迫性、艱巨性的現實情況,按照廣大群眾對我們工作的期望來衡量,我們的工作還有較大的差距,還沒能很好地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徹到各項具體工作中去,沒能實現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自身工作實際的系統、全面、有機結合,學習實踐活動還不夠深入、扎實,解決的問題也較為零散,工作創新的熱潮還不夠高。
一、我們深入分析查找存在問題。經過分析、歸納和梳理,綜合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各方面:
1、目前,我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仍然面臨日漸萎縮的困境,保護工作困難重重。比如,社會各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不夠,沒有形成良好的保護氛圍和環境;有的地方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盲目跟風,追求形式,忽略了對文化遺產本身歷史背景和文化特征的了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出現趨利的動機,有些地方僅僅把“申遺”當作一種經濟行為,以“保護”之名,行“生財”之實,有的甚至打著保護的旗號對文化進行破壞。總之,保護體系和機制的缺乏,嚴重地制約著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2、工作上的前瞻性不夠,對未來工作缺乏深入的思考,缺乏必要的、詳細的規劃,工作效率不是很高。現在已抓的項目推進速度還不夠快,事務性工作比較多,缺乏一個全省的整體規劃。工作過程中缺乏主動性,缺乏勇于奉獻的精神。領導安排的任務,有時不能及時地向領導匯報、和領導溝通,有“沒有聲音”的弊端和毛病。
3、對待學習的認識有所欠缺。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制度和學習計劃,沒有形成濃厚的學習、討論氛圍,沒有把學習擺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尤其在理論學習上缺乏系統性,聯系實際不夠緊,學習停留在表面上,對思想和靈魂的觸動不夠。
4、工作思路還不夠寬,缺乏創新思想和方法,創造性貫徹上級文件精神還不夠。盡管能完成工作任務,但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出新對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上仍然不夠。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剛剛起步,應該是一個需有所學、大有所為的階段,面對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的方法和措施,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和想法。如果思想禁錮,對于當前還處于探索和定型階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十分不利。
二、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既有體制的原因,也有我們工作上的欠缺。總的來講,客觀原因主要有:一是歷史的原因。在過去形成的一些習慣做法、慣性思維和固有的工作模式,自覺不自覺地支配了我們的日常工作,一時難于全部扭轉。二是制度、體制方面原因。由于單位成立時間較短,方方面面的制度還不配套,有些工作沒能很好地協調推進。自然,產生這些問題主要是我們主觀上的原因:
1、在學習上有片面性,政治理論學習不如業務學習抓得緊,未能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時缺乏認真思考。只從字面上理解馬列主義、思想,沒有深刻認識思想精髓,對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真正認識到政治理論學習是武裝頭腦、堅定信念、凈化靈魂、提高思想政治覺悟以指導自己言行的武器。缺乏“鉆研”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學苦讀的恒心韌勁。思想理論水平與時展的要求和繁重的工作任務不相適應,思想落后于形勢。對新時期的工作未能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準確把握,導致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流露出畏難和急躁情緒,影響工作效果。
2、思想解放不夠。沒能按照十七大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徹底解放思想,沒能完全擺脫舊有的思維習慣、工作模式的束縛,特別是在行動上滯后于思想解放,滯后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普遍瀕危,急需保護的客觀需要,存在著想得多,做得少的問題。
3、將科學發展觀與部門工作結合得不夠緊。特別是對深層次的,涉及利益、體制方面的問題思考得不夠,改進得不夠。存有等靠的依賴思想,沒能積極向上級反映,主動爭取,也未能從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主動做起,自覺改進工作。
4、學習國外、省外先進經驗少,主動組織與先進地區對接,進行工作溝通、交流少,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工作創新,致使工作的創新水平依然不夠高,創新的層次還較低,成效還不夠大,需要繼續加大力度,開拓思路,提高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們在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主客觀原因的基礎上,本著解放思想,積極有為,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不斷向縱深推進,努力使各項工作全面改進提高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1、認真學習理論和業務知識。要通過理論學習不斷提高素質,統一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緊密聯系實際,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要求,對事關本單位科學發展大局的重大問題形成共識,確立符合實際的科學發展理念,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之路,特別是對當前保護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從理論的高度上進行認真細致的研究和梳理。學習中,要注重在改造主觀世界上下功夫,特別要加強對共產主義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再認識,培養敬業觀念,堅定信心,克服畏難情緒,以飽滿的熱情,開拓進取的精神去為所從事的事業拼搏和奮斗。
除理論學習外,還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業務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盡快使自己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行家里手,并在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專業知識提高的基礎上,培養對保護事業執著追求和無限熱愛的敬業精神。
2、加強制度建設。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不完善的進一步完善,不明確的進一步明確。在制度建設中要特別注意那些容易出問題,也容易引起群眾關注的制度制定。對于已建立的制度重在堅持,重在落實。為此,黨總支及班子成員要帶頭執行,帶頭按制度辦事,對違反制度的要不留情面,堅決處理。
3、要進一步破除陳舊思想束縛,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努力開創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保護工作新境界。要通過學習實踐活動,提高中心非遺保護工作能力,推進我省非遺保護工作的科學發展。要積極推進我省地方法規建設,力爭在大法出來后,地方法規能迅速跟進,依法保護是根本。要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和保護體系。目前,要扎實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非遺普查工作、非遺生態試驗區工作,爭取在2010年以前這三項工作有突破進展。
4、圍繞省文化廳黨組提出的“兩大一高”的實踐目標,在單位的創新發展上出新思路,在進一步增強單位活力和發展,調動人員積極性方面找措施、抓落實。加強“非遺”保護措施及保護工作績效評價方面的調查研究,提出績效評價的辦法。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部門職責和崗位設置,落實各級崗位責任制;建立獎勵和激勵機制,改善職工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對黨的政策的學習、理解和執行能力、提高研究能力、提高業務開展能力、提高社會組織宣傳能力。
- 上一篇:旅游導游發展論文
- 下一篇:體育旅游發展研究論文